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创新性研究

2019-09-10李丹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在学生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互联网模式下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现在学校教师研究的重要话题。研究互联网和教育方式的结合,就要先了解清楚互联网会对学生产生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和环境。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对道德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学生勤劳善良的好品质。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使用,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存在着,再加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存在的弊端,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很慢。因此在“互联网”模式下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在思想教育方面和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实现新型的教育模式,才能更好的提高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 “互联网+”的影响

“互联网+”指得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各种网络信息,多媒体等方面的总称,包括手机,新闻媒体,网络等多个方面。互联网信息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信快,沟通性强,信息量大等优势。互联网的缺点就是随着学生手机的使用,各种无用信息的增多,加上高校学生自控能力不高,上网时间的增加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思考时间大大下降,大量的无用信息使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学生对有用信息的辨别力度也不够。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加强引导学生对互联网的正确使用。

2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变

2.1 丰富了课堂教育内容

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以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式单一的模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从新闻网站,网络宣传等角度对课堂知识进行探讨,鼓励學生对课堂教育的参与。通过以重要主题为背景创建的教育网站,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不一样的课堂。同时教师可以整合当下的时事政治的重点知识加入到课堂教育中去,补充教学知识的不足,使上课内容更全面,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重要课题进行宣传,实现学生上课和课后学习时间的充分利用,进一步创建一个积极健康的互联网课堂。

2.2 改变了教学方式

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校园中大力弘扬优秀精神品质,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手机等形式,把理论知识,校园发展,思想政治的知识通过图片等形式每天向学生发送,可以帮助所有学生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通过互联网的公开性,把党的好政策,对学校和学生的帮助等信息进行公开宣传,有利于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教育变成引导学生自己了解知识,极大的改变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参与进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教育效果更好的课堂。

2.3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冲击着课堂知识,再加上教师家长对学生流行的行为方式的不理解,所以很多时候家长教师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引导教育。在学生方面,互联网媒体在带来大量的信息的同时,又会有许多错误的思想的存在。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握教育方向,这是教师在互联网模式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大挑战。

3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策略

3.1 思想教育内容的丰富创新

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提高对互联网媒体技术的掌握,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了解学生中的流行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调整学生思想状态,通过互联网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确保思想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把单一的课堂教育变成教师对学生多角度的引导教育。

3.2 更全面的思想教育氛围

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使教师和家长更容易互相沟通,使教师对学生课后的情况掌握也会更全面,家长也可以通过老师了解学生日常动态,可以有效加强家庭教育,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学生。同时学校也可以和社区等地进行交流,实现在实践中达到思想教育的效果,通过学校和社区人员共同商议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

3.3 利用互联网开展实践活动

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使用互联网,学生会接触到多样的理论知识,所以加强互联网和实践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把握正确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另一方面,学生长期的接触互联网媒体,很容易学生养成对手机的依赖,走出课堂能更好的让学生放下手机。

4 总结

在“互联网”模式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想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实现是职高院校教育的一大挑战。需要教师对新媒体技术进行了解,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掌握学生思想的变化,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同时利用互联网使教师和家长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通过对院校学生的全方位引导教育,实现有效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燕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D].苏州大学,2010.

[2] 吴修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 邹丹.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J].才智,2019(20).

作者简介:李丹(1984-),女,湖南益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