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9-09-10任艳慧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任艳慧

摘 要:初中階段的课程十分丰富,历史作为其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一直都受到教师的重视。此门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真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从真实性质出发,让学生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充分发挥历史这门课程的价值。在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行过程中,核心素养成为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而本文则是就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观念陈旧

在实际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科教师都从根本上认为历史这门学科不是主要学科,所以很少将精力投放在此门学科中,历史教师本身亦如是。加上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所以致使课堂效率较低。基本上课堂的主要教学流程就是教师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大概的阐述[1],将重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标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实际的帮助。尤其是在这个网络时代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认为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对其学习热情并不高,这对历史教学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相对陈旧,很少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拓展,这使得学生已经认定课堂的乏味性,为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其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这样才能够使其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过度依赖理论知识,缺少与生活的联系

现阶段来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将课本中所涉及到的重点历史事件进行死记硬背,这对学生来讲,除了有一定的难度,还会使其认为历史学科是枯燥、乏味的,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严重些甚至会对其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教师只是一味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点的讲授,这对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关历史事件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在学生看来,就算初中阶段的升学考试,历史这门学科所占的比重也不大,而且此门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对有关知识的长期积累,因此,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此门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能够只是依赖手头上的教材,还要学会将有关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够达到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

二、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辩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本身历史的学习,就是让学生了解过往发生的事情,不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历史名人,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历史具有很强的真实性[3],对于这些历史事件也很难说出对与错,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若是一味将有关的历史事件转述给学生,不能够使学生站在辩证的角度来看待有关问题,学生很难真正理解有关的内容,更加无法发现历史这门学科本身的魅力。

(二)有效增加课堂的互动环节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会事先进行对有关教学内容的设计,尤其是对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的环节,教师一定要做好有关工作,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2],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不管是利用问题导入还是利用引入争鸣式的方法,都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对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以及课堂效率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节内容时,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隋朝历史有个了解,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因此,教师给予学生一定时间了解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借助几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隋朝的发展情况相当良好,比如科举制的建立,大运河的开凿,可是为什么隋炀帝依然被后人认定是一名昏君呢?”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一定会进行讨论,随着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一定会想知道当中的所以然,这对激发其求知欲有很大帮助,作为教师此时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来解决此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深入教学内容,加深对有关知识点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尝试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加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微课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师选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相关内容的重难点进行总结,通过七八分钟的小视频将有关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增加课堂的有效互动环节,就更加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能够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叶敬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8(32):64-66.

[2]张聪聪.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D].河南大学,2018.

[3]陈丽红.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讨[J]. 华夏教师,2019(08):50-5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