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运用

2019-09-10燕永刚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燕永刚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成为自主探究学习思路的主要实践路径。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重视体验式学习方法在课堂的渗透运用,期望以此提升数学教育有效性、推动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发挥体验式学习方法的优势与作用,如何才能以此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将做详细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渗透运用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等多样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让他们在体验学习中掌握数学基本技能,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在个性学习中获得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不断领悟与体会的过程,通过认识、发现与创造,完成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过渡,在体验学习中掌握数学规律、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形成顺畅的学习思路,这些将让学生终身受益。有关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运用,本文主要提出以下观点:

1.在多元情境中体验学习

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的学习情绪与思路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再加上数学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所以有效的数学教育活动要从尊重小学生学习特点及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为学生打造多样化的情境氛围,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穿插其中,引导学生在多元情境中体验学习。以《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为例,教学中我设计了小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干净、美丽的城市,你能说一说,你觉得我们的城市哪里最美丽吗?你见过城市夜景吗?你知道那些炫彩的灯光从何而来?”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同时,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立体还原“城市之屋”,学生从不同层次探究问题的同时,也就由浅入深地把握了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包括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相交线与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等等。为了拓展知识应用,我又预留了开放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成为小小的规划者,如何利用“相交线与平行线”达到美观城市的效果。

2.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学习

新课标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学习方式下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与此同时,小学数学也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所以教师不能死板地“教”,而是让学生灵活地“学”,创设丰富的课堂实践场景,还原知识形成、发展与运用的过程,以此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自主参与中提高学习效率。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为例,选用生活中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谈一谈“三脚架”的实际作用,思考“为什么三脚架的稳定性更高?”,由此引出三角形的边长、三角形的高等基础知识,从更深层次认知三角形,并列举生活中三角形的有效利用,如电线杆的支架、房子屋顶等等。

3.在生活运用中体验学习

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体验学习,我们要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延展到课堂外,将数学问题回归生活,启发学生体验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理念,从中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的实际运用,在学以致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我给学生预留了课后作业,让他们与家长一起到超市购物,并记录每一件购买商品的价格,结账时学会使用人民币,并计算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另外,我们还组织了“小当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帮妈妈去菜场买菜,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学习,学会使用人民币。通过理论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也由此强烈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萌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4.在引导反思中体验学习

“反思”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尤其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难免出错,而这些“错误”就是最佳的反思机会,通过有效反思,一方面有利于深化理解知识、梳理获取知识的過程,另一方面有利于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打好基础。因此在引导反思中体验学习,这也是当下数学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学设计为例,小学生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刚接触题目时,极易混淆一个问题与两个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举例:学校共有120套新桌椅,投入使用一部分且还剩下62套;学校又采购了50套新桌椅,请问现在学校一共有多少套全新的桌椅?如果按照以往的学习经验,学生自然会分别列出两道算式①120-62=58(套);②58+50=108(套)。显然这样的思路与“连续两问应用题”背道而驰,对此我启发学生思考第一个算式中求出的58(套)代表什么?想要列出第二个算式,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在反思中,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找到了全新的解题思路,顺理成章地理清一般两问应用题与连续两问应用题的区别,对比不同的解题思路,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综上,体验式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实际上,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并非应对考试,而是启发学生积累经验,并以此实现知识的再建与重构,由学生自己去领悟、去操作、去体验、去探索,从中积累知识、形成思想、拓展方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数学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向阳.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9):127.

[2]陈玉华.小学数学课体验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0):129-130.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