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科交叉渗透

2019-09-10范晨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学科交叉高中生物渗透

范晨禹

摘 要:学科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但是知识是没有界限的,教师要通过学科综合来帮助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课堂实施学科交叉教学是对当今学科综合发展趋势的响应,有利于还原生物知识的整体性,突破高中生生物认知思维的局限,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生物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渗透

生物教学中,进行学科交叉意识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是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化学,数学和物理三个学科进行分析。

一、与化学学科的交叉融合

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化学学科结合在一起。这一内容主要讲解不同物质可以通过不同运输方式,完成物质运输。如,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离子、大分子、大颗粒等物质的运输。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脂质、葡萄糖、水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展示出来,以此总结其运输方式。如,葡萄糖在物质运输中,由于其在人体内能发生氧化反应,因此需要采用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运输。通过跨学科的意识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再比如,关于生物 “探究 NaHC0溶液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中,题目往往设置相关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观察液滴的移动。从生物学科的角度来讲,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但是如果从化学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在NaHC0 溶液中同样存在着 NaHCO ←→ CO的化学平衡,这道题目就可以转化为探究CO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所以在练习中强化学科交叉渗透的意识,能够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路。同时,化学和生物两门学科都十分注重实验,而高中生物学习过程包含几个比较经典的实验,例如生态瓶的制作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给出的知识和形式,而应该在更加广闊的空间中寻找灵感。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糖尿病”这一概念十分感兴趣,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后,同学们可以详细询问老师有关知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从生物和化学两个角度了解糖尿病的病因、类型以及不同的应对措施。除此之外,同学们还以去当地医院向医生进行咨询,初步了解实验室设备以及糖尿病的检测方法,在得到相关数据后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同时还能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将学科交叉渗透的知识逐渐转变为自身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与数学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思维,通过建立方程或者坐标,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就不显得枯燥。例如:①种群数量变化中的J型曲线,利用N=NX,学生很容易求出t年后的种群数量以及J型增长中增长率不变的特点。②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或m条肽链时,各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可以利用数学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式子(n—m),类似这类问题就得到很好的解答了。③种群数量变化中的S型曲线,利用坐标解释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④光合作用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CO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细胞呼吸中细胞呼吸速率与温度、CO浓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酶活性与温度、pH之间的关系,生长素的两重性等,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坐标。⑤利用数学方法求患病概率,例如,已知某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就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问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这一问题主要是关于基因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中的概率知识解决问题。根据学习内容,可以得到:白化基因a的概率= 1/50,A的基因概率=49/50,所以人群中Aa的概率=2×1/50×49/50=98/2500。通过数学概率计算教学方式,可以降低学生解题难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生物问题中,有很多涉及计算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与物理学科的交叉融合

高中生物教材中很多生物学知识也需要物理学科的有力支持。例如: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吐出来后,通过扩散作用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就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扩散;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那么膜内膜外电流方向的确定以及电流表的偏转就需要物理学中电学的内容;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的绿叶中的色素,可以通过纸层析法形成各种色素带而将其分离开来,这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毛细现象。

除了这三个学科,其他学科也或多或少在生物教学中有所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用来解决生物课程中的难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难点,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现在科目重叠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学生遇到的综合性题目的概率逐渐增大。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加入综合知识要求高的题目,培养学生对于学科交叉渗透意识,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博.高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的研究——以生物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7(18):38+21.

[2]马巍.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指导下的高中生物学科交叉教学初步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学科交叉高中生物渗透
新形式下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大学科技社团关于学科交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