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价值

2019-09-10付维松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学价值

付维松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背景和发展时代的反映,学好高中历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能够培养其形成优秀的文学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强化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价值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文学;高中历史;中古古代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8-01

前言: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文学作品和中国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历史名著,其本身也是非常出名的文学作品。为此,在对历史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引入,例如:添加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诗歌、散文和戏剧作品等等,这样能够进一步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还提升了整体课堂的诗意韵味。为此,相关人员应该对其给予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1.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的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虽然历史本身在内容上含有很多故事的成分,富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学生就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一长,其很容易降低对于高中历史学习的乐趣。而相比较而言,文学在逻辑结构和想象力上都更为丰富,其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用比较丰富的形容词来对当时的城市发展特点进行简要描述,学生就很难从思想上进行渗透,而这时,我们可以引用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等,让学生对于当时的“市”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其中关于市的布局和特点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认知,进而其可以对当时的制度和政策,对该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联系和把握。而且这些诗词本身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诗词,通过对它们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进而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1]。

2.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将相关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更要能够通过历史知识的教育和熏陶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为此,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文学,能够充分拉近诗词和课堂之间的距离,强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讲解隋唐的科举制度的过程中,唐代诗人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诗句能够充分且生动地描述了唐代中进食之后春风得意的心情,能够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科举考试的艰难,进而便于学生更好地感同身受。通过历史和文学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过去与当下进行对比,获得更多的感受,这样其在生活中,也能够增加更多的知识储备,形成系统的时代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后期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3.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化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对相关历史知识背景的渗透和掌握。但是我们知道历史背景多种多样,学生如果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课本内容的反复阅读和记忆,其很容易对相关的知识点记得混淆,这样就会提升了教学难度,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失去兴趣。而如果将文化知识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就可以進一步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掌握相关的知识时就能够更轻松一些。例如:我们可以将陶渊明的很多田园意向的诗词进行展现,进而突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进而使其产生了较为消极的避世态度,学生不仅可以对高中和初中课本相关的知识进行更为准确的背景深入,还能够加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3]。

4.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很多历史故事都让人触动心弦,然而,很多文字上的陈述是很难将史实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的,通过文学作品的引入,能够进一步将历史教学的目标进行传递,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好明理志义,能够更好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例如:屈原的《离骚》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或者杜甫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或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诗句都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具有较强的渲染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产生共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5.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深入,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的人文素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化以及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等等,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相关人员要能够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充分将其中的积极价值给予有效的应用,并对应用和结合的方法和措施上给予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参考文献:

[1]缪亚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7(08):69.

[2]张桂萍,陈云.诗意陪伴的历史课堂——文学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作用[J].生活教育,2014(S2):174.

[3]曾伊钦.高中历史教学结合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文学价值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文学小说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