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2019-09-10俞峰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探究教学情境

俞峰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的基础课程,强调学生是行为的主体。而科学探究又是这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亮点。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质疑析疑、自主探究、交流评价等几个方面浅谈了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做法。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教学情境;分析起疑;实践探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71-01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1 以情境促兴趣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究能力培养的关键。

例如,在学习“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之前,让学生先看一段《火烧赤壁》的视频,之后马上设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真的是诸葛亮借来的吗”学生在视觉的震撼之余,对新课内容有了很强的求知欲。在学习‘旧食”这节内容之前,老师先给学生们讲一些有关日食的传说,如中国的“天狗蚀日”,从而给日食蒙上神秘的色彩。在讲“水的浮力”时,可设计如下情境:有不少人曾经被江河湖海所吞没,但在死海,人为什么又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面上看报呢?你见过煮汤圆或水饺的情景吗?当汤圆或水饺刚放人水中时,会沉入锅底,而当汤圆或水饺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巨轮能在大海航行?一这些問题使学生非常疑惑,打破了学生的心里平衡。在学生探究心切的情景下,展开对“水的浮力”知识的探究,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1.2 引领问题解决,启发探究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创造思维、发展求异思维的源泉。正是怀疑和问题激励学生去学习、观察、实践和发展知识。因此教师在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后,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类推等手段,不断地提出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和探究,从而可以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了物质的密度、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后,教师可以把这几块内容整合,让学生设计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问题一提出学生都跃跃欲试。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天平称出质量,量筒量出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有学生认为可以直接用密度计测密度。还有学生认为可以用压强计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然后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出密度。甚至有学生想到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测密度。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并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如,在讲到《金属的活动性》时,如果教师仅告诉学生金属的活动顺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到实验室中经过动手实验,以填空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重视过程评价.深化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的改革呼唤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因此,书面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还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交流与评价除了有教师进行外,还要广泛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组评的形式。

例如,在讲完物质的转化与材料的利用后,让学生进行如下探究:怎样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学生马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

(1)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2)将铜加热转化为氧化铜,然后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3)将铜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铜,然后将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最后利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以上方案在原料的利用率、经济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展开讨论,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形式,并最后确定方案(2)最优。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又从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走进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培养了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总之,探究是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的并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创造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究科学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概念,进而养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2]李永红·化学课程变化的主旋律——探究·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3]尹红藻,毕华林·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4]郑长龙·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实践探究教学情境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紧扣“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