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改革学分银行的实施与制定

2019-09-10刘雅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制定学分银行实施

刘雅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教学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创新与变革,在此背景下,学分银行逐步成为高校进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学分银行,能够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将知识教学与实践培训相互融合,实现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人才的机制,实现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分银行;制定;实施

1、构建学分银行的基本思路

1.1推动高校创新发展

通过构建学分银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不断优化完善教学实践结构,创新培养人才的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多与多样化的全面发展。其次,有效促进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实现产教相互融合,构建当前发展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体系。高校实行学分银行这一体制,应大力支持开放的学籍管理制度,推进相应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同时建立起以学分作为基本单位的积累制度。

1.2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通过学分银行的构建能够充分发挥出连接与服务这一功能,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对于人才的教育培养能力,根据对学分银行的制定与实施,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并优化配置,同时积极转变教学管理模式。高校通过自身教学场地、教学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的优势,能够顺利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活动。

2、教学改革背景下学分银行的创新与发展

2.1制定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

高校制定相关发展目标,为学分银行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在其中进行不同专业类型公共课程选修的设置,促使学生能够学习多样化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发展,同时增添创新创业鼓励学分制等,有效激发起高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此外,高校通过对学分银行机制的相关办学方案,推行中高贯通,转本相互衔接,从而有效为学分银行的实施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推动其创新与发展。

2.2建立健全管理模式

在教学改革创新这一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引入学分银行因子,使其能够成为不断推进高校发展的基础条件,并以此作为依据,建立健全高校具体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来,使得学分银行的实施逐步成为高校改革创新的重要机制。通过改革,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制定进行了不断优化与完善,并在不同专业类别的教学工作中,融合了创新创业的相关学分制度,有效激发起学生思维潜能,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针对学分制度,高校构建起将课程作为基础单位,为学生提供全面且多样化的教学教育形式,将学分作为主要依据等。根据学分银行的管理模式,高校与企业可以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建立起新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实践情况,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学分制的转换,同时及时更新检索形式,使得学生查询更加便利,能够根据学分情况进行课程的注册,充分实现高校的创新发展。

2.3明确各部门与管理人员责任职能

高校需要重视起不同部门与机构职能的规划与落实工作,首先设置工作岗位,按照岗位需要配置适合的管理技术人员,落实具体职责于个人;其次,建立健全学分相关体制,内容包括应不断加大对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活动的支持力度,并根据学分作为基础实施课程注册与收费的管理制度,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出现对于专业课程敷衍了事的现象。此外,通常情况下高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账户,通过网络公共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管理与信息储存,向学校中的教师与学生个人提供及时查询学分与转换学分的服务。为根据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在高校内应成立起学分银行工作专业部门或小组,配置具备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负责,同时不断优化完善相关制度,创新开拓新的业务。此外,高校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加便利的教学服务,可以建立起服务中心,通过运行总结实践经验,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促进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行。

2.4制定学分转换标准制度

高校在进行学分银行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对于学分的查询与转换标准制度,做到进行整体规划,细化分步实施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来确定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其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可以积极参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并采取学分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出学分银行的重要意义。

2.5在制定与实施工作展开前落实好各试点项目

随着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高校在进行学分银行这一制度的推行前,需要对学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实时状况,并分析当前发展形势下具体的办学现状与对学分银行的主要需求。充分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学分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多项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学分银行制度,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进来,实现高校对于学生具体学习成果的掌控。学分银行的管理工作应与高校、企业之间实现积极交流与对接,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与教师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学分银行的重要意義,扩大其影响力度。当前,高校中的学生均需要在学分银行中创立个人账户信息,对自身学历信息、所学习掌握的课程、取得到的实践培训成果、技能竞赛名次等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与存储,实现个人账户的完善,以此来为后期学分转换工作提高科学严谨的依据,不断促进学分银行的建设与发展。

3、结语

在教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下,对学分银行进行制定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高校中对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贯穿衔接学历教育与岗位实践,并通过学分制度对技能竞赛成果进行了学分认定与转换工作,有效提高了高校自身办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由此能够看出学分银行这一制度的建设对我国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应加快对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完善对于学分积累与转换体制的规章制度,同时成立组织机构专门进行负责与管控,及时判断并解决实施阶段中的各项问题。充分引进并运用信息技术,建设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信息网络平台,使得全民都能够进行注册与查询,不断推进学分银行制度的普及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鑫.学分银行模式下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制定初探[J].成人教育,2019,39(07):85-89.

[2]王春娟,李嘉林.我国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的必然、实然与应然[J].职教论坛,2019(06):118-123.

[3]邵文莎.学分制改革背景下的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8,22(04):38-41.

猜你喜欢

制定学分银行实施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试析“学分银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学分银行—信息化时代学习体系变化的要求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