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明理思辨课堂

2019-09-10郑得星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郑得星

摘要:为了适应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必须实现深度学习与高效化学习方式的结合,实现小学生数学素质的综合性发展,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深度学习策略的构建,可以激发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思考,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这需要健全课堂文化建设机制,引发学生就一些复杂的问题展开思考,充分落实好现阶段的学科实践活动,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57-01

1.小学数学教学的常见问题

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但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体系尚不健全,这对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但在实践教学中,受到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很多学生并不能学到良好的数学知识及技能,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辨析力、创造力及思考力.但有些教师依旧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沉淀学生的学科素养。

目前来看,有些小学生对数学严重缺乏自信,在面对困难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的畏难情绪,其合作思考能力较差,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较差。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如果教师缺乏科学性的教学思维及方法,将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及人生价值观。

2.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2.1 良好的课堂教学文化

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文化,通过对融洽性课堂文化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信、放松的学习。这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學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平台。通过对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的营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习安全感,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价值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实现相关知识的交流学习,有利于为学生构建和谐、民主、安全的课堂文化氛围。

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保持教师环境的美化,与学生形成融洽性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愉悦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凸显学校的核心教育观,构建学生团队的学习文化、质疑文化,实现教学团队的和谐性发展。

2.2 问题的思考与合作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及合作学习方法,通过对各类教学问题的结合,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在一系列的挑战性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应用科学的数学方法,科学性的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理解数学教材,进行课堂情景的创设,进行教学问题的创设,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组织。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的知识探究环境,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实现自主合作学习与深入学习的结合,实现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究。

这也需要教师应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设计,相比于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素质更高,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及动手操作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深入贯彻明理探法理念。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素质,针对这一年级的学生,需要激发其自主探究的欲望,引导这类学生展开合作式学习,实现这类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增强。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深度学习要与教学流程相挂钩,小学数学一般氛围练习课、复习课及新教授课。在深度性学习活动的构建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动力出发,实现数学课堂文化的融入,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及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模仿、表达等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素质,进行课后习题辅导理念的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

小学数学主要涉及到代数领域、空间领域、图形领域、概率领域等,在这些领域的交错性教学过程中,需要保障各个教学模块的循序渐进性,在不同的教学时期调整相应的教学结构。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习内容与颗星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比如在数与代数课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及规则的形成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建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实现学生综合数学素质的增强。又如在空间与图形课例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观察与操作的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让学生理解数学推理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实现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

2.3 立足实践教学活动

为了适应现阶段数学实践教学工作的要求,教师要深化现阶段课程改革思想,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展开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践的课时,保障各个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实现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深度性学习活动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应用新型的学科综合实践理念,保障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数学活动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不同模块的学习内容及活动情景,教师要针对教材实际,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数学实践教学中,需要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合理表达自己对于活动的真实感受,这需要教师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活动方案的正确性调整。

3.结语

在深入性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季节变化情况、单元学习情况等设计相应的主体实践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在验证、知识构建、知识认知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及魅力,实现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建英.学习评价:省思与改革——以我校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改革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7(01).

[2]贾春.注重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小学数学教学[J].江西教育.2016(33).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深度学习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