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逻辑、实践问题及对策

2019-09-10旷艳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

旷艳

摘要:教育扶贫作为我国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真正实现脱贫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曾指出: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在思想上让孩子摆脱贫困机制,通过教育精准扶贫,进行精准管理、精准帮扶,从而打破面子工程的建设,从教育上进行脱贫根源的拔除。但是在教育进准扶贫这一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不论是执行力度,还是实施政策、实施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精准计划,精准落实,那么,如何做到教育进准扶贫的质性发展?如何实现精准扶贫?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所在。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价值逻辑;问题与对策

教育可以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在,良好的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地技术支持、人才输出,同时也是国建富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教育精准扶贫这一政策的落实而言,《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关于实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见》等国家政策无不清晰展示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基础性、根本性,为此,我们一定要坚实这一政策的落实,通过科学化教育价值逻辑分析,进行实践问题的探究,在问题的交流解决中实践策略计划落实,让教育成为贫困脱贫路径中的一种。

1 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逻辑

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困乏,俗话说的好: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真正贫困的思想的宽泛,只有我们思想得到价值的升华才能从根源上摆脱贫困因子,教育作为思想提升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的提升,同时也是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传递的根本路径,在精准扶贫这一工作的开展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深入教育本质,在科学化教育思想的深化中实现人们价值、理念等内容的提升,让教育成为脱贫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贫困学生健康的成长发展,通过教育力量优化贫困人口流动,阻断代际式的贫困传递,让贫困人员在精准扶贫中从输血转变为造血,从而优化社会的发展,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功效。

2 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问题

对于教育精准扶贫而言,要想实现教育扶贫的实际性发展,让人们不论是思想还是行为得到全面化的提升,如何做到精准便是基础所在,就目前而言,我们依然会看到,教育帮扶不到位的现象,有很多地方依然存在面子工程,对扶贫对象的筛选也只是片面性的一个过场形式,不仅无法实现贫困人口的教育帮扶,也会产生资源不平衡的问题现象,同时在教育精准扶贫中人们对贫困这一理解存在误差,倘若仅仅依靠单方面的力量进行教育精准扶贫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无法实现教育脱贫的这一计划,同时也不利于人们健康教育观念的形成,为此,我们要创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扶贫机制,从而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质性发展,让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3 教育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3.1 开展多元主体参与制度,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执行力

在精准教育扶贫这一政策的落实中,为有效实现教育精准帮扶,帮助人们摆脱学习障碍、思想障碍,我们可以进行多元主体参与制度的建设,在户籍、学籍档案等信息管理中进行精准教育帮扶筛选,同时结合因村派人的制度进行实地考察、实际问题分析,通过这一多元主体参与制度的建设,使得教育精准扶贫落实到实地,在分工协作、交流机制完善的过程中实现智慧教育帮扶,这样既可以找准教育帮扶对象,也可以发挥教育的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对扶贫工作进行积极参与,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重视自己的责任所在,在充分了解学校信息,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帮助教育扶贫做最后的助推力,从而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的执行力度。

3.2 利用互联网手段,有效破除精准教育扶贫的贫困观念

在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教育精准扶贫这一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时代型的格局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教育精准扶贫网站,在这一网站中我可以就扶贫地区进行政策建设公布,同时也可以让扶贫对象在这一网站上就教育问题展开留言在这一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从思想上让人们摆脱贫困观念,为教育精准扶贫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一网站进行相关学者、社会组织人员等进行教育扶贫计划网络论坛建设、教育扶贫公共群建设,在这一共同的参与中增强教育脱贫的自信心,从而实现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可以在这一教育扶贫网站上进行扶贫教育新的共享,在这一资源的交流中呼吁更多的人们加入到扶贫计划,从而助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中为教育降准扶贫进行落实到位,最终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计划的顺利开展,在积极的推广活动中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脱贫实践的发展提供质性的发展前提。

4 结语

对于精准教育扶贫这一政策的落实而言,我们不仅要从价值进行分析,还要着手与实际问题的探讨,从而结合多元主体参与制度的建设以及互联网手段的运用使得这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让人们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从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任友群,冯仰存,徐峰.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教育扶贫的行动方向与对策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04).

[2] 武赛赛,曹荣梦,李双玉.“精准扶贫”视角下教育扶贫现状、价值逻辑、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10).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思路与对策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浅析公路施工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