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中考作文阅卷情况反观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的改进

2019-09-10黄灏程静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主要问题

黄灏 程静

【摘 要】由中考阅卷场上亲历的一次考生作文为例,分析考场作文以及当今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再以优秀考场作文为例引发内心的思考,并借此表达笔者对语文教育的无限敬畏。

【关键词】考场作文;主要问题;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64-02

从1999年至今,笔者多次参与成都市主城区的中考阅卷工作,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2010年的那一次。在这次阅卷工作中,笔者有幸参与作文的评阅,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学生的中考作文,对此有一些感触和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值得反思的一篇考场作文

2010年的成都市中考作文沿用了之前的模式——选题作文,其中一题是:请以“听听_________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另一题目是以“守望”为话题。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难度较低,较易上手的半命题作文。请大家注意,作文要求中都有“不得抄袭、套作”一条。在阅卷场上,有这样一篇学生作文令人印象深刻。

听听王昭君内心的声音

深深的庭院,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心里缓缓碾过……

进宫有些时日了,却迟迟不见皇帝的踪影。珠钗玉饰金步摇,散落一地,铜镜前再也不是少女明丽的笑靥了,一腔愁绪,两弯娥眉。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这一夜,昭君无眠。她想到了宫廷的阴森,想到了和亲的艰险,还想到了异域的清冷,两国永久的安宁。宫廷的猜忌、冷落、倾轧、空虚像阴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让她颤抖;异域的寂寞、无助、排挤、思乡却又像寒流时时侵袭她的心,让她惊骇……

天明时,有人奉旨来挑选宫女。宫女一个个双眉紧锁,一想到遥远的异域他邦,就舌底打战。官员失望了,哀叹着准备离去,却迎面遇上一位淡妆素衣少女,浅浅地笑着,一如当年的明丽……

昭君出塞,留给后人一座青冢和无尽的遐思……

生命,不一定濒临死亡才显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选择,谱一曲美丽的生命之歌。

以上为作文的主体内容后,笔者在“全区初中语文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曾向参会教师展示了这篇作文,并让教师现场打分,发言的三位教师均给出52分以上的高分(中考作文满分为60分)。但当笔者说出这篇作文在中考阅卷场上的实际得分2分时,全场哗然。因为经过对比考证,这是一篇抄袭之作,全文抄袭的是2002年湖北省高考生所作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所给的2分为标题分。

哗然过后是一片默然,教师在得知这样的结果后,与笔者在阅卷场上目睹整个处理过程后的状态较为相似。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地教了三年,学生自己起早贪黑地学了三年,本该是“水到渠成”“功成名就”之时,却不料想落得如此结果,可以断言:因为这样的作文得分,该考生的一切美好愿望都将化为泡影。可惜!痛心!

再看看这一年中考作文的总体情况:中等分数作文特别多,而叙事感人、描写生动、内容充实、立意深刻的高分作文(54分以上)较往年少得多。大多数考生选择写“听听_________的声音”这一命题作文,多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基本能遵照题目而写。较少数考生选写“守望”这一话题作文,写成议论文或散文的较多。在阅卷过程中,感觉有些“声音”雷同乏味,让人昏昏然;有的“声音”虚情假意,令人反感;有的“声音”生拉活扯,牵强附会;有的“守望”肤浅平淡,不留回味。只有少数的“声音”温情动人,令人感动;只有极少数“守望”境界高远,撼人心魄。

这些现象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当今初中作文教学的症结所在。

二、当今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作文训练泛滥

长期的“唯分教论”,必然造成在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应试”作文训练的严重后果。具体来说,许多教师只注重“应试”作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精力用于背诵应试范文。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的文章越来越多,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二)教师对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在每一学期初,教师都能根据教学计划制订详细、合理的课文授课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对作文教学却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

(三)重教学轻实践

学习的重压使学生失去亲近自然、用正确的方式走进社会的机会,这壅塞了作文之源。同时,教师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因此,作文水平难有大的提高。

(四)其他问题

另外,在学生整体写作过程中,还表现出了完成口号、虚张声势等问题,其作品也显得浅薄庸俗、空洞无物。

三、教学建议

(一)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作文教学

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出每学期作文教学的详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规范实施作文教学(可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增删修改)。

(二)增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并强化文体知识的教学

据教材编排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训练应整体规划,分步骤、分层面、分阶段进行,使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力求达到最佳效果。逐步引导学生走出对文体认识模糊的泥潭,写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文章。七年级重在强化记叙文的训练——在小学的基础上学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在选材的精细化、立意的提升化、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描写、议论穿插其间)上多下功夫;八年级在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说明文的练习;九年级上期要注重议论文的训练;同时注意将常见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有序列地传授给学生;九年级下期结合中考要求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积极思考素材,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意识

日常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无论大小,好好地积累在脑海中,或者通过定期写日记、周记保存起来;从平凡、平常中见深刻,见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留心生活,这样可以解决无事可写、素材贫乏的问题,但不能简单地模仿、套作或者抄袭,让学生走出只要套用名人名言就能得高分的思想误区。

鼓励学生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认识到“真实”具有最感人的力量。亲历的事情,写起来更容易达到具体、完整、清楚的要求。如以“听听挫折的声音”为题目,非常多的同学用的是司马迁、海伦、霍金、爱迪生、贝多芬的事例,除了语言上出彩的文章外,大多数文章令人反感。相反,如果你能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世界,那写出来作品定然是感人的。有位考生以“听听父爱的声音”为题作文,文章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为主要内容:其一描写了父亲因工作深夜回家,害怕吵醒我们而轻轻开锁,蹑手蹑脚进屋的场景;其二写父母离婚后,我想念妈妈,木讷、不善言辞的父亲安慰我时的神态语言。

(四)正确看待文化美文,鼓励原生态作文

文化界出现了大量的文化散文,再加上短信文学、网络文学的侵扰,文学是去了自己的尊严,文风变得浮躁。有些教师冲着中考作文评判标准中“发展等级”,过分强调“词语较生动、句式较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较有意蕴”和“材料较丰富”这两个要求,为学生专供大量“美文”模板和所谓的“经典素材”。因而考生作文中各种比喻、排比、引用和夸张掩饰着内容的苍白。这类文章越来越不被大家欣赏,继而分数偏低。相反,学生来自生活、发自内心、书写个人独特体验的文章很受欢迎。如中考作文中一篇题为《听听心泉的声音》的文章,以游峨眉看美景听泉声写起,再联想到自己演奏肖邦《喷泉》时所感受到的灵动脱俗,认识到人生应有淡然心境,最后以中考前的浮躁紧张在心中荡然无存结尾。

(五)不过分注重形式,注意书写、细节描写等基本功的训练

近几年中考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结构篇章形式上的“经典”,即“题记”——正文——“后记”类;镜头一、二、三;……拼合类;“网络回帖”类。其中有不少是为形式而形式,无助于内容表达。相反如果写记叙文,抓好記叙、描写基本功训练,能够把一件事写完整,详略得当,适当采用细节描写;写议论文时用一两个事例作为论据来分析说理,书写工整美观,就已经不错了。

(六)精练精批,提高效率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通过“作文评改”“课上讨论”等几个环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兴趣,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

四、结语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又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高考”“新中考”的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显得尤其紧要。虽然在教学中还有许多难题,但只要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并勇于探索实践,解决的路径也是不难寻觅的。因为在教师内心深处,都有着对语文教育无限的敬畏。

【参考文献】

[1]索增贵.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J].新课程(下),

2012(3).

[2]袁龙平.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6).

[3]郑桂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与策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主要问题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探究数字化自动系统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
进口橄榄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