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适合小班幼儿科学饮水环境的实践研究

2019-09-10全国英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饮水杯子小班

全国英

摘要:正确的饮水习惯,是小班幼儿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作者在幼儿饮水区域环境的创设上,用递进式的“八步法”,将“科学饮水”有机地融入到幼儿在园生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科学饮水;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011-01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儿童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的目标之一,是“愿意饮用自开水,不贪喝饮料。”正确的饮水习惯,是小班幼儿规范养成的重要内容。

小班幼儿往往因饮水量不足,导致皮肤干燥、小便减少、上火、流鼻血等现象,进而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究其原因,一是幼儿不清楚水对身体的帮助和缺水的害处,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意识地补充水分。二是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三是部分幼儿喜欢喝饮料,没有养成喝自开水的习惯。

幼儿园班级环境是幼儿隐形的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针对小班幼儿特殊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我在幼儿饮水区域环境的创设上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用递进式的“八步法”,将“科学饮水”有机地融入到幼儿在园生活中。

1.“特色区域”——直观活泼强化正向引导

利用幼儿喜欢动漫、善于模仿的特点,把教室的喝水区布置成了“喝水能量加油站”,在饮水机上贴上大拇指“点赞”标记,配合“大黄蜂”和“擎天柱”的画像进行视觉强调。同时,考虑到扭转部分幼儿喝饮料习惯非一日之功,堵不如疏,又在旁边摆放少量饮料,贴上一个大大的“x”号,并配上牙疼、生病等漫画形象,提示小朋友注意喝饮料的危害。到喝水的时间,就引导孩子们:“滴滴滴,能量不足了,我们一起去加油站找大黄蜂和擎天柱补充能量!”

2.“照片对号”——让孩子们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小杯子

开始时,我在杯架上给每个杯子编上号,让小朋友记住自己杯子的数字,先找到号码,再取杯子。经过一周观察,好多孩子都不能够准确的识别杯架上的数字,经常拿错杯子。于是把数字换成孩子们自己的照片,还是有小朋友会拿错杯子。再观察一周,发现是由于成人和幼儿身高差异,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同,当照片粘贴在杯子上方的格子上时,幼儿总是拿位于照片上面的杯子,与老师的摆放安排正好相反。于是又把照片从杯子的上方换到了杯子的下面,幼儿拿错杯子的情况几乎没有了。

3.“直观颜色”——教会孩子们识别冷热水开关

好多小朋友之前在家里都没有自己动手接过水喝,到了幼儿园,他们就分不清楚冷热水开关,老师教了好几天,还是有个别小朋友会弄错,存在安全隐患。考虑到小班孩子对三原色感受强烈,于是用鲜艳的红色剪成爆炸的图案,贴在热水开关上表示烫,用蓝色剪成水滴的形状,贴在冷水开关上表示冷水,直观易辨,老师引导几次后,孩子们都能正确分辨了。

4.“水位标线”——告诉孩子们喝水量多少

补水固然重要,适量饮水也须注意。孩子们开始不知道每次喝多少水合适,于是我用不同的“娃娃脸”配上杯子里的水位线,告诉孩子水喝少了小脸会哭,水接得太多,小脸也会哭,只有接到合适的位置小脸才是笑咪咪的。小朋友接完水还会把杯子放到图片那里比一比,再做个笑脸,可爱极了。

5.“交通标志”——营造幼儿喝水的良好秩序

每天定时喝水的时候,老师都会不停的说“排队,排好队”。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开始的时候,尝试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小动物排队喝水的图片贴在喝水区墙上,后来看到交通禁止标志得到启发,在地面直接用交通标志线条划出排队线、喝水区,小朋友看到线条就自觉站在线上。之后,又陆续增加了止步线、转弯方向箭头等。经过完整的“动线规划”,孩子们喝水就像一次有趣的道路通行游戏,有序顺畅。

6.“观察体验”——通过实践引导幼儿喜欢喝水

在教室里区角内摆放几盆花,先让孩子们自己观察、自己描述,再重点提示他们观察两个时段植物的不同状态,一是每周一经过2天周末时间没浇水之后植物的状态,二是每周五連续多次浇水后植物的状态。让孩子通过直观的观察体验,自己去发现问题,从自己的发现中体验到水对生命成长的重要性,进而联想到缺水对自己身体的害处。

7.“儿歌穿插”——潜移默化增强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我在网上收集了很多幼儿园喝水的儿歌,把它们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定期更换到墙上,让孩子们在喝水环节读读儿歌,既学习了儿歌,又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节奏让孩子们感受喝水的乐趣。

8.“及时鼓励”——持续固化孩子们喝水良好习惯

在喝水区旁,张贴“今天你喝了几杯水?”用卡通动物画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喝一次水就在自己的袋子里插上一根小木棍,每天离园前向老师报告今天的喝水量,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也同时把孩子当天的喝水情况清晰地反馈给家长。每周五,统计一次小木棍数量,对本周达到喝水量的孩子给予奖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跟进,孩子们喝自开水的自觉性完全巩固,喝水量也都达到了标准。

实践总结:

(1)幼儿科学饮水环境创设要根据气候、幼儿的活动量大小等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完善。

(2)由于幼儿生活环境、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不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共同配合,发挥家园互动的协同效应。

(3)班级的环创应以幼儿的发展需要为目的,老师需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分组教学法、五官体验法、游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持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猜你喜欢

饮水杯子小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杯子
粘在一起的杯子
饮水
神奇的杯子
3000亿投入,农饮水仍不安全
春季给羊饮水五注意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