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有效练笔,读写在碰撞中闪光

2019-09-10阮慧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2期
关键词:生活性读写结合

阮慧芳

摘要:近几年,“小练笔”已跻身于阅读教学课堂,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挖掘文本资源,找准读写训练结合点,从而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关键词:读写结合;模仿性;理解性;想象性;运用性;生活性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既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又是学生学习的范本。许多课文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也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凝聚着编写老师的一片心血。教师在认真地进行阅读教学后,再次利用课文,凭借课文的写作方法、思想内容、情感情境或语言形式等,对学生进行有“格”可仿、有感而发、有物可写的写作训练。这是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组织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呢?读写的结合点,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的实际、单元主题和课后练习来确定。我认为,学生练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模仿性练笔

模仿性练笔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如排比句式、比喻句等,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格式,进行仿写。如《匆匆》一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请你写一段话,尽量运用多种修辞,把内容写生动、写具体。

二、理解性练笔

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去丰富、转换、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能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如《老人与海鸥》中:如果你是老人遗像前的一只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请你谈一谈。

三、想象性练笔

想象性练笔就是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或是续写文章,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或理解。如《最后一头战象》中:嘎羧伫立江滩回想往事的场面十分感人,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四、运用性练笔

选取文中结构、顺序较典型的句段进行仿写,如过渡段、总分结构、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插叙、倒叙的运用。

如学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失败乃成功之母”“坚持就是胜利”等。

五、生活性练笔

生活中具体的节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观察到的现象、生活的感悟等,适时书写,用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如作文课《击鼓传花》场面描写,抓住同学的动作、我的心理写具体。过中秋节时,让学生描写一下中秋节的场面。

随文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是阅读与写作之间一座无痕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把随文练笔的训练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能尽快进入习作的自由王国,能够意到笔随,充分享受习作的自由与乐趣著名学者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的,学习语文,无捷径可走,只有大量的读写,有效练笔,读写就能在碰撞中闪光!

参考文献:

[1] http://www.muzhijy.com/e/wap/show.php?classid=1314&id=2414 18&cpage=1&cid=765&bclassid=0《隨文练笔,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桥梁》一文。

[2]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SA1p5xrb8hA_pYA47RGWFHk F3pLX40DjaDVjCs6WymocDmndKc3Yo9im336DhMhsvudPFgvnljwt6CKnL0q9D66tWtgStswNmJSM7oN3VL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练笔的几点尝试》一文。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坡头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生活性读写结合
浅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策略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