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尺水为澜意悠长

2019-09-10刘芳丽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波澜语文写作韵味

刘芳丽

【摘 要】为了使学生的语文写作可以回味无穷,就需要在写作过程中具有波澜,有了高山深谷和重峦叠嶂,才会使文章韵味独特,彰显出无限的魅力。恰当的方法应用会使文章更有韵味,增文章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写作,使学生的写作波澜起伏,不尽韵味。

【关键词】语文写作;韵味;波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36-0062-02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平铺直叙会给人枯燥无聊的感觉,使读者失去阅读的欲望,如果波澜迭起,摇曳生姿则会给读者带来兴趣,产生阅读欲望。为了使文章波澜起伏,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在结构和表达上下功夫,巧妙运用各种技法[1],使文章生动别致,令人拍案叫绝。

一、利用悬念,引人入胜

悬念是增加文章可读性的一种有效写作方法。通过设置悬念,读者会产生阅读的欲望,想要迫切地揭秘悬念的答案,解开谜团。悬念的设置会给读者带来波澜起伏,险象丛生的感觉,进而使文章的阅读性增强。悬念是激发读者兴趣的出发点,它会时刻牵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和目光,让读者带着阅读欲望融入到情境中,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如学生写作:有一种可爱的小鸟,它嘴尖、尾长,身体是黑色的,肩部和腹部是白色的。人们认为它是一种吉祥鸟,它叫声响亮,被认为认为是一种好的预兆。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如果你还没有猜出来,倾听我继续介绍。它喜欢立足于房脊,或跳跃于树枝,像笑一样发出叫声,而且身体也会颤动,尤其是他的尾巴会抖动得厉害……学生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介绍小鸟,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读者会迫不及待地读完文章,了解小鸟的特点,进而猜出它到底是什么鸟。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使文章可以顺理成章地展开下来。这样的悬念不留任何痕迹,切合情理,没有故弄玄虚,更不会弄巧成拙。通过这样的写作,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可以适时释“悬”,解开悬念。学生在解开悬念的时候不能过于匆忙,简单[2]。

二、利用巧合,合情合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恰当的巧合会给读者带来阅读兴趣,加强文章的故事性,促进读者阅读中感觉新奇和意外[3]。巧合会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但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把条件写足,切不可漏洞百出,哗众取宠。如学生的写作:爸爸是一个农民工,总说自己很忙所以很少到学校去看望我。他每天都是早早地就去工地干活,想要多赚点钱,为我上大学做准备。因为平时很少有父亲的陪伴,所以我一向很独立,也有些对他的不满,感觉他陪我少一些。记得那一次我自己去参加演讲比赛,回来的路上我的车费不够了,所以我决定走回家去,因为路途遥远对我来说走回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正当我走到路口的时候,爸爸突然骑着电瓶车出现了。原来不是爸爸不陪我,而是怕我蒙羞,怕我被同学笑话,所以都是默默地关注着我。这次他的出现并不是巧合,而是他一直都在我的身后陪伴着我。学生写作的巧合看似偶然,实则是一种必然,展现出了浓浓的父爱,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使文章显出波澜。

三、利用烘托,步步渲染

恰当的烘托和熏染会使读者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情境的烘托或语言的渲染,会给读者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增加文章的波澜。烘托是无声的语言,用情境来呈现故事的情节和发生的过程,增加读者阅读过程中情感的共鸣。烘托中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但是通过周围环境、人物语言或者是人物衣着等的描写和介绍,会给读者带来一种内心的感受,增强表达的效果,进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学生在描写一位为了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舍弃优越环境的年轻村长时,写到了:村长本是大学毕业生,他毕业的时候可以留在城市当一个白领,但是他选择了来到农村当村官。这里是曾经生他养他的地方,每次他看到这干裂的黄土地,贫瘠的长不出任何东西,这裂缝就像是利刃一样砍到他的心头上。那时候他就下定决心要改变这里。因为他的到来,大山的命运就改变了。因为有了这样的烘托,学生在后面写作:整整十年,那片大山终于有了属于山的绿意,村长深色满足,谁都知道他的幸福。通过前面的渲染和烘托,读者可以感受到村长为大山的付出,村长对家乡的贡献,进而产生对村长无私奉献,建设祖国的精神而感到钦佩和赞美,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和效果。恰当地运用烘托,使文章的情感更加明确。

四、利用铺垫,清新隽永

铺垫是通过叙述的方式来增强表达效果。通过这样的写作,学生会让写作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醒目。学生在写作中通过恰当的铺垫,会使读者感觉到一切发展和过程都是顺其自然,增强文章的连贯性,使文章变得更加顺畅自如。如在介绍人物性格特点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通过大量的具体的事件来介绍人物的特点,如乐于助人、勤奋好学、勇敢无畏等,学生需要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做铺垫,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讲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的形象可以逐步地凸显。恰当的铺垫不会使文章显得突兀,会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增强文章的结构连贯性和布局的合理性,进而让读者读起来可以感觉到文章前后的顺接和连贯,进而感觉到文章的精彩,令人爱不释手。

五、利用张弛,扣人心弦

学生在写作中需要注意文章的一张一弛,通过或疾速、或迟缓的节奏来进行写作,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或紧张、或轻松,从而使文章的写作充满波澜。一“张”会增加学生阅读的紧张感,精神高度集中;一“弛”会使学生放松。学生在写作中努力做到张弛结合能使文章节奏分明,曲折有致,扣人心弦。这样的写作会使读者产生兴趣,产生乐于阅读的感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感受到文章的语言和情感。文章緊张会使读者情思丰沛,从而加强文章的感染力。通过恰当的结合才能够使文章更有韵味,增强节奏感,使读者更乐于参与阅读,感受文章的语言和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适度把握,做到掌控自如,让人开卷

难忘。

六、结束语

总之,为了使学生的写作充满波澜,妙趣横生,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具有个性色彩的素材,使用独特的语言,形成学生写作的独特风格,让学生的写作跌宕起伏,具有鲜明的形象和生命力。只有学生的写作情节丰富,富有生机,才能够吸引读者,让读者感觉有韵味,读起来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刘成龙.深度阅读与深度表达[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

[2]吴娟.浅析中职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17(74).

[3]曾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7(8).

猜你喜欢

波澜语文写作韵味
波澜
走遍万水千山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一石千层浪 思维起波澜
大陆援台物资遇波澜
韵味
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