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篇分析系统下对四十年代的人的意识形态特点研究

2019-09-10曾杨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

曾杨

摘要:在此论文之前,已经有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做过关于各代际之间的交流研究,也有关于出生于各个不同年代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特点的研究。从90年代起,就有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索研究不同代际之间的异同点,但是对于出生在1929-1945年间的人们的语篇系统的研究还留有很大的空白。所以在此文中,为了弥补这个空白,我将运用Scollons语篇分析系统理论对出生于1929-1945年间的人们从意识形态、社会化适应、语篇形式和面子系统四个方面进行语篇分析。通过此文,我们将会对在1929-1945这个年代出生的人的语篇形式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能更加熟知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方式。

关键词:代别语篇;面子系统;社会化适应;意识形态;语篇形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6-0043-02

无论是在语言学的范畴中,还是在社会学的范畴里,有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课题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所以本文所做的研究具有十分巨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语篇形式的不同,会造成人们的交际障碍,并且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来自不同背景的代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必须通过相互理解对方的语篇形式和代别背景才能尽量使文化得到顺利交流。在此文中,通过运用Scollons对意识形态、面子系统、语篇形式和社会化适应四个方面的理论来分析探索1929-1945年间出生的人的不同的语篇表现形式。

文章的结构如下:(1)文章将会简要介绍语篇系统的组成方式;(2)其次本文会对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对在1929-1945年间出生的人们的语篇系统进行比较;(3)最后本文会对文章的主体部分进行简短的概括与总结。

1 研究的内容

1.1 Scollons的语篇方式

语篇系统是指最宽泛意义上的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无法交流,但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文化与文化之间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沟通,这说明了所有的交流都是人际间的交流。

1.2 Scollons 语篇系统的四个要素

1.2.1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人们最熟悉的研究文化的方式,通过宗教、世界观与历史信仰,人们形成的意识形态会对他们的面子系统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反映了群体成员的世界观和对历史的态度,并且,一个人所信仰的宗教与他所拥有的信仰是基本一致的。

1.2.2 社会化适应

社会化适应主要涉及教育、文化适应与文化同化方面。在文化适应方面,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非正式的方法习得教育,被称为第一社会化适应;第二种是通过正式的与系统的方式习得教育,被称为第二社会化适应。在文化同化方面,主要是指被迫地接受它文化而忘掉或抛弃己文化的过程,这一点是非常悲哀的。

1.2.3 语篇形式

Scollons将语篇形式分为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语言功能,第二个则是非语言交际。语言功能包括了信息关系等,而非语言交际则包含了体态语和时间概念等内容。人们所产生的不同的语言代表了他们的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宗教和信仰等各方面的不同。

1.2.4 面子系统

面子系统主要阐述了人们对等级观念的看法,它包括了亲戚关系、自我的概念、圈内圈外和社区与社会的概念。亲戚关系往往强调人们拥有共同的祖先。

2 意识形态

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角度来说,这一代人的行动方式以集体主义为主。在1929-1945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遭遇了战争的摧残,使他们在穷苦的年代内心会产生某种寄托,行动方式具有集体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形成的。因为他们大多数是集体主义,所以他们睡觉的时候一起睡上下铺,吃饭的时候一起吃大锅饭,所做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

儒家思想从他们小时候起就熏陶这一代的人要吃苦耐劳,遵守仁义礼智信和三纲五常的价值观。所以在战争的背景下,他们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养成了节俭等优良的生活品质。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儒家思想的熏陶驱使着他们的行动,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儒家思想来做人做事,所以产生了这一代人意识形态的特点。在那时候,人们大多都信仰儒家思想,它让人们养成了这种节俭、尊老爱幼的性格,并且尊崇仁义、礼貌、宽恕、忠诚、孝敬长辈等价值观与世界观。这一代人特别讲究信用,说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据我的爷爷回忆,他之前和他的战友兄弟们在十年前约好去井冈山旅行,结果到了约定的那一天,无一人缺席, 所有战友都按时来到山脚下。这不仅是那个年代的革命情怀,更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信”。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说,由于军人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与他人有很大的不同,据我爷爷回忆,他的父亲在战场上永远都是冲在前锋,因为拥有爱国的情怀,他愿意为他的队友、他的祖国奉献自己的整个生命。他们的集体主义表现在他们将自己与身边的人定义为一整个团体,是“大家”的表现。他们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睡一间寝室的上下铺,一起出征,一起战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于集体的利益,他们不会让任何一个队友落单,但是在关键时刻也会为了“大家”而舍“小家”。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当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共产主义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形式,它反映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 热爱奉献。除此之外,这一代人对于他人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他们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大家庭”。

从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在那个年代,人们大多数都有重男轻女的倾向。以我的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为例,她当时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孩,但是她的丈夫和公婆并不滿意,并且强迫她再生一胎。孩子出生后,仍然还是女孩。于是她的丈夫和公婆对她大打出手,不给她饭吃,也不给她衣服穿,甚至还要把她赶出家门,说她是“没用的东西”,“不会繁衍后代的废物”。但是在我们家,情况却完全相反。我的奶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她对他们的爱是平等的。并且奶奶有四个孙子,其中只有我一个是女孩,但是爷爷奶奶最喜欢的却是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奶奶受过正式的教育,她曾在正式的学校上过学,追求公平正义的处事方式。

3 結语

本文运用了Scollons的理论分析了出生于1929-1945年间的人们的语篇系统,分析了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因为人人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巨大又复杂的系统,所以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面子系统、语篇形式、意识形态和社会化适应这几个方面来展示。也因为人们之间的背景各不相同,所以交流方式难免会有差异,所以才会产生代沟。人们之间的交流之所以会产生代沟、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人们在与他人交谈中总是以自己的语篇系统为主的,并相信他人都能够理解自己的语篇系统,却不设身处地去思考他人的语篇系统。所以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了解不同背景下的语篇系统,从而促成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Baldwin & Hunt 272; Barnet & Lee 275;Samovar & Porter 313; Samovar, Porter & Jain 273.

[2]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Ron Scollon and Suzanne Wong Scollon.

[3] Kim, Y.Y. “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London:Sage,2001.Print.

[4] Samovar, A, Larry & Porter, E, Richar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Belmont, CA:Wadsworth,  1991:313-315.Print.---.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81:273-274. Print.

[5] Scollon Ron,Scollon Suzanne Wo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Blackwell Publishers, 1995. Print.

[6] Yum,J“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Interpersonal Relati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
官方微博舆论引导方式探究
刍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及危害
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审视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