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疼痛护理在手外伤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19-09-10芮妍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19年7期

芮妍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疼痛护理模式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其中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疼痛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术后患者使用个体化疼痛护理模式效果明显,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键词】人性化疼痛护理;手外伤;疼痛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19)13-0082-01

手外伤在急性创伤类型中比较普遍,在外科急诊中占据的比例也逐步增加,手外伤主要表现为手部骨折、手部神经或皮肤收到损坏或手部肌腱受到创伤等,术后患者的手部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治疗及护理水平,本文对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进行了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成两个组别,每组各为75例。其中参照组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为22至56岁,平均年龄为(39.8±7.6)岁,其中右手损伤51例、左手损伤24例;实验组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为23至57岁,平均年龄为(40.11±7.89)岁,其中右手损伤54例、左手损伤21例。比照后发现,两个组别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明确告知患者手术方式;对患者的病情随时监测,如有异常马上处理;术后按照医生嘱咐,正确用药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疼痛护理,具体方法为:术前,将术中会发生的疼痛情况详细告诉患者,包括疼痛的原因、程度和预防方法等,让患者对疼痛知识充分掌握,减轻术中紧张感。术后,护士向患者讲解疼痛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手术、创伤、痛感三者间关联,减少患者的压力和不安感;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并做记录,如果患者承受不住应立即进行止痛措施;和患者沟通时,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详细聆听、解答患者的倾诉和疑虑,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缓解患者不安心理,移患者注意力,增加患者安全感;术后患者所处的环境要保持干净、舒适,在温度适宜、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良好的环境对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避免使用患手,适当的对患手上肢进行按摩,可以防止肿胀,缓解痛感,促进血液循环。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疼痛改善情况(以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评估)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21.0 软件对手外伤术后患者使用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显现,通过卡方实行验算,计量资料用±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備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疼痛状况均有所减轻,实验组疼痛分数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手外伤发生率较高,术后痛感也非常强烈,据相关资料统计,患者术后三天内产生痛感的发生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特别是晚间时段,患者的痛感尤为明显,对患者的睡眠和情绪都造成了影响,对于伤情的恢复十分不利。强烈的痛感会给患者的精神上和身体上带来双重打击,患者会产生焦躁不安和抑郁心理,负面心理情绪更加不利于病情好转,为了减轻患者的痛感,提升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对疼痛的临床护理显得尤为必要。在个体化疼痛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安慰疏导,改变了患者的不安情绪,使患者的痛感减轻,同时也稳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环境护理让患者得到有效休息,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经研究表明,系统、正规的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于手外伤术后患者来说,不但能够加强患者对疼痛知识的认识度,还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状况,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效果都非常满意。

综上,个体化疼痛护理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具有积极作用,不但可以降低术后疼痛感,加快疾病康复速度,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丽萍.舒适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减轻疼痛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 35(10):2233-2234.

[2]孙会.疼痛管理在手外伤患者围手术期镇痛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 31(12):1841-1842.

[3]冯奕英,冯彩玲,张旭文.优质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 11(12):1034-1035.

[4]暴艳秋.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5, 34(30):144-145,151.

[5]关崇智,王丽波.舒适护理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减轻疼痛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 22(6):135-136.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手足外科 江苏 太仓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