APP下载

电算化对会计信息全球化的影响

2019-09-10黄欣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信息安全

黄欣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会计全球化的需要有了明显的增加。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算化在财务管理领域运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探讨电算化对会计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信息共享;信息安全;会计信息全球化

一、前言

早期会计主要是受各国环境因素影响,而目前会计全球化风起云涌,国际间会计的差异日趋缩小,尽管存在个别不同,但整体的会计活动国家特色正逐步淡化。目前对于会计全球化还未出现确切的定义,根据文献整理所得,会计全球化是会计国际化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体现了世界上各经济主体会计活动及其各国会计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互通互融,最终实现全球统一的会计模式的目标。会计是一种全球的商业语言,让资金的信息产生价值,借助于计算机程序和网络的空间脱胎于传统会计诞生的电算化会计不仅适应会计全球化而且进一步成就会计全球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会计软件,操作计算机设备替代传统手工记账来完成的全部会计信息处理事务。目前经济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表现优大于劣,呈现电算化全面覆盖、深入运用的趋势。

会计全球化并非实现各国会计的彻底统一,实质是各国在逐步趋同中利益的博弈。因而,笔者认为越早认识电算化对信息资源共享打开信息闭塞提高信用状况,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作用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全球化,将有利于提升在全球会计领域的竞争力。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

(一)会计信息的流动

关于现代会计的本质,本文持“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本身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过程。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名词委员会将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那么使用者就是相关的决策者,主要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研究对象则是主体的经济信息及其流动。

(二)互联网下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内外共享

2.1信息共享需求

本文中的信息共享并不是单纯的财务信息共享中心,而是基于电算化将会计信息规范统一的呈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从而来反映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背后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能让不同的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计算机提取相关信息,帮助自己了解客体,做出决策。微观上看,单个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可以通过电算化基础上的财务共享信息中心,整合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在庞大复杂的财务活动中减少程序复杂下信息传达有误的漏洞,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外部环境,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洽谈、交易、投资等一系列活动需要通过信用信息数据库,来防范信用风险。再者金融机构对企业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对企业的信用信息状况需要全面的分析和判断。作为信息使用主体之一的政府在进行纳税审核、政策性扶持等政务活动中皆需要对企业的信息状况全面了解。

2.2便于使用者的主动性发挥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给电算化助力使信息共享的成本降低,电算化不只是单纯的记录资金的运动,它将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转向电子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了用户的兼容性。要想实现即时地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就应该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存储空间巨大和检索功能来查找相关的会计凭证、商业合同等信息,并且通过互联网搭建信息桥梁,达到会计信息的实时报送。甚至以此为基础根据使用者使用的目的,将会计信息再加工转化出相关的数据分析。全球化视角下,市场的會计信息壁垒被瓦解,摆脱会计信息孤岛的困境,拓宽信息影响的范围,会计信息不仅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得到传递,而且增加了外部效应的可能性,与其他外部系统进行的合作更为便利。

2.3挖掘信息的主动被利用价值

WTO规则要求成员国的种种各类经济信息关于贸易政策与法规都必须提高其真实性和透明度,特别是对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可靠性、可比性以及披露的充分程度都有着全球范围的质量要求。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生成和传播体系由于长期根源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存在不少的缺陷、不调和处,可见这与国际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设计与运作机制都有差距。我国在2001年普华永道对全球35个国家进行的关于会计信息不透明度的调查中居于首位。在信息披露深度方面,过去的传统手工记账给信息提供了很大的隐藏空间。企业在面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往往存在不同花样的报表,美化粉饰报表的行为影响了信息质量。电算化使会计和互联网融合,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难以隐藏信息,人工智能根据系统要求披露有效的信息,减少人为干预,信息的丰富真实,反应出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利于双方消除猜疑为合作培养信任。

三、电算化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与保护

(一)电算化的信息安全风险

电算化提高信息共享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失真和信息泄露两大安全问题。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是信息的不真实、丢失、被篡改现象,信息泄露则主要表现在被非法窃取、公开、使用有权不公开的内部财务信息。信息安全的风险问题阻碍了信息共享的进程,影响了会计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全球化下的外部风险。全球化下,各国发展需求不同,利益仍是“兵家之争”。电算化的发展,会计信息的提供的完整性、传递过程的顺畅性和使用的彻底性已经成为财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自身发展的利益需要进行的信息争夺将会愈演愈烈。

系统病毒的入侵导致的系统瘫痪、数据遗失泄漏等严重影响正常运行、良性竞争的问题。由于会计电算化目前的相关专业人才,特别是程序开发方面的专门技术人员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很多的技术人员并非企业独有。流动的技术人员在开发时可能由于保密意识的薄弱,泄露企业的会计结构信息。针对信息管理存在的保密制度不严、不严格执行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立法各国不一致。关于哪些信息需要保密、哪些信息不需要保密,区分界定不同,一些核心的信息可能就无意识地流入到他人手中,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二)电算化下的信息安全保护

会计电算化“全球村”的建设离不开安全秩序。追求会计信息利用效率是以安全保护作为前提。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系统安全,还是人为恶意的行径都需要全球协作来减少风险的威胁。

2.1电算化的开发准则

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小组应该由会计电算化专家、会计专业人员、相关领导组成。开发之前应制定权威的会计电算化准则,立足于会计理论、会计准则法规、计算机科学来约束开发过程中种种不利于电算化健康发展的行为。所开发的系统功能在记账、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增添例如具有防止非法使用程序和数据的附加功能。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基准,加以各国、各行、各业的特殊性开发出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系列兼具通用性、规范性与针对性。

2.2电算化统一管理制度

网络完全法的共同制定,对会计信息电算化法律的详细制定,各国都应积极参与,求同存异,一起打击威胁信息安全的犯罪行为。技术人员的跨国交流学习活动进行平等对待统一管理。对致力于信息加密技术、信息权限设计技术、数据备份存储技术、系统更改错误技术、计算机反病毒防御装置等电算化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帮助,力争大范围推广应用。电算化系统的使用接受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会计标准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统一检查和指导。符合电算化标准要求的系统有权得到统一的保护,共同抵御不法分子的入侵。

2.3電算化的全球水平

保障信息安全所需要采取的措施背后是知识技术的支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是清楚可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核心技术被国外技术公司所控制。发展中国家应有目的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有质量地追赶国际水平。在倒逼的力量下,全球电算化水平整体上实现提高,逐步走向一致。

三、结语

会计,一个并不年轻的领域;会计电算化,则是注入的新鲜血液。互联网之下,电算化将一个个会计主体相连形成信息多向流动、多面变化,构建网络世界的会计电算化“全球村”,推动会计信息全球化。但是,开放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给会计电算化未来的道路埋下隐患,形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困局的破解,应通过统一的开发准则,统一的管理制度,趋于一致的技术水平,形成的会计信息共同体,既使会计电算化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也使会计信息全球化得到实质意义上的发展。我国在目前的发展时点上,应主动在制定开发准则、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上发出利于自身利益的声音,努力让电算化技术摆脱受约束的困扰,赢得会计信息全球化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万晓文.试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会计全球化[J].现代财经,2003,(4).

[2]刘为.中国会计如何适应全球化[J].决策与信息,2006,(19).

[3]郑成倪,范声斌.互联网+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科技经济市场,2018,(6).

[4]耿成轩.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会计信息质量分析[J].财会研究.2006,(1).

[5]万晓文.现代会计理论研究[M].第六章,会计发展243页.

[6]毕巧. 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7(2).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横向动态联盟的信息共享效应研究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2014第十五届中国信息安全大会奖项
信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