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开发与利用

2019-09-10李英英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乡土文化农村幼儿园

李英英

摘 要:乡土素材是乡土文化的聚化物和承载者,学前教育作为一项发展人和传承文化的社会活动,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融入乡土素材,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及“根”意识的培养。文章基于物体的文化实在性视角,以山东省H市农村地区为例,把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艺术性乡土素材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相结合,以期利用真实、自由、熟悉、面向本土的幼儿园环境,培养身心健康发展、触摸生活、感知生存的文化人。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乡土素材;乡土文化;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136-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24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Materials in Environmental Creation of Rural Kindergartens:Culture Reality Perspective of Objects

LI Yingying

(School of Education,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8,China)

Abstract:Local materials are the aggregates and carriers of local culture. As a kind of social activity to develop people and inherit culture, preschool education should integrate local materials into the creation of rural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On the one hand, 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on the other, it is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root”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ateriality of objects, this paper takes rural areas in H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es local materials as direct consumer goods, tools, local materials showing the evolution of local landscape, artistic local materials with the creation of rural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In view of making use of the real, free, familiar and local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we can cultivate rooted cultural people with health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ouching life and perceiving survival.

Key words:rural kindergartens; environmental creation; local materials; local cultur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在地理位置偏僻及經费有限的大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可以把得天独厚的乡土素材纳入环境创设,从而形成以乡土素材为主、以外界舶来品为辅的育人环境。选择显现地方人生命存在的素材,使其进入幼儿园,一方面可以修缮空白、碎片式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为在园幼儿提供真实、自由的生活、探索空间;另一方面,也可运用适切的方式,使在园幼儿尽早、更多地感知脚下的热土。本文以山东省H市J县农村地区为例,系统性、针对性地阐释“挖掘乡土素材:优化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

一、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价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指被地方人“文化”化了的周围世界。素材是基于人的生命活动的“文化”化了的物体。乡土素材指向于构成一方人生命存在的周围环境的文化物。乡土素材的价值性体现在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物体的文化实在性,就是指在“物体”的实在性意义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文化[1]123。那么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就是指在乡土素材的实在性意义上所显现的人类文化。乡土素材的价值性不仅局限于其表面所显现的作为实在物体的时间性及空间性,还在于由乡土素材的空间广延性特点而被人们以感官的作用方式所捕捉到的乡土文化。乡土素材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所蕴含的乡土性,即乡土文化,乡土素材承载着地方特有的文化,因此不同地方的乡土素材阐释着不同的“地方图景”。在相对封闭的农村,乡土素材是“地方人”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凝结的文化体,彰显着“地方人”的魅力,影响着“地方人”的习惯、思维与认知,是地方人与地方的粘合剂。把乡土素材融入环境创设,其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幼儿身心的发展、乡土文化的传承。

(一)幼儿身心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其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其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为依靠行动感知周围环境,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周围事物感到好奇与新鲜,有强烈认识事物的兴趣。幼儿园环境是一个灵动的生命体,它为幼儿的心智发展提供支撑,又积极接纳幼儿的主动参与[2]。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直接经验,游戏借助环境场域得以开展。那么,真实、丰富、生活化的育人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致力于营造易于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的育人环境。乡土素材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基础,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选择适宜的、系统的乡土素材,将其融入在园幼儿的游戏及一日生活中,为幼儿营造探索的空间及视觉的图景。将乡土素材作为幼儿生命存在的实在性基础,有利于唤醒在园幼儿的兴趣及已有经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乡土文化的传承

农村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机构,是农村人继承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王冰等指出:“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融入中华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园的环境,彰显幼儿园的独特风格,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与喜爱; 而且能拓宽幼儿眼界,使幼儿在环境创设的潜移默化下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民族审美观,培养一定的民族情怀,对幼儿民族精神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3]。乡土素材不仅是一种为地方人所用的质料形态,也是地方人的文化意向所发生作用的对象,被打上了地方人意识指向的烙印,折射出的是地方人的文化。乡土素材是中国文化的地方聚化物,把其择宜性地纳入农村幼儿园,构成在园幼儿生命存在的周围环境,为在园幼儿的乡土知识、情怀建构提供适宜的空间,让他们能够了解本土的“地方图景”,建构“根“的意识以及热爱故土的情怀。农村幼儿园通过传承人类文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的发展,并通过农村的发展反哺人的发展。

总而言之,农村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择取适宜的乡土素材,一方面使幼儿得以了解过去周围世界,适应现有经验世界,开创未来生活世界;另一方面,使幼儿得以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弘扬乡土文化。

二、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缺失及成因

幼儿园环境创设系指宽泛意义上的物理环境创设,包括园所、班级、户外、走廊或楼梯、区角的建设与装饰,以及相关材料的投放[4]。从环境的共享程度层面上,把幼儿园环境创设分为班级环境创设及公开(共享)环境创设,班级内部及区角的创设统称为班级环境创设,园所、走廊、楼梯、墙面、门厅的创设统称为公开(共享)环境创设。随着幼儿园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一个真问题频繁地浮现在学前教育研究的视域中。针对前人指出的农村幼儿园在乡土素材择取上的态势,笔者对H市J县6所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所选择的素材进行观察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的环境创设的直接性要求与间接性指导意见落实度不够,在乡土素材的择取上呈现白板式、碎片式样态。

(一)白板式及成因

白板式不是指农村幼儿园没有环境创设,而是指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身影寥寥无几。经过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初步得知乡土素材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呈现白板式的成因有二:一是质疑乡土素材的教育价值性,即幼儿教师不断反问乡土素材对幼儿教育是否具有教育性价值;二是选择乡土素材的踌躇,即不知如何对种类繁多的乡土素材进行适宜性选择。所以,选取的乡土素材一直处于离园状态。教师对文化素材内涵和价值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其在幼儿园环境中的投放。

(二)碎片式及成因

碎片式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已经融入了乡土素材,但存在外观形式不协调、择选类型不全面等问题。外观形式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乡土素材的择取不适宜,安放位置不适切。选择类型不全面,表现为多数农村幼儿园仅仅择取适合健康领域的乡土素材。鄉土素材的选择和利用缺乏活力,没有可持续性地融入幼儿园环境空间,进而缺乏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言之,乡土素材不被赋予内涵式的教育价值。

简而言之,乡土素材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缺失的本质归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未能发现乡土素材的价值;二是幼儿园教师未能在幼儿教育与乡土素材之间建立价值桥梁;三是幼儿园教师未能根据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选择适宜的素材及安放的位置。

三、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择取

教育不是单向度的活动,它依赖于环境中各种要素是否具有教育成分,是否充分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来,以及是否赋予空间以教育内涵[5]。因此,乡土素材的择取应与幼儿园环境中的各要素充分融合。根据乡土素材是否与人的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可把乡土素材分为实用性乡土素材与艺术性乡土素材。实用性乡土素材是指与人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物体,它们的文化实在性体现于人的生命存在的物质性;艺术性乡土素材是指不与人身体性的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物体,它们的文化实在性在于显现其作为物体性的东西显现出来的人的生命存在的精神性。针对“幼儿园教师未能根据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选择适宜的素材及安放的位置”问题,农村教师对乡土素材择取时,可以尝试以实用性物体及艺术性物体所显现出来的文化实在性作为选取乡土素材的标准,进而选择具有幼儿园环境创设适切性的乡土素材,并根据环境创设的价值诉求对乡土素材进行投放。

(一)环境创设与实用性乡土素材相结合

李鹏程在《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中指出实用物的文化实在性把文化物分为四类,“一是作为直接使用的消费品的文化物,二是作为工具和机械系统的文化物,三是作为意识的外在活动实体的文化物,四是作为整体化的、人在其中维持其生命存在的世界图景的文化物的总和”[1]130。这里的文化物,已不是自然环境中“自由”的物体,而是人在其生命活动中把适宜“自由”之物从自然环境中择取出来,通过劳动对其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为人”之物,即文化资料。下面对以上四类文化物进行阐释说明:一是作为直接使用的消费品的文化物,是指为人的生命存在所依赖的直接使用的资料,比如精美糕点、谷物、水果、衣帽等;二是作为工具和机械系统的文化物,是指为人获得生命存在所依赖的直接使用的资料,起到支撑性作用的文化资料,比如用来猎取动物的弓箭、枪炮,用来承载谷物的斗筐,用来缝制衣服的针线等;三是作为意识的外在活动实体的文化物,是指外在于人的储藏及发挥人意识的资料,比如电脑、机器人等;第四类文化物,是指构成不同时代人的生命存在所依赖的、彰显时代变换的“为人”资料总和。为了便于环境创设理念的易理解性及实践的可操作性,本文把四类实用性乡土素材归纳为三类: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展示地方演变图景的系列性乡土素材。

1.环境创设与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相结合

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是指作为人衣食住行的素材,应根据在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其纳入环境创设中。如在山东H市J县的农村,饺子(扁食)是他们过节、迎送亲人必不可少的食物。该地方的饺子形状为元宝形,以麦穗为花边,水煮之前盛放在盖帘上。以元宝为形状,以盖帘为盛放物,象征着财富遍地;以麦穗为花纹,象征着五谷丰登。饺子作为食品类乡土素材,其对幼儿的教育性价值表现为锻炼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熏陶,建议把包饺子的相关素材装饰在班级环境的美术区角或者主题墙。比如,在以《我们一起来包水饺》为名称的美术活动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饺子图片及包饺子的素材;在活动之中,教师首先引领幼儿观赏饺子的图片或者实体饺子,其次了解饺子的形状以及包饺子的素材,最后指导幼儿包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教师一边指导幼儿如何包饺子而使他们获得实际操作的能力,一边讲解对于饺子的形状、饺子的花边、饺子馅、吃饺子的时节等所隐含的传统文化。比如,饺子以元宝为形状寓意着财富;以麦穗为花边寓意着五谷丰登;韭菜馅的饺子又称久财饺,寓意着长久的财富;亲人外出吃饺子寓意着盼团圆,亲人回家吃饺子寓意着圆满的归宿。在此仅以饺子为例略作说明,具有类似教育价值的都可以纳入班级环境的美术区域或者主题墙。关于衣着类的乡土素材的选择,仍以山东H市J县农村为例。此地区儿童鞋——手工绣花鞋是一大文化特色,不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绣花鞋略显落寞。绣花鞋種类繁多,集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寓意价值于一体。从目前来看,穿此类鞋的主要人群为0~3岁的婴幼儿,在上幼儿园以后此类鞋将在幼儿的视野中逐渐退化。之所以把手工绣花童鞋纳入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更重要的是其小巧、精美、轻便、安全的特性对在园幼儿的发展具有适切性以及对物体再利用的价值性。简言之,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适合装饰班级环境。比如,在美工区可以建构一个“乡土美食区”,以农作物拓印画或美食图片为背景,选择一些相对应的食材或者模具作为幼儿动手操作的原材料,或者在角色游戏区建构“乡土衣帽间”,都是值得考虑的做法。

2.环境创设与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相结合

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有很多,比如用于艺术表演的工具、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工具以及居家保洁工具等。选择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时,一方面要关注其教育性价值,另一方面要体现乡土气息。H市J县的农村是吹鼓乐、戏曲、杂技的发源地,村民在喜庆节日、迎亲、送丧时会选择不同情感色彩的乐曲营造气氛、表达喜悦或者哀思。我们选择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时,应该把吹鼓乐的乐器实体、模具、图片纳入到环境创设中,比如梆子、小镲、锡笛、梆笛、铜笛、唢呐等。同时,把戏曲所用到的器材及发饰的实体、模具、图片纳入到环境创设中,比如二胡、道具、脸谱、戏服等。对于乐曲器材,我们可以选择修饰音乐活动区,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以吹鼓乐、戏曲作为活动主题,以乐器图片、若干乐器、脸谱为活动材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首先由幼儿欣赏音乐,在幼儿欣赏音乐后,教师发出疑问,引出音乐名称及种属并让幼儿猜测乐曲是由哪些乐器合奏的,猜测后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并由教师带领幼儿用乐器演奏。此活动有益于培养幼儿鉴赏音乐、动手操作、合作共享的能力及热爱乡土乐曲、乐器的情感。户外环境对幼儿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能,可为儿童提供珍贵的户外活动机会和休养生息之所,让他们能够接触到鲜活的事物,如随着季节变化的植物、动物及环境条件等[6]。农作物生产工具,我们一般用来修饰室外活动区,农村幼儿园水、土、植物资源丰富,可在园内建构一个“植物园区”,选择小箩筐、铲子(模具)、洒水器作为幼儿栽培植物的器具。

3.环境创设与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相结合

这类乡土素材所显现的是不同时代的人的生命存在的指向性活动,即基于前一代人的生命存在而产生,基于后一代人的生命存在被革新或者代替。其体现着地方人生存方式的演变,如不同时期的房子、服饰、头饰、灯具。这些素材都可以通过其时间及空间的广延性特点,使幼儿利用感官捕捉其显现的变化图景。考虑到农村幼儿园的经费问题,这些素材一般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在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这样的素材从它所显现的文化性质来看,我们可以用其来修饰走廊或者楼梯,利用走廊的分割性或者楼梯的转折性来呈现不同时代的农村变化图景。

(二)环境创设与艺术性乡土素材相结合

艺术性乡土素材是指“为人”的但不与人的身体性生命存在直接相关的文化资料。它的文化实在性表现为以物体的形式存在却隐含着“非物体性”的文化性质。例如陶行知先生的雕像,当我们面对这一圣像时,我们关注的不是雕塑的物体性存在,而是陶行知先生身体的文化性即其举止、表情、穿着风格等。也就是说,艺术品作为物体性的东西存在于人的文化世界中,其所表现的是人的精神性的追求[1]133。概言之,艺术性乡土素材显现的是地方人精神性的文化意象。将艺术性乡土素材纳入幼儿园,虽然不能对幼儿身体性的生命存在提供实用性的效能,但可以使幼儿感觉亲切与适宜,感受到一种崇高而和美的文化气氛。如:H市J县民间的布衣与织锦,洋溢着拙朴缜密、情趣盎然的乡土艺术境界;民间黑陶与刻瓷,造型之大方,纹饰之典雅,雕镌之古拙,皆体现这个地方的乡土气息;民间书画艺术,真实表达了基层民众的现实生活,生动反映了新时代农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对于这些艺术性乡土材料,农村幼儿园可以选取以图片或实体的形式投放到环境创设之中,投放的位置可选择班级美工区或者公共环境,用于美工区组织于美术活动,用于公共环境目的是营造幼儿园的乡土气息,以便将其作为一种隐性课程,熏陶幼儿的乡土情义。

鉴于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对其进行选择并投放到农村幼儿园已建备的环境中,作为美工区、益智区、角色游戏区、建构区或者室外活动区等特定区角的补充、修善素材。农村幼儿园可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水土、植被资源,建构一个户外开心小农场。在户外开心小农场里,可以投放直接消费品的农作物及用于农作物生产的工具。户外开心小农场作为其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环境,幼儿可以在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此外,在农村幼儿园经费及空间条件具有支撑性保障的条件下,可以在公共环境中建构“乡土一条街”,类似于农村的集市,选用乡土素材修饰它,内设“农家乐”“美食坊”“乐器阁”“书画苑”“刺绣坊”“国粹苑”等。“农家乐”,选择农作物的枝、藤、叶、果实的实体进行修饰;“美食坊”,选择本土精美小吃的图片进行装饰;“乐器阁”,选择地方乐器进行修饰,如H市可以选择吹鼓乐的乐器等。建构“乡土一条街”,要充分利用乡土素材的本体性价值,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要发挥乡土素材的教育性价值,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乡土一条街”有利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如开展“赶大集”“逛庙会”“金秋月”“才艺大比拼”等活动。

适宜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创建幼儿园适宜性教育环境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克服各种认知缺陷与偏见,致力于把幼儿园环境创建为一个完整而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具有教育功能的隐形课程和久而稳定的化人场域。[7]乡土素材是乡土文化的聚化物,是此方此土的人生命存在的物质体现。乡土素材承载着乡土文化,一方面,乡土文化是国家文化及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乡土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本土性、传承性,建构着人们“根”的意识。幼儿是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人、事、物而获得发展的。将乡土素材投放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作为直接消费品的乡土素材、作为工具的乡土素材、显现地方图景演变的乡土素材、艺术性乡土素材进行环境创设,不但为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便宜、直接、多样的素材,而且为传承乡土文化寻觅了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农村幼教工作者对于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素材的投放考虑得甚少,其在进行环境创设中更多地考虑“洋”素材,但又由于经费有限,“洋”素材也是寥寥无几;或者不了解乡土素材所显现的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对利用乡土素材进行环境创设的适宜性、是否具有教育性等问题存在异议。也有很多农村幼儿教师意识到乡土素材的价值性,但面对众多的乡土素材不知道如何择取及投放。鉴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如何选择、投放及利用乡土素材做了初步探索,以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利用乡土素材的文化实在性以进一步优化农村幼儿园环境,以期幼儿发展身心,感知乡土知识,萌发乡土情怀,争做有根人。

参考文献:

[1]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郑天竺,吴淑.乡镇幼儿园主题墙创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8(8):67-69.

[3] 王冰,李云霄,范玉.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艺术百家,2014(5):197-201.

[4] 黄旭,黎忠,张进,等.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若干问题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4):37-49.

[5] 屠美茹.向瑞吉欧学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7.

[6] 王瑋,沈中伟,王喆.幼儿园户外环境特征元素对儿童认知游戏行为的承载[J].学前教育研究,2017(2):43-52.

[7] 章兰,何丽娟.幼儿园适宜性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创建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9(1):89-92.

(责任编辑:赵广示)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乡土文化农村幼儿园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论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本土化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幼儿园开展本土化区角活动的实践研究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