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及生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2019-09-10何佳嘉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生活习惯新媒体时代

何佳嘉

摘要:本文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对国内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观察、研究和生活习惯的分析,具体到对无锡市儿童居民生活习惯和体育行为的调查与分析,对改善不良习惯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改善儿童青少年体质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体质健康:生活习惯

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便利性提高是当前学生体质下降的关键原因。但是,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对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青少年时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生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年以后的健康状态。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培养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快速和不平衡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无锡市儿童青少年生活习惯和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在新媒体时代下,为该地区进一步改善儿童青少年体质提供科学指导。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生活习惯的概念界定

(一)体质

体质是指由先天遗传和后天适应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身体的功能、形态上的特征。遗传基因由父辈给定,个体一生无法更改,对于体质的影响,属于先天注定。周围环境会对体质造成影响,属于后天因素,随着时间推移,体质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因此,儿童青少年体质一方面由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另一方面则由后天的成长环境塑造而成,在关注儿童青少年体质发展先天遗传、优生优育的同时,亦不可忽视后天环境的影响。

(二)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身心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随年龄增长,个体距离完好的健康状态越来越远;威胁健康的自主或受迫行为越来越多,以及环境的恶化会使得个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变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心理健康干预的长期缺乏,又会使得个体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危险的边缘。个体只有注意控制危害健康的高危行为,加强对受污染环境的自我防护,面对压力学会合理释放、自我疏导,才能降低疾病及死亡的发生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保持始终如一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活习惯

我国学者将“生活习惯”这一概念定义为:个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活动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随着个人成长逐步形成,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活习惯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生活习惯一旦形成,将会影响个人生活中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即早起早睡、按时休息、劳逸结合、营养均衡、有氧运动、规律健身、积极乐观等。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及生活习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新媒体时代,可选择的产品多种多样,需要找到优质的产品才能符合家庭教育的需求,在此环境下,我国学者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生活习惯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了突破性发展,大部分研究把体质健康薄弱归因于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为逐步推进全民健康事业,党和政府不断改进理念、完善政策,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工作,以测试结果来督促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1985年至今,我国已经对20多个少数民族,涉及31个省市,进行了33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别于1985、1991、1995、2000、2005、2010、2014年前后七次建立、更新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数据库。从最近三次(2005、2010、2014年)体质调查结果来看,相比2005年,201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持续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人群大大减少,肥胖和超重人群不断增多;体能指标在大部分年龄段都有下降的趋势,如肺活量(体质健康的核心指标)呈现连年持续下降趋势,在高年龄段群体中尤为明显。总体来看,我国在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领域的空缺已得到弥补和改善,但由于过去对体质测试开展情况监管工作力度的不够,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少,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好在人们的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增强,国家、社会、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也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生活习惯方面,王继红、虞丽娟共同研究发现:个体饮食习惯、精神状况、社会压力、健康行为与身体的体脂率存在相关性;程兰等研究体育锻炼、视频行为、做家庭作业时间和超重、肥胖的关联性后指出:体育锻炼时间小于1小时、视频行为大于1小时、做家庭作业时间大于2小时群体肥胖检出率较高。

(二)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就组织部分学校开展了体质健康监测,为了提高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美国将体质科研的开展和儿童青少年的综合健康状况、学校体育课设置、社会健身培训等融在一起,以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当前,美国儿童青少年中有三分之一属于肥胖或超重人群,营养失衡如此严重的同时,也给美国儿童青少年未来健康埋下祸根。尽管美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完善、体质健康检测系统先进、人们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意识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就一定处于长期正向发展趋势,如不加以合理引导,同样会威胁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状况。

日本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日本对儿童青少年测试工作做得早、做得细,且测量仪器也更为先进。从1964年开始,每年进行统一的体质测定,测试年龄范围逐渐扩大,并且要求测试结果由文部省向全国公布。如今,日本对全国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体质测定,并将测定结果公开向全国发布。日本中小学学生的体育课本上都附印着全国各年龄组的体力标准平均值,便于比较、判定自身体质的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计划,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德国在1912年就十分重视国民体质,于1920年拿出了高额的预算,只是为了国民能拥有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1961年联邦政府提高了对体育场所建筑经费的投入,只为改善人民的身体健康,并且要求各州政府在公众体育场所建设规划和措施中提高预算额,“黄金计划”在全国的体育建设中大力发展,并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完善此计划,进一步将“黄金计划”普及至德国百姓中。

国外在体质健康与生活习惯研究方面,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变化已被公认为是造成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专家对生活习惯研究较多的主要为社会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且大部分研究多采用描述性分析的调查类研究。

一项针对80至90年代期间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综述显示:11个发达国家都呈现心肺功能迅速下滑的趋势,尤其女生、高年龄段学生下滑趨势更为显著。导致儿童青少年心肺功能下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新媒体时代,信息化背景下屏前久坐时间增长,致使处于发育敏感时期的儿童青少年运动量降低、体内脂肪消耗量减少、体脂率上升,心肺功能相关组织系统因长期处于较低体力活动水平而得不到刺激,长此以往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及不良心肺功能病症的产生。Tremblay等对全球15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新西兰和莫萨比克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相比欧洲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要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新西兰和莫萨比克的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比例高。

三、新媒体时代下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及生活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无锡市3-11岁儿童(其中男生300人、女生300人),以3-5岁、6-8岁、9-11岁为三个标准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登陆知网以及Sciencedirect、Pubmed和Google Scholar等外文数据库全面、客观掌握新媒体时代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体质健康研究现状及进展,然后进行国民体质监测统一问卷调查研究。

(三)研究结果

儿童青少年动静态活动时间统计表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政府、学校与家庭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健康教育,政府部门应增大体育经费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场所以及社区体育锻炼设施;家长应带头放下手机、走向户外,带领孩子锻炼身体,积极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生活习惯新媒体时代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一日三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