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身心灵的和谐培植出心理健康之花

2019-09-10杨娟冯永辉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生命

杨娟 冯永辉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是一个身心灵的统一体。传统心理健康观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生命的身心灵解体,现代科技理性的极度膨胀导致生命的身心灵错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学视域中,“身”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性前提,“心”是心理健康的现实性前提,“灵”是心理健康的超越性前提。只有身心灵和谐的生命,才能开出心理健康之花。

关键词:生命;身心灵;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5-0044-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5.008

Make Mental Health Blossom with the Body, Mind and Soul in Harmon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fe

YANG Juan,FENG Yonghu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Abstract:The starting poin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human life. And life is a unity of the body, mind and sou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ditional mental health concepts has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body, mind and soul of life. The extreme expans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rationality leads to the malposition of the body, mind and soul of life. In the life perspectiv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e “body”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mental health, the “mind” is the realistic premise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soul” is the transcending premise of mental health. Only if the body, mind and soul of life are in harmony can mental health blossoms.

Key words:life; body, mind and soul; 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自从人类社会开启现代文明之旅,人们心灵的无意义感便随之而生。在本世纪初,人本心理学家安斯图斯(Christopher M. Anstoos)指出:处于物质极端丰富时代的人们同时也处于精神的饥渴状态中。意义的遗失、社会的混乱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最丰富的世纪挥之不去的景象[1]。在时代洪流裹挟下来到心理咨询室求治的患者,往往会提出深奥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活着的意义何在?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让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走出狭窄的医学范围转而从生命的高度来理解人类的心理问题,是摆在当代心理健康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学视域

人最重要的是生命,从生命学角度思考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的热门话题,在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这种现象是基于对人的生命意义漠视甚至践踏的一种批判,也是对学术界传统的心理健康观的一种反思。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中国的大学生曾被誉为天之骄子,走过高考独木桥来到大学校园,进入了生命之花绽放的时刻,但严峻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在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有一部分学子陷入了不同程度的生命困境,他们的生命之花在本该最灿烂的年华里过早凋谢。WHO有关调查表明,世界范围内大学生死亡三大原因之一是自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调查结果显示,国内15—3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是自杀[2]。

新闻媒体经常对自杀及意外死亡进行报道,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表面反映的是青少年心灵的脆弱,但更深层的反映是生命教育在当今教育中的严重缺位和匮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学生体魄强壮、意志坚强迫在眉睫[3]。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生命事件并没有被有效遏制,甚至愈演愈烈,暴露了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它表明的是如果没有对生命本身的关怀和尊重,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会因缺乏合理性根基而收效甚微。大学生的生命困顿呼唤现代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生命关怀的理念。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除了有鲜明的社会性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4]在她看來,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应该回到起点去探索,而这个起点就是人的生命。

(二)生命的理想样态是身心灵的和谐

人的生命形态与人的本质休戚相关。人是怎么来的?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哪里?恩格斯有过论述:“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5] 漫长的劳动实践使人脱离了动物界,使人形成了意识,具有了人的本质属性,体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统一:

第一是自然属性,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生物属性。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类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则中进化成现在的形态,仍具有生物的特点,服从生命体的自然规律,受到自然界不可避免的制约。

第二是社会属性,这是人特有的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完善人的本质,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既受社会关系制约,也可以能动地改造社会。

第三是精神属性,这是人具有的高级属性。人是拥有意识的存在,人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人生成了精神生命,并且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追求着精神上的超脱与永恒。

“人需要在活动中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 [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启示我们:人的生命有多种需要、多个层次,它们共存在一个生命体内,各个部分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生命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整体。

教育既是培养人的事业,就应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循着这种理念,一种全人教育思潮于上世纪末在北美兴起。“全人”教育,其含义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整体人,其人格结构的培养不会偏向于某个维度而对其他维度听之任之。与此相应,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理念,这就是“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她对“身心灵”的含义分别进行了阐释:“身”即身体,“心”指心理,“灵”是人特有的精神。此模式秉持促进“身、心、灵”全人的发展理念,促成“身、心、灵”全人的美好。

综合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人源于自然却不止于自然,一个自然生命降临于世,历经后天环境的洗礼从而具有了社会生命,社会生命将人与动物分开,也让人产生了思想与灵性,从而具有了精神生命。所以,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存在,不是单维的自然生命亦或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而是身心灵的统一,生命的成长是身心灵的统一生长。这种统一表现为各生命形态的统一,任何片面发展的生活实践,都只会导致对整体生命的伤害,从而让生命陷入困境甚至带来生命的毁灭。生命的理想样态是身心灵的和谐,这也正是教育所要致力于达成的目标。

二、身心灵解体与身心灵错位:传统心理健康观的局限与现代科技理性的冲击

如果回顾历史再思考当下,我们会发现: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人的生命形象经历了一个由身心灵的解体到身心灵错位的过程,这是一段探讨心理健康实质的历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实践性摸索。我们要呼唤生命的身心灵回归,更要致力于生命的身心灵和谐,这是从生命视域角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义之所在。

(一)身心灵的解体——传统心理健康观映射出生命的单向度

近代以来科学理性的极度膨胀,遮蔽了人的精神价值和人存在的意义,造成个体与社会、感性与理性、生理与心理的严重分离,人的整体性丧失,人成为了“单向度的存在物”。

作为现代心理治疗的开端,弗洛伊德开辟了心理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他重视病人的潜意识,采用精神分析的手段去发现患者深层意识的病理原因,但其治疗体系从治疗的形式到理念都照搬了治疗躯体疾病的医学模式,这种科学主义的理论立场只关注了人的自然生命而将人的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從人的整合生命中排除了,导致治疗实践中既找不到真正的病因,更无法彻底治愈心理疾病。

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我们只要控制好环境,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任何类型的人。所以,心理治疗中行为主义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行为的矫正或重塑,在这里,人只不过是没有心灵也没有情感的较大的白鼠,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由意志等精神生命都被排除在人的生命之外。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从“似本能”角度理解人性,认为人性本善,人性是发展的,人性是自主的。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提倡创造良好条件使之自我得以实现,潜能得以发挥。从整合生命的角度看,“似本能”的实质主要是致力于生命的自然因素及其在良好现实影响下的成长,而忽略了生命的社会历史维度。

人的生命拥有許多向度,用人的身心灵整合生命观关照西方三大心理健康观,其心理健康主张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人的完整生命被肢解了,它们关注的只是人的生命的单向度,即未能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生命整体为根基来建立心理健康观,人的身心灵被解体。由于缺乏一种对生命的整体领悟,传统的心理健康理论无论是用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对心理咨询目标的实现都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身心灵的错位——现代科技理性导致大学生的生命陷于困顿

作为生命主体的人,永远无法摆脱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亦使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的生命状态。

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不断刺激人们去获得感官的满足。大学生过早地被卷入唯利是图、炫富攀比的社会大染缸,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现象,使他们深感方寸之心找不到寄托,他们追求无限的物质需要,却在精神世界里无家可归。

现代科技发达,传统文化失落,教育亦表现出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取向。学校片面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社会就业只注重文凭学历,生存竞争的激烈使大学生承受着空前的心理压力。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大学生由此常感精神疲惫,从而对生存意义和生命价值产生怀疑,当沉重的精神压力变得无法忍受时,便极有可能采取自杀或杀人的方式来寻求解脱。

因此,在高奏科学凯歌的时代和崇尚唯理性教育的学校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身心灵是错位的:科学的发达让他们感官的需要极易获得满足,但其身体和心灵并没有得到自由。为了学习和考试,他们放弃了到运动场锻炼的时间,也牺牲了到大自然中嬉戏的时光,他们因此眼睛近视,身体羸弱,少年老成。繁重的学习压力使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都要让位,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不会跟自己对话,不会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不关心别人,不关注社会,不知道活着是为什么,他们会陷入空前的迷茫、困惑、消沉之中,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于是当突遇一点挫折、打击时,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心理危机甚至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

三、以身心灵的和谐培植出心理健康之花

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身、心、灵的统合体。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一个多层面的存在,身心灵的全面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一)身——心理健康的基础性前提

人的生命的存在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百十来年的生命是极其有限的;在万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具有有限性和独特性,这是关于“身”的层面的教育重点。

1.认识身体,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者,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认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就要帮助他们了解生命进而对生命充满欣赏和敬畏之心。大学生虽已接近成人,但中学时期的升学压力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知之甚少。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身体的由来,有利于激发其珍惜和爱护身体的意识。从受精卵着床到胎儿成形再到呱呱坠地,母亲怀胎十月才有新生命问世。这个新生命从软弱无能到活蹦乱跳再到长大成人,其中既有自然的神奇,更有父母的艰辛。对发肤父母的身体,我们唯有珍爱,方不负这一场得自上苍馈赠的与父母的人间相遇。

2.锻炼身体,维护生命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快乐。健身是培养生命意识、维护生命存在的重要手段。缺乏锻炼的大学生,或者肥胖,或者羸弱,或者疾病缠身,容易受到同伴的歧视,由此造成自信心下降、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等问题。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学生遭遇困难时,缺乏一种“咬咬牙挺过去”的能力,根源就在于体质健康上。著名体育健将姚明认为:“我不相信,一个坚强的意志会建立在一个虚弱的躯壳上。”

3.放飞身体,享受生命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源于自然,必将归于自然。大学生要从看不见的网络上走下来,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去汲取生命的能量,去拥抱山水,聆听鸟语,去感受生命的活力,享受生命的喜悦。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人的各种烦恼随风而去,心灵归于平静,生命在希望的田野上重新出发。

在“身”的层面,心理健康是珍爱生命、维护生命、享受生命的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资料显示:有41.9%的学生“经常熬夜”,仅有3.0%的学生从不熬夜。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段的人群没有规律的睡眠时间,90后年龄段有一个共性问题是睡眠质量不高。长期熬夜会带来身体机能失调、神经衰弱,导致精神焦虑、烦躁,甚至猝死,这是已被医学界证明的事实。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长与学生心目中长期以来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运动与学习相冲突,如果运动则要去参加比赛,以夺取金牌为目的。这里可以窥见,当今学校教育不仅在培养考试机器,同时也在培养比赛机器,作为生命之撑的身体本尊俨然已被置之度外。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强首先表现在身体素质,身体不强,心和灵亦弱。对于大学生来说,身体锻炼、体育运动的本意是时候回归了,这是身心灵和谐发展的需要,亦是来自心理健康的呼唤。

(二)心——心理健康的现实性前提

人所独有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具有动物不具备的社会生命,而人同时拥有的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让人具有了心理这一高级的反映形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环境是客观现实的主要因素,它是身心灵全人概念中“心”的主要来源。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着手,揭示出人的生命存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共同存在,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的层面教育目标就是适应社会,与人为善。

1.合理认知,适应社会

认知教育的重要主题是指导学生获得科学合理的认知方式。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使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就疏于与人交往,更没有形成对人的合理认知方式。被称为“认知—行为”治疗之父的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通过研究指出,人的不合理的认知方式会带来心理困扰。所以,生命教育要让学生分清认识人与认识物的不同,学会与人交往,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形成在社会中生存、使自己立足于社會的技能。“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要重视人际关系的教育,要让大学生从只关心自己而对他人生命忽视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学会关心他人,彼此理解,真诚交流,从而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2.提高情商,与人为善

情感与人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乐观开朗的人对生活与学习怀有兴趣,愿意与人交往,稳定健康的情绪让人热爱生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富于创新。消极负性的情绪则影响到心理健康。

在情感的心理指导方面,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情绪稳定、表达有度的健康情绪理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保持愉悦的心境,约束负面情绪,用运动、娱乐、倾诉等积极方式及时排解宣泄不良情绪。

培养积极情感也是情感教育的重点。世界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说道:“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产和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因为这种积极的情感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中的关爱、生活的美好,这种感受能够转化为对他人的理解,对家庭的负责,对社会的感恩。积极情感能使人更好地享受社会活动乐趣,这种乐趣反过来又会增进人的积极情感。研究表明,乐观积极的情感与良好的学业成绩、体育成绩、日常生活、公众成就等密切相关[8]。生命教育中要培育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与品质,以积极、开放、乐观的心态对待他人与社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生命、感恩生命,勇敢、坚强地面对不完善的现实,对未来心怀美好希望。

3.磨炼意志,应对挫折

意志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人的意志力强,可以保持心理平衡、抑制行为冲动,从而维护心理健康。

意志力的强弱由意志品质的发展水平来衡量。幸福和快乐是生活的赠与,挫折和苦难也是生命的构成因素,坚强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大学生化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逆境与艰辛。对学生的意志教育中,要培养自觉性以克服盲目性,锻炼自制力以对抗冲动性,增强果断性以应对草率性,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敢于承担的人,才会用一颗坦然的心,笑对生命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心理防御机制是应对挫折的重要利器,常用的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升华、幽默、认同等,它们有助于大学生适应挫折,化解困境。生命的意志教育要积极倡导大学生自觉利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应对挫折,而压抑、逃避、攻击等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只能暂时起到平衡心理的作用,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心理变态,要教育学生尽量不用或谨慎使用。

在“心”的层面,心理健康是合理认知、与人为善、承受挫折的过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的教育辅导方面已积累诸多经验,但这些方法或经验主要用于少数异常或有症状的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恢复心理创伤、矫正不良嗜好等。其实,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成长发展中的指导。心理老师应该是学生成长中的陪伴者,发展中的引领者。合理的社会认知,积极的情绪体验,坚强的意志培养,应回归于“心”的教育。

(三)灵——心理健康的超越性前提

生活是丰富的,生命是立体的。但对于当今的中国学生来说,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只是一条升学的直线。高考前的一门心思是考大学,那么考上大学以后呢?生活目标在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因此会迷茫而痛苦。探索生命意义、坚守生命信仰便是灵性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灵性在于生命的意义追寻

灵性生命最重要的目标便是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精神生活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意义是构成精神生命的基本要素。在生命的漫漫长途中,我们不仅需要活着,更要知道“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如果“为了什么”而活着的问题没有解决,生命的意义没有凸显,个體就很容易形成强烈的虚无情绪体验。

如果将高考作为人生的分水岭,那么可以说高考前的中学生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群体,他们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但闯过独木桥抵达目的地后的大学生,暂时处于人生目标的空窗期。有的大学生开始厌恶学习,沉迷游戏;有的大学生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何在,觉得自己可以活着也可以不活,这种现象被称为“空心病”,它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极端的例子便是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说生命意义不明确是比较隐形的现状,那么生命意义的个人化是更为普遍的现实。

在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心目中,读中学是为了考大学,读大学是为了找工作,人生成功的首要标志是“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些大学生心中,个人“小我”遮蔽了社会“大我”,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只是局限于当下和个人,认为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意义指导中应注意两个定位:一是“生存性”意义与“存在性”意义并重,二是“自我性”意义与“社会性”意义并重。

生命的意义是多元的,仅考虑“生存性”却缺失“存在性”意义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仅仅因为失恋而抛弃整个世界,因为产生一点摩擦就置人于死地,诸如此类的生命事件,反映的是大学生没有获得存在的意义感。除了考试、工作、挣钱等这些功利性需要获得满足的快感,他们别无其他,生命的温暖,家人的亲情,希望的欢愉等世间的美好似乎离他们很遥远。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的最高级需要是自我实现,这成为了无数青少年的人生指导箴言。然而,自我实现必须依托社会才能达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成就,“小我”与“大我”共生共存,这才是完满人生的意义所在。生命教育中,要辅导学生认真思考权利与义务、责任与享受、个人与集体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各自占有的分量及其内在关系。

2.灵性在于生命的坚定信仰

人的生活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以理想信仰的方式来表现,灵性就是个体对某种确信真理的信仰持守。已有人生观研究发现,信仰对于人的生命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指引人的生命、给生命定向的神器:“它不但具有最大的物质价值,带给人类最大的物质利益,而且具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鼓舞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9]

有的大学生自从脱离中学升学的高压环境,进入大学后整个人便处于松弛状态,陷入一种迷失感,用游戏、酒精等来填补心中的空虚,此种危机的根源就是信仰危机。生命教育者要结合社会发展规律引导大学生了解什么是信仰,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帮助其建立合理科学的信仰系统。

3.灵性在于生命的向死而生

生是相对于死来说的,生与死犹如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死的不可逆衬托出生的可贵,如何认识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生命本身的态度,对幸福与欢乐的理解,对困难与挫折的处理。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很少去思考死亡,这可能导致部分学生随意处置宝贵的生命或对自己的生命任意挥霍。每个人出生伊始就向死亡迈进,“向死而生”是我们逃无可逃的宿命,也是每一个人正确看待生与死应有的生命理念。

关于生与死的意识需要从认识死亡、体验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来进行指导和培养:要引导学生认识死亡的必然,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迟早要面对的自然事件,无法逃避,既如此就不用焦虑,更无须惧怕;要引导学生体验死亡的意义,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正如自然界的兴盛荣衰,向我们诉说着死之平常与必然,死者无以生,只要活着就无法真正体验死,但我们可以从亲人的离世带来的悲伤中去体验死亡,从秋之落叶、春之花开等自然景物的轮回中去感悟死亡,从中激发大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的意识;要引导学生超越死亡的意识,人故有一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死亡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的灵性正在于生命具有意识性、目的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以提前筹划的形式去面对和超越死亡,以充实的生命去藐视死亡,这就要求在死亡没有到来之前活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珍惜每一秒,以生命的无憾去应对生命的有限,从容送迎必将消逝的生与终将到来的死。

在“灵”的层面,心理健康是人不断地追寻意义、执守信仰、超越当下的过程。“灵”是生命活动的一种“自我意识”,当一个人的“灵性精神生命”展现出来时,会对“身”和“心”起到一种引领作用,让我们明白“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很多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逃避,觉得活着没意思,生命处于灰色的消极状态,其原因往往是因为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丰富的精神底蕴,也就是生命没有被灵性之光照亮。

灵性层面属于精神生命,与有形的“身”、现实的“心”没有直接关联,所以,这是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最易忽略、最易遗落的内容。人的生命是身心灵的综合体,灵性生命必须回归,灵性生命教育亟待引起重视。

四、结语:身心灵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心理健康以自然生命存在为基础性前提,拥有自然生命才可能拥有一切。由此,协助大学生认知和领会“身”在生命中的基础性功能,促进其身体的成长并增进身体的健康,便成为初级的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以社会生命存在为现实性前提,人生于自然世界,却要立于现实社会。由此,协助大学生认识“心”在生命中的現实性功能,处理人际关系,增强抵抗挫折的意志力,最终帮助其适应社会环境,便成为高级的心理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以精神生命存在为超越性前提,灵性生命的存在宛如一束绚烂的光照亮整个生命世界。由此,引领大学生认识“灵”在生命中的超越性功能,感知意义,坚定信仰,超越生死,成为终极的心理健康目标。

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高度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人成为立于天地之间的万物之灵。要保证心理健康,需要身心灵各自安好且各安其位。如果不能安“身”,人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则心和灵无处安放,犹如四处漂泊的幽灵;如果不能安“心”,人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则身和灵孤独于世,犹如落难荒岛的过客;如果不能安“灵”,人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则身和心无光照耀,犹如徘徊黑暗的盲者。

让身心灵和谐统一,让人成为完整的自己,让生命之花完美绽放,这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运石.人的消解与重构——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232.

[2] 翟书涛.21世纪自杀预防及其研究展望[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41-43.

[3] 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6):97-102.

[4] 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6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9.

[8] 陈荣.教育与人生:人生哲学视域下的健康人生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174

[9] 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生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