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时代体育记者角色的转换与定位

2019-09-10马明玉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马明玉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的体育记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必须跟上潮流,做出改变,进行角色的转换与定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体育记者;角色的转换与定位

一、新媒体时代对体育记者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的表现

提起新媒体,不得不说一下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交流方式比较单一,只有报纸、收音机、电视这几样,而且传播条件有限,范围比较狭窄。但是新媒体就不同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基本上实现了全球传播。新闻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都是它的传播途径。用手机或者电脑都能够接收到所需信息,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把信息传播出去,并且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是非常方便的。它的时效性较强,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图片,让人们理解起来更准确,更身临其境。

(二)机敏的随机应变能力

新媒体传播效率非常高,往往在事情发生时就可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體育运动与赛事更是一个非常注重真实和时效的活动。可能在你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动作或事情就发生了,有时甚至不会给你机会和时间去斟酌报道用词,组织句子,你需要在那一瞬间就要播出与之相对应的信息,还不能平铺直叙,需要带些文采,让观众们愿意听,愿意看。所以,这就考验体育记者机敏的随机应变能力。如果这个能力不够的话,可能会在直播或者报道时,影响人们对这个媒体的看法。而且,如果有机敏的随机应变能力的话,对你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有着无可比拟的益处。

(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一个人受益无穷。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践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一名体育记者,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体育记者,要有一个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为你的每条报道、每个信息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能臆想、不能虚构,更不能胡编乱造,要客观、公正地,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报道每个体育活动。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给出差的评价,这违背了一个体育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辜负了广大受众的信任。作为一个体育记者,应该有崇高的使命感,要让受众看到、听到最真实的报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一个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于新媒体时代体育记者的角色转换与定位

(一)新媒体时代体育记者从幕后到台前

作为一名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不再是体育事项发生后,在幕后编辑文字,用自己的笔为大家描绘一场壮大的赛事,而是转战到屏幕前,与赛事发生的同时,向受众解说、讲解比赛事项及精彩瞬间。这是一个十分鲜明的角色转换。可能刚开始人们不太适应,但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必须尽快地应用这种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使受众更了解体育赛事,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壮大。这个过程可能会使很多体育记者感到不适应,但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工作,更有成效地工作,就必须克服这些不适应。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体育记者是受众的触角

现实生活中,因种种原因很多人都没有机会去现场观看比赛,特别是一些重大的体育比赛。所以,人们要想观看并了解这场赛事的话,就要通过体育记者了。体育记者应该是受众的触角,是受众的眼睛和耳朵,在现场去感受这个比赛,然后用真实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把它描述给赛场外的受众。这是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并不是一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成为一名体育记者,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新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应该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把重要的信息都真实地告诉受众,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扭曲事实。所以,体育记者们要做明亮的、真诚的、公正的受众触角。

三、结语

时代在变迁,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每种新闻媒体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体育记者作为众多类型记者中的一种,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如果不能很快地适应并跟上潮流的话,也会被时代多淘汰。但我相信,若体育记者能做好角色的转换与定位,就能够很快很好地完成报道工作,做一个优秀的新媒体工作者,做—个优秀的新媒体体育记者。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动画在傩戏艺术中的应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