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2019-09-10韦洪学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韦洪学

摘 要:在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日渐融合的当下,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之间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小学生抽象思维不足的问题,以动态形象的模拟展示出数学原理及知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兴趣和学习质量。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需要引入网络多媒体工具来对数学学习进行辅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一)以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新的事物有比较强的接受能力,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进行数学图像的展示,能够吸引学生感知数学情景,并在丰富的数学素材和动态展示中,自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多媒体工具通过具体的情景创设,让学生沉浸在数学氛围中,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二)以动态过程演绎静态原理

小学生虽然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的知识,但是其思维习惯依然是感性思维,多媒体的动态展示与这一特点是相符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工具对各种教材的内容进行展示,利用动态展示工具对各种静态的数学原理和概念进行展示,并融入声光元素,能够让小学生在感性思维基础之上迅速理解知识点。

(三)立足过程展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标提出应该让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和探究,而这需要一个完整且系统的学习环境。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能够听老师讲课,不能自主地表达和思考,这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可以让各种数学概念编成一个个有趣的符号,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学习,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中,比之以往的工具最大的优势就是形象。多媒体工具将文本、动画、符号及声音融合起来,对于同一个知识点和元素的展示,可以以更多的方式来进行。这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能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支持。例如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多媒体能够将应用题的内容进行动态化处理。这让学生可以直观的发现其中的数学原理,并能够通过动态演示来进行多个环节的思考,最终不断提高自身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一个人的驱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更要关注兴趣的应用。数学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年龄特点入手,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匹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多媒体工具的支持下,对数学课堂形成新的认知。例如《圆的认识》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车轮进行展示,通过不同形状车轮的运动轨迹,让学生们了解圆形的特点。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参与其中,最终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学习中,多媒体工具的应用可以将此前一些抽象的思考过程具象化,并通过动态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例如在圆面积的公式學习中,对于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在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化园为方的过程也无法进行抽象思考。此时我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两个圆形进行平均分割,以红蓝表示,然后再对半圆进行8等分,就小图形以动态的过程进行排列,最终建立长方形,进而展开16.32等分。这种动态的过程可以向学生展示,分的份数无限增多,圆形就无限接近长方形。同时在旁边同步展示长方形边长与圆形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及长方形的宽度与圆半径的关系等公式,帮助学生将抽象与直观组合起来。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思考来最终得到圆面积的计算公示。这种方式弱化了学习难度。

(四)增强学生理解力

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是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利用这一工具进行数学学习过程的展示,不仅可以将抽象的原理进行动态的展示,还能够将各种枯燥的知识点具象化。这能够让学生摆脱数学学习的乏味,重新对数学产生兴趣。此外通过多媒体工具能够对一些概念、原理进行图像式展示,利用动画完成推导过程,学生就能够根据演示的过程逐渐的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比如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学习中,计算机工具可以直观的进行周长及面积的范围展示,计算机屏幕上可以对长方形周长进行颜色加深和闪烁效果设置,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周长的内容是什么。进而通过一个接点的断开,逐渐将边长演变为直线,学生对于周长就会产生直观深刻的认知。

(五)由浅入深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抽象的原理进行实践操作始终是学习的难点。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们可以对各种符号和公式进行操作,根据自己的语言逻辑关系完成各种符号的排布,最终推导出自己认识到的各种原理,并通过这种原理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这种直观动态的学习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可以从中产生更多的思考,以虚拟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的知识经验,刺激学生独立探究、自主思考,在吸收新知识的同时,对新旧知识的关联进行思考。例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在学习完了三角形面积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和元素之后,无法流畅地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此时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演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接,让学生来观察这种拼接活动后,可以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了解三角形与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形状的具体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拼接图形最终的边长与三角形最初的边长有怎样的关联,并鼓励学生独立的进行计算公式的推导。这种参与性,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数学的演变过程,改变数学晦涩难懂的既有印象,让数学活动起来。

三、结束语

总之,无论在什么样的概念学习中,多媒体工具的应用都是可以对数学学习产生辅助作用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通过可视化的特点,刺激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强烈的意愿和兴趣,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远芳.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7):253.

[2]胡亮.小学数学中多媒体教学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50-151.

[3]罗顺虎.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15.

猜你喜欢

运用多媒体小学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