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9-09-10郑红梅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郑红梅

摘 要:新课改颁布的《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表明,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使学生学习到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由此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初中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其中,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即是针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的基础科目之一。但是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许多学生难以将自己的熟悉认识清晰化,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进一步地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拨开迷雾,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學生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真正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初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认为开展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既可应用于教学课程开始之前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也可应用于授课过程当中,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景,从而更加深入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老师不断地丰富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衔接点,不仅有助于持续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例如,在教学“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进行呼吸,我们在呼吸什么?”学生:“空气。”/“氧气。”老师:“有人说空气,有人说是氧气,空气和氧气一样吗?”学生:“不一样。”老师:“空气与氧气有哪些不同?”学生:“空气包含氧气。”老师:“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什么?”学生:“二氧化碳。”/“PM2.5。”老师:“刚有同学说PM2.5,这是空气受污染的结果。空气本身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最主要的是氮气,第二位才是氧气。同学们猜一猜空气中的氧气占比多少?”学生:“30%。”/“40。”/“20%。”老师:“同学们说什么的都有,反正不会超过50%就行。准确地说,空气中的氧气成分占比21%。氮气占比78%。”学生:“它们两个加起来占到了99%,剩下的就很少了。那为什么还说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呢?”老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二氧化碳占比只有0.03%,距离1%还相差很远。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这一说法广为流传,但是至今并未证明这一说法,仅仅是猜测。但是同学们也不要这0.03%的含量,它可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2.提出生活化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出生活化问题,指的是老师结合化学知指提出一些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即从直观化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微分析。在提出生活化问题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其与所讲化学知识的相关性,二者必须是紧密的结合体;其次,老师要围绕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提出相关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些学生并不熟悉的领域;其三,老师要以引导性的方式教学,而不能在联系生活之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通过提出生活化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并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在教学“防火与灭火”一课时,老师可以咨询学生:“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消防员灭火吗?”学生:“见过。”老师:“消防员一般采用什么方法灭火。”学生:“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老师:“喷水为什么能够灭火?”学生:“水降低了火源的环境温度。”老师:“只有这一个原因吗?”学生:“隔绝空气。”老师:“是的,水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灭火,降温和隔绝空气。这和我们前面所学习的燃烧的条件是不是相对应?”学生:“是的。”老师:“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老师:“很好,回答的非常准确。从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再次联系生活中的灭火,比如家里油锅着火,如何灭火?”学生:“盖锅盖。”老师:“什么原理?”学生:“隔绝空气。”老师:“是的,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原理,但是都知道采取最正确的措施,因为这属于生活常识,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就是来源于这些常识。如果家里面着火,同学们应当采取什么方法自救呢?”学生:“打119。”老师:“首先要打救火电话,但是打完电话火警并不能马上赶到,而且即使赶到也并不能马上把火扑灭,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自救措施。”学生:“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老师:“这是针对烟雾比较大的时候应当采取的措施,而且还要低下身子沿着地面跑出火灾区,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学生:“过滤烟雾,减少毒气侵入。”/“烟雾的密度小于空气,会向上升起,所以应该降低身体,躲避烟雾。”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大家在遇到火灾时,要掌握这些逃生的原理及方法,做到科学逃生。”

3.生活化实物教学,降低学习难度

由于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对于化学知识产生直观性的认识,外加上学生并不善于细致观察生活,所以即使在学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时,也总是感到模糊、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化学教学中所需要的原材料进行展示,从而将学生模糊的记忆转化为直观性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且还便于学生记忆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课时,如果老师直接提问学生金属材料的颜色、硬度、伸展性等物理性质,学生难以做出准确的回答。反之,如果老师直接讲解不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也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前可以适当地准备好一些金属材料,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直接陈列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金属材料。尽管金、银、铜、铁、铝、锌、铅等金属日常并不少见,但是同学们依然对这些生活材料缺乏系统性的认知,所以老师有必要针对金属材料进行全面性地讲解。在比较不同金属硬度和伸展性的时候,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亲身尝试,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分别比较。这种亲身实践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不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同时,在学习不同金属材料性能的同时,老师还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提问,比如菜刀、锤子要用金属铁,为什么电缆要用铜或者铝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

正所谓:生活处处皆学问,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老师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将知识重新回归于生活,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使其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也更好地认识生活。同时,通过设置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等教学策略,可以使生活化教学策略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获得充分的发挥,更好地提高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亮.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研究[A]. 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0.

[2]金晓琴.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7(35):32.

[3]罗建新.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2):2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