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底蕴渗透策略探究

2019-09-10閤明强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底蕴古诗词初中语文

閤明强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精髓,积淀了民族的智慧、品格和素养,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古诗词教学是一种人文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为根本出发点,在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人文底蕴

古诗词具有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特点,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该回归到人文教育的本位,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往往重翻译和背诵,忽视了对文章内涵的深思和对古诗词的鉴赏,使富有文学感染力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失去了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底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 加强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

在进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时,教师只有对古诗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详细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古诗词。而古诗词的语言特点精炼含蓄,跳跃性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从古诗词的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

例如,在进行《春望》教学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诗人杜甫的基本信息,描述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杜甫不顾自己安危投奔唐肃宗,本想有一番作为,结果被俘,过了半年囚徒生活,后写下不朽的五律《春望》。通过对诗词的背景分析确定了其感情基调,使学生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诗词,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作者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2 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探究人文底蕴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沉淀知识、学会鉴赏和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古诗词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探究其中包涵的人文底蕴。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和整合古诗词的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微课,将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画或视频动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在表演中体会古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例如,在进行《观沧海》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们认为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同学们进行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总结,展示曹操的画像和“政治家、军事家、奸雄、诗人”等字样,使学生对《观沧海》的作者有深入的了解,随后播放配乐诗朗诵,并配合大海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体会诗人宏伟的抱负和宽广的胸襟,以及本诗所表现的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立志成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

3 在诵读中积淀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反复诵读古诗词的重要性。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重复多遍的朗读,增强学生的语感,引领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整首诗的知识和情感积累,真正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在学生诵读古诗词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诗词的平仄、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进而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融入角色,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古诗词的感染力。

例如,在进行李白的《行路难》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进行朗诵比赛,通过反复地诵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会诗人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使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如此的自信和执着。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或者课外搜集的李白的诗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充分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诗词内涵。

总而言之,人文底蕴的内涵包括人格、意志、情感等方面,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智慧,既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能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古诗文的鉴赏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诵读,从而积淀其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陈超.浅谈初中古诗词赏析中人文底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

[2] 刘涛.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究[J].高考,2019(08).

(作者單位: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人文底蕴古诗词初中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猜诗词
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创新
落实“文化基础”改变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