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网络化转向对青少年影响的思考

2019-09-10朱贞翊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转向字幕翻译网络化

朱贞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各国政治、经济合作与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影视剧大量涌入中国,其字幕的翻译朝着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转向,给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社会认知、爱国主义意识、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网络化;语言;转向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058-04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10

Reflec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Turning in Networke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ubtitles upon Teenagers

ZHU Zheny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among countries, English movies and TV dramas are flooding into China, and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turning to network language and network culture, which has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young people’s value orientation, social cognition, patriotism consciousness and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Key words:English movies and TV dramas; subtitle translation; networked; language; turning

近年來,大批英语电影与剧集涌入国内,成了人们学习交流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其字幕翻译研究的热情亦翩跹而至,如字幕翻译的策略、言语幽默的翻译、美剧中中国典籍应用翻译策略、功能翻译理论看字幕翻译、字幕翻译的改写等。然而,对新近呈现的字幕翻译网络化转向有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虽然当前国内字幕翻译团队众多,却无统一的组织与领导,质量也参差不齐。由于当代多元经济、人文、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市场需求、观众期待、委托人等客观因素的作用,字幕翻译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与转向——网络化转向,即朝向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转向的趋势愈加明显,对青少年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字幕翻译中网络化转向的部分实例,阐释其转向的原因、策略及意义,并用以诠释其转向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如何从宏观上掌控其网络化转向。

一、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的网络化“转向”

1.网络化转向概述

20世纪80年代,勒菲弗尔(Lefevere)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师的操纵》中多方面论证“翻译是对原作的改写”,译者也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委托人、编辑、读者期待等语言之外的客观因素的影响[1]。勒弗维尔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认为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翻译本身,而应把翻译看作是一种文化发展策略来研究。翻译成为了一种手段,而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文化发展和交流[2]。基于此,伴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众多翻译流派与研究团队纷至沓来,翻译的“转向”研究也应时而生,广为人知的有“语言学转向”“文化转向”“语用学转向”“译者转向” “创造性转向” “社会学转向”等[3]。翻译“转向”的因素包括语言内部因素,以及语言外部因素,譬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利、习俗、规范、译者动机,委托人要求、观众期待、市场需求等也对“转向”影响极大。

“转向”即改变原有的方向。英语影视剧集翻译的网络化转向则是指,其字幕翻译的导向、方法与策略发生了改变,从以往完全忠实于原文文本的翻译,转变为以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导向为主,对其原有字幕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使其符合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特征,以满足当前传播过程中客观与主观的需要。但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心理特征等方面天壤之别,在“互联网+语言”的大背景与语言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字幕翻译的网络化转向趋势愈加显著。

2.网络化转向策略

英语影视剧集翻译的网络化转向也有其规律可循,常见的转向策略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同等内涵替代。由于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言语规则,无法使用对等的译文传达相同效应,因此,译者彻底放弃了与源语对等的译文,使用同等内涵将其替代,以消除中英之间的文化与言语分歧,使目标语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原剧要表达的情节要素与意境,不失为一种良策。

例1 You could pick them for few dollars on eBay.(美剧《猫鼠游戏第一季》)

原文译文为:“你可在易贝(eBay)上花几美元买到它们。”改写译文为:“淘宝上几块钱就能买到。”在原文译文中“易贝(eBay)” 是一个美国交易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网上电子集市,而大多数中国观影者不知道“Ebay”为何物,译者在此借用了同等内涵,用“淘宝”来替代“Ebay”。至此,观影者瞬间就明白了原剧中说话人想要表达剧中某物“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廉价易得”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种,流行元素借用。 流行元素是青少年追逐的标杆。因此,辩证且合理地借用积极向上的流行元素,有利于他们理解源语的内涵和外延,也有利于根植他们对祖国知识文化、社会发展、情感认同的理解、接受与融入。

例2 For now. It’s trending on Twitter. (英剧《黑镜》)

原文译文为:“现在。它在Twitter上流行。”改写译文为:“目前为止,它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Twitter(推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交应用网站,用户可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动态等内容以简短信息的形式发布在上面。译者借用了中国网络流行元素之一“微博”,将“Twitter”一词转向后翻译为“微博”,而“微博”正是与“Twitter”相照应的对等物,也是中国网友用以发表个人思想、观点、动态等内容的网络微型博客,广受中国青少年的喜爱与推崇。至此,完美再现了原剧中的基本内涵要素:剧中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且已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事态,也让青少年了解到祖国流行文化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培养了其文化自信心、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以及东方智慧观。

第三种,传统文化熏陶。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影视剧集翻译中的浸染与熏陶,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精粹与丰富内涵也随之进入了青少年思想塑造与品德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历史杰出人物超越時空的辐射力,也为青少年的正气、正身、正行夯实了根基。

例3 What do you think?(美国电影《舞出我人生4》)

原文译文为:“你觉得如何?”改写译文为:“元芳,你怎么看?”译文“元芳,你怎么看?”源于国内古装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是剧中主人公狄仁杰的惯常用语。不料,这句话瞬间走红网络,并引发了全民竞相模仿。狄仁杰作为中国杰出的历史人物,清廉高洁,心系百姓,辅国安邦,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若把原文直译为“你觉得如何”则平淡无奇,缺乏引起观众共鸣与共情的丰富内涵。反之,红遍网络的剧中对白“元芳,你怎么看?”,短短几字,瞬间让观众会心一笑,一切尽在此言中。至此,影视的各种功能皆达到了完美再现。

3.网络化转向原因

由于中西语言、思维、文化不同,完全忠实于原文文本的译文不能完全还原英语影视剧集中情节、情感等要素,而依照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转向改写的译文,不仅出神入化地还原了原剧的必要情节与情感要素,也将剧中人物对白所要表达的心理共情与共鸣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出来。

因此,借助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范式,将影视剧集的字幕文本进行技术性操作,把英语影视剧集的翻译朝着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进行“转向”,其原因与宗旨在于,使剧集译文符合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特征,达到满足观众期待、市场需求等目的。因此,译者须在了解观影受众的客观环境、接受程度、文化倾向等前提下,对英语影视剧集的字幕原文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向改写”。在改写的过程中,日益发展的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在英语影视剧集字幕翻译中初绽光芒,并日益盛行起来。

二、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网络化转向对青少年的影响

据《2018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各类人群每天观看网络视频节目的比例达到了41%,而一线城市为46.3%。青少年获取资源、信息与娱乐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元,但青少年有着其独有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都不够全面和客观,更是缺乏网络安全的观念与意识。不仅如此,身体与心理的显著变化也使他们极力寻求外界的认同并追求个性的张扬。因此,网络发展与网络文化传播所具有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兼容性、无限性,给青少年呈现了一个共享、自由、广阔的媒介与平台,打破了以往接受教育的单向路径,使他们在汲取知识、技能等方面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在认识世界与完善自我的路途上,他们把网络变幻为一把披荆斩棘的开山刀。然而,网络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污染、谣言泛滥、骗子横行、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病毒传播、黑客肆虐等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也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把正处于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差的青少年置于“悬顶之剑”之下。总体来说,字幕翻译的网络化转向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主要呈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

价值取向,指人们在面临或应对冲突、抵触与矛盾时,保持的立场、态度与观念,是人们在各自迥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境遇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人而异。青少年是祖国明天的脊梁与担当,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着祖国发展的方向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英美影视剧集作为青少年学习与娱乐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其生活中的分量日益增加,成了他们形成价值观念、充实价值内容、完善价值取向、优化价值体系的原始资源之一。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却借机通过此类资源传播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内容与价值观念,以此误导青少年正在形成的价值取向与价值体系。因此,若不对字幕翻译导向进行过滤与筛选,任其自由扩散与传播,不仅会蒙蔽青少年认识客观事物的眼睛,妨碍他们探寻真谛的脚步,还会对他们价值取向的形成与发展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2.对青少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的交流、发展与融合,一些西方国家趁势通过各种形式与内容,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文化、拜金意识、非主流意识、强权政治等方面的入侵与渗透,使得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侵蚀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影响了青少年对自己祖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识、了解与认同。因此,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应时刻戒备,紧紧把握社会主流意识的命脉,把控英语影视剧字幕翻译的主流意识形态走向,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面的社会氛围与文化环境,为青少年追求进步与发展创造“绿色环保”的网络环境。

3. 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形成、兴趣培养、追求自我的转折阶段,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极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与消极事物的影响。青少年在英语影视剧集中获得丰富知识与文化的同时,大量良莠不分、鱼龙混杂的信息也夹杂在其中传播进来,对正在塑造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他们不能对社会现实、相关热点、国际局势等问题形成正确、全面、客观的认识。基于此,只有通过先进榜样与优秀传统的示范与引导,为他们的理想与成长提供榜样与参照,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和比照自己,始终把国家的利益与社会的发展当作自己思想的标杆与行为的规范,在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形成客观而真实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认同,获取文化的意义、生命的真谛、生活的价值、思想的滋养与精神的永恒。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把控英语影视剧集字幕翻译的内涵与传播方向,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所倡导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想体系,为青少年的文化习得、思想教育与素质培育肃清障碍,使青少年的文化观念与精神滋养的选择具有方向性意义,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必要的健康条件与文化氛围,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4.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培养的影响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脊梁,其教育与成才关系着祖国明天的命运与希望,关系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往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青少年精神追求进步的步伐,必须要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途径与内容进行持续不断的创新,为其教育与成才提供新的载体和形式,为其精神滋养提供基础与养分,帮助青少年实现他们在新时代的使命。同时,必须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稳定健康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文化环境与娱乐环境。基于此,在英语影视剧集的传播过程中,应对字幕翻译网络化转向进行把控,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深入贯穿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优秀文化,在字幕翻译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此,可幫助青少年早日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以及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也可促进青少年们自觉发扬新时代的新风尚,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自觉培养爱国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总之,文化凝集了共识,共识又来源于文化。如今,传媒文化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持续不断地、默转潜移地浸染、熏陶、引领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追求、意识形态以及舆论环境,并在缔造人们的精神境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化缔造着精神,精神促进了文化;文化是精神的灵魂,精神是文化的反馈。然而,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不是靠单一的克隆来获取生存与发展的,而是经由一定的取舍、遴选,进行有目的、有倾向、有引导地展现有关社会核心价值、核心观念、道德风尚与民族团结的文化内容,这样才能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与建构的作用。因此,科学、辩证且合理地对英语影视剧集的字幕翻译进行“网络化转向改写”,不失为一条良策,改写之后,青少年既能体验当下生活的精彩内容,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烙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真正把自己作为中国梦的接班人和传承者去实践与履行。

三、结语

“转向”象征更改过去的方向,既然当前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时段,以往的路径与方法不能再继续大力推动其发展,科学合理且辩证地对翻译及其研究进行“转向”,可为翻译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因此,字幕翻译的网络化转向也是符合社会与历史发展的契机的。然而,为避免低俗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字幕的翻译、传播与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英语影视剧集的受众范围较大,积极引导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文化影响力十分重要,既能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能使全社会在思想上、文化上更加统一,更有利于民族团结。

其次,有关部门应督促成立专业的字幕翻译团体或组织,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杜绝低俗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在字幕翻译中传播与翻译质量的叶影参差,并从根源上杜绝低俗与低质量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对文化传播、思想交流、社会风气导向以及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因此,对字幕文本的翻译进行“转向”实践,并弘扬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灵活运用翻译的技巧与原则,将电影载体中携带的语言、文化与思想最大程度地呈现给观众,从而引起观众相同的心理感受,以起到传递文化、交流思想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 童皖佳,吴宜涛:基于操纵理论探讨英剧Sherlock字幕翻译中的“改写”[J].海外英语,2015(4):127-128.

[2] 刘婷.从“文化转向”角度看字幕翻译的文化传递作用———基于英剧《唐顿庄园》的个案分析[J].大学英语,2015(9):195-198.

[3]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转向字幕翻译网络化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车辆架、大修的管理研究
地铁网络化运营乘客信息需求阐述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从《破产姐妹》看美剧字幕翻译者的限制与选择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宽带网络经济视角下城市与农村云网络规划需求的短期负载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