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满分作文炼成记

2019-09-10李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0期

李健

摘  要:美学家M·李普曼曾说:“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的确,结构非常重要,作文的结构也是如此。

关键词:结构方式;构思巧妙;层次交迭

文章是由主题、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如果把文章主题比作人的“灵魂”,文章材料比作人的“血肉”,那么文章的结构就犹如人的“骨骼”。结构上承立意,下接内容,是写文章时最重要的一环。文章只有骨架挺立、脉络分明,才会造就如模特身材那样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的魅力体型,才能在以秒来计算的中考阅卷场上熠熠生辉,从而获得评卷老师的青睐给你漂亮的分数,甚至是满分。

那所谓文章的结构,就是作者有目的地把分散而独立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成一个有序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有要整体的形式。它反映了文章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作者对文章内容的改造、支配的能动作用。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文章结构提出的基础等级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发展等级的要求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

而考场中较讨巧的文章结构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承转合式、内嵌式。下面以我辅导过的学生的范文及自己的下水作文为例进行解说分析。

一、总分式

先总述,再分说。大体上总是这样一个模式:先是一个短小的开头,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起因,或是下文分述内容的总说,一般用概括的语言表现。接下去就是分说,分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并列式的分说,彼此之间互相并列,没有明显的时间推移痕迹;二是连贯式的分说,彼此之间有比较明显的时间推移,如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连续几天内的不同事情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短小精悍,各自独立又服從于同一条主线。分说的几个片段之间,可用小标题表示,又可用空格显示,也可像普通分段那样,但有较明显的跳跃性。文章的结尾,又是总说,可以是开头呼应,也可以作总结性结尾。

这种结构可以使长文短写,也可以用短文长拼,同时又能省去许多过渡性的文字,写起来省力而形式又新颖,写成的文章简炼而清新,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多侧面多角度地写人记事,增加文章的容量,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二、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将文章要记叙的或议论的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内容,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的好处在于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记叙或论述,使文章条理清晰,叙述充分。这种结构方式犹如电影艺术中的剪辑铺画面、组接镜头,巧妙地将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生活片段或事件或景物片段或人物经历加以连接,组合成文。

运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突破时空和事件的限制,可以突出主要情节或主要事件、场景情感,省略繁琐的叙述,达到节奏明快、视觉感强、时空跳跃、层次交迭、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递进式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发展规律以及逻辑关系,一层进一层地安排组织材料,层次之间是深化递进的结构方式,揭示主旨内涵,使观点得以深刻阐发,分析透彻,说理深刻。这种文章结构的特点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富于逻辑效果,也适应读者接受习惯。

而这种结构形式在高中的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而初中的议论性散文同样适合运用。

四、对比式

文章的对比可以是矛盾的双方,也可以是一个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它构成文章有机组成的两个部分,呈现前后有力的对照,或是性质上的正反对比。如果说并列式对作文层次是横向进行拓展,递进式是纵向进行拓展,那么对比式则是逆向进行拓展。

对比式结构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它既可以用来论证论点,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记人叙事。它的基本方法是,将两种完全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件、场景、结果、感情等放在一起,通过明辨是非,寄寓褒贬,凸显主旨。它最大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易于构思,对比鲜明,观点突出。

五、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式结构,也是写作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写作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往往有统帅全文、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情境的作用。承,是事件的过程,是“起”的延续和深化,在意思上可互为佐证,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转,是结果,是文意的转折变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合,是前面文章的最后合成,它是文章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有点明题旨、收束全文的作用。

起承转合在文章中起到行文严谨、事理清晰、浑然一体的作用。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首尾呼应;承与转兼顾起合,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有起有伏,引人入胜。

六、内嵌式结构

内嵌式结构就是在一个大故事里嵌入一个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实现大故事的转折性发展,最终达到表达主旨的作用。这个小故事与大故事之间可以是一个类比的关系,又或者是一个刚好相反的故事,能触发大故事最终的转折即可。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避免记叙文平铺直叙没有亮点,又可以以小见大,使主旨更深刻。这种结构方式比较适合记叙抒情型的作文,因此多用于记叙文写作,而议论文中不常见。

可以看出,写作时,只有匠心独运地把材料组织得精巧,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正如德国文学家歌德所说,结构文章“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整体,才能写出好文章。

但无论文章采用什么结构,都需要有真情实感,有充实的内容,有深刻的立意。而这些结构技巧的运用不是单一排他性的,根据文体特点、主题需要及自身的驾驭能力,是可以灵活综合运用的。同学们只有勤奋练习,多写多改,才终究练就写作的“盖世武功”,以“无招胜有招”,方可在中考作文中夺魁。

参考文献:

[1]程一凡,王保兵. 中考满分作文[J]. 今日中学生(12):43-46.

[2]将中考满分作文进行到底[J]. 2009.

[3]王纪金. 中考满分作文细节描写例析[J]. 初中生学习(高),2008(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