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港市港北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试验

2019-09-10黄起东廖秋玲李清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稻

黄起东 廖秋玲 李清莲

[摘要]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水稻传统育秧方式和常规机插秧育秧方式对水稻生产及全程机械化过程的制约,本研究通过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对该技术进行连续两年四造的示范推广,探索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贵港地区的适应性,加速贵港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步伐。

[关键词]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

中图分类号:S22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90526

贵港市港北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中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5 ℃,年均降雨量  1 600 mm,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1-2]。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上的用工矛盾加剧。传统的水稻育秧方式由于具有高劳动强度、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稻的生产;常规的机插秧育秧技术,存在成秧率低、秧苗素质差、漏秧率高、易伤根不利早发等问题,制约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推广[3]。

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首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于我国多地水稻品种和季节特点,是一种新型水稻机插技术,该技术采用钵形毯状秧盘,培育上毯下钵状的机插秧苗,实现了钵苗机插,解决了国内外水稻毯状秧苗机插存在播种量大、秧苗质量差、机插伤苗伤根重、返青慢及机插苗不均匀等问题[4]。由于该技术良好的特点和优势,曾于2011-2015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之一。

本农场通过连续两年四造对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的示范,旨在进一步探索该项技术在贵港地区的适应性,通过示范推广,加速贵港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步伐。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品种

百香139,优质感温型常规水稻,示范地农户自发种植品种。

1.2  示范地点和面积

示范地点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庆丰镇河龙村,东经109°48′55″、北纬23°18′27″,该地块肥力中上,排灌方便,利于观摩示范,示范点总面积4 hm2。

1.3  示范处理和田间管理

示范田块采用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技术,每块育秧盘尺寸均为58×28 cm,钵形底育秧盘底部有648孔的钵体,对照田块采用常规秧盘育秧。

示范试验于2017-2018年连续两年四造在同一地点进行,除育秧方式外,示范田块和对照田块在田间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测产等方面完全一致,插秧选用久保田NSD8乘坐式水稻插秧机。

1.4  性状调查方式

(1)漏秧率。机插秧后,随机调查各2个点,每点调查200蔸,记录漏秧的蔸数,用漏秧蔸数÷400蔸,即漏秧率。

(2)分蘖情况。机插秧后各固定调查10蔸,每间隔一定天数(早造5 d、晚造7 d)调查一次,记录各蔸各时期的分蘖数。

(3)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记录示范田块和对照田块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4)产量。示范田和对照田各随机验收3块田(每块100 m2),平均后折算成公顷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在2017年早、晚造及2018年早、晚造对示范田块和对照田块进行连续两年四造的跟踪调查,分别调查了对照田和示范田的漏秧率、分蘖能力、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产量情况。

连续两年四造的调查中,钵形毯状秧盘育秧后机插,比常规秧盘育秧后机插的漏秧率低,具体见表1。通过间隔一定天数(早造5 d、晚造7 d)連续调查机插后的分蘖数,具体见表2。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比常规秧盘育秧机插在分蘖速度和最终分蘖率上都体现出较强的优势,钵形毯状秧盘育秧能够显著地促进秧苗的早生快发,促进移栽后秧苗的分蘖能力。在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方面,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比常规秧盘育秧机插都要提早3 d左右,进一步说明了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能够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具体见表3[5-6]。

钵形毯状秧盘育秧机插与常规秧盘育秧机插产量见表4。

2017年早造示范田块7 387.5 kg/hm2,对照田块6 987 kg/hm2,增产400.5 kg/hm2,按当年早造市场收购价3.2元/kg,增收1 281.6元/hm2;2017年晚造,由于贵港地区水稻受到腹线虫危害引发颖枯病,水稻结实率和饱满度降低,造成大面积减产,示范田块5 289 kg/hm2,对照田块5 181 kg/hm2,增产108 kg/hm2;2018年早造示范田块7 533kg/hm2,对照田块7 174.5 kg/hm2,增产358.5 kg/hm2,按当年早造市场收购价3.2元/kg,增收1 147.2元/hm2;2018年晚造示范田块6 789 kg/hm2,对照田块6 586.5 kg/hm2,增产202.5 kg/hm2,按当年晚造市场收购价3.8元/kg,增收769.5元/hm2。

3  结  论

通过连续两年四造的示范,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有如下优势:一是钵形毯状秧苗相对于传统毯状秧苗,根系更发达,出苗更整齐,秧苗更粗壮。二是钵形毯状秧苗技术能有效促进水稻秧苗的早生快发,促进移栽后秧苗的分蘖能力。三是相对于传统毯状秧苗及时,钵形毯状秧苗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同时也发现钵形毯状秧盘存在不足,如秧盘的四脚过于矮短、不利于出苗和机械化装盘等[7-9]。

3.1  秧盘规格

应根据插秧机型号选择合适的钵形毯状秧盘。目前,市面上插秧机横向取秧次数有14次、16次、18次、20次和26次等,相应钵形毯状苗盘行数就应为14行、16行、18行、20行和26行等,适合贵港地区水稻连作的秧盘为18行的钵形毯状秧盘,尺寸与常规育秧盘一致(均58×28 cm),秧盘有648孔(18行×36穴),适用于行距30 cm的插秧机机插,育成的秧苗为上毯下钵形状。秧盘播种量约为150 g/张,需要秧盘480~525张/hm2。

3.2  育秧土配制

育秧土宜选用肥沃、无残茬砾石、无病菌虫卵、无杂草种子、无盐碱的壤土,以耕翻熟化的稻田土最佳,经机械粉碎,按8∶2的比例拌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过筛(4~6  mm筛眼)后加入壮秧剂拌匀备用。

3.3  种子处理

水稻种子应选择正规种子公司,确保种子的纯净度、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结合贵港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可以选择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桂育11号”“桂野丰”等或优质杂交稻品种“丰田优553”等。天气晴朗时,将种子翻晒1~2 d,早稻种子采用25%咪酰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间隙浸种24~36 h后直接催芽播种,可以大幅提高抗恶苗病和稻瘟病的能力;晚稻利用吡虫啉拌芽谷预防病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g搅拌于1 kg稻种中即可以实现预防秧苗期稻蓟马、稻飞虱和稻瘿蚊的目的。浸种后将种子捞出,清水冲洗洗净并控干水进行催芽,适温催芽至种子破胸露白,注意芽长不宜过长,以保证播种后出苗均匀性和整齐度[10]。

3.4  播种方法

将制备好的育秧土装入钵形秧盘,每盘秧盘用育秧土约为2.5 kg,保持秧盘面平整、上实下松,秧盘浇透水1次,每盘定量播入已破胸露白的种子,淋足水后放入暗室加温促芽,以促进早出苗和出齐苗。

3.5  苗期管理

秧盘早造盖薄膜保温保湿,晚造盖遮阳网防晒。当秧盘内苗高2 cm左右时,选择早晨或者傍晚时揭膜,将秧盘移至露天育秧场,保持通风以炼苗,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秧苗期水分管理采取“三看”的管理方式,即一看床土发白,二看早晚叶尖是否吐水,三看午间高温心叶是否卷曲,及时进行喷水补水,确保秧苗正常生长。

秧田期应积极注意防治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培育壮苗以保证秧苗成毯。若秧苗期播种密度、湿度过大,容易引起叶瘟,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30~420 g/hm2兑水喷雾防治。秧苗期如遇大风降温天气,要及时灌深水,天气转晴后逐步洒水,以防温度急剧变化而导致苗期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

3.6  适时移栽

早造移栽时间为4月上旬,晚造移栽时间为8月上旬,原则上控制秧龄在15~20 d,三叶一心时期移栽最为适宜。

秧苗移栽前3~4 d应注意控水蹲苗,促进秧苗根系老健,增强秧苗移栽后的抗逆性。移栽时应提前规划好运送秧盘的路径,减少秧盘的搬运次数,尽量避免秧块变性,影响后续的机插秧。

参考文献

[1]梁康武.贵港市港北区玉米套种穿心莲复播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4):70-71.

[2]黄起东.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分析[J].南方农业,2017(26):22-23.

[3]张先荣,宋述元,周国斌,等.江汉平原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研究初报[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4012-4015.

[4]张凯迪,陈跃武,孙良和,等.钵形毯状秧苗和常规毯状秧苗机插对水稻产量结构及其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58-1560.

[5]谢安静.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粮食科技與经济,2019(2):98-99.

[6]程晓娟,丁锐,周成,等.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炭基复合肥效果试验[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11):72-73.

[7]文孝荣,王奉斌,袁杰,等.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的应用效果初探[J].中国稻米,2017(6):114-116.

[8]李文琴,刘浩,陈惠哲,等.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天津的应用效果及关键技术[J].中国稻米,2013(4):118-120.

[9]朱德峰.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N].农民日报,2013-02-06(6).

[10]杨祥田,王旭辉,曾孝元,等.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试验[J].中国稻米,2012(2):61-63.

收稿日期:2019-05-18

作者简介:黄起东,男,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作物新品种繁育,区域试验及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猜你喜欢

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My Faithful Father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 提高水稻种植收益
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浅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的分析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