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P2P借贷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10吴燕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金融

吴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应运而生。然而,虽然借贷越来越便利,但网络借贷中的诸多风险也不断显露。本文首先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与传统借贷的特点,接着研究了影响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因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防风险措施,以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金融 P2P 借贷风险

引言: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广泛应用,民间借贷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形成了具有互联网金融性质的P2P网络借贷业务。网络借贷业务为投资人与筹资人提供了较大便利,筹资人办理借款的手续更简便、效率更高,而投资人的投资渠道也大大拓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网络借贷模式中也存在诸多弊病,导致借贷风险明显提升,应对目前的P2P借贷风险进行研究,以降低借贷风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P2P网络借贷与传统借贷的特点分析

要研究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因素首先要分析其与传统借贷模式之间的区别,研究两种经营模式的特点。

(一)P2P网络借贷

借助于完善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P2P网贷平台主要负责发布与借贷业务相关的信息,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交易平台。P2P平台的利润来自于借贷双方,主要来自于为双方服务时产生的服务费。投资者的资金不存在于平台之中,而是委托于第三方存管机构,能对资金进行提取的只有具有借款资格的客户,可以避免出现平台创始者携巨款潜逃的风险。在P2P平台中,投资者的资金是面向全平台的客户,能有效降低投资者的风险,避免出现“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风险。通过P2P平台,借款者可快速实现融资,不需要到实际的金融机构办理审核登记业务,只需要进行线上注册登记与审核就能获得借款资质,加快了融资速度,也使投资者的利润获取更快、更高效。因此,总结P2P网络借贷的经营特点是利润来自于借贷双方、资金存放于第三方机构、融资速度快。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一些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不断出现,需要结合实际风险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1]。

(二)传统借贷

传统借贷中,银行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赚取存贷差额,经营模式相对保守,尤其是对贷款者的审核较为严格。传统借贷中,中小企业是主要的借款者,只有通过银行审批合格才能给予放贷,一些信用资质不符或贷款金额较高的业务往往不被批准。由于银行在借贷业务中有最终的审批权,且资金是存在于银行系统中,因此资金的安全性较高,减少了流动环节中的风险隐患。因此,总结传统借贷业务的经营特点主要是利润来源单一、贷款审批严格。

相比之下,P2P網络借贷有比传统借贷更快捷、更人性化的优势,因此近些年P2P网络借贷实现快速发展。然而,受到互联网业务的特征影响,网络借贷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已经影响到该经营模式的正常发展。

二、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信用因素

信用因素是民间借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在P2P借贷中,信用因素同样也会对借贷双方构成风险,是目前P2P借贷发展中的主要待解决问题。在P2P借贷中,进行筹资的客户主要是个人或中小企业,由于网上借贷不需要进行抵押,降低了借贷的审核门槛,因此也相对提高了经营风险。虽然目前的软件开发设计相对完善,已经融入了多种核实身份的技术手段,包括输入有效身份证件、人脸识别等功能,但依然难以杜绝信息造假。一旦出现有筹资人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并贷款成功,就将产生信用危机,而平台也难以追究到具体的实体,存在较大经营风险。除了来自筹资方的信用风险,平台的创始者也可能存在信用问题。由于网络借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形形色色的平台不断涌现,其中可能就存在套取投资人本金的骗局。部分平台的创设可能并不是为了持续经营,有可能从创设之初就是为了套取投资人的资金,采用庞氏骗局手法拉拢投资人,用后进投资者的金额支付前期投资者的利润,通过不断吸收投资者骗取巨款。

(二)政策因素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武器,然而目前的P2P网络借贷发展过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难以对行业发展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制约。借贷行为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要求筹资者具有还款能力,然而由于平台的出现,投资者放松警惕,出于对借贷平台的信任进行投资。正是互联网金融中的快捷性、便利性使投资者麻痹大意,必须通过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制约,才能使行业规范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快速发展的网络借贷业务仅是制定了相关的自律性文件,缺乏强制管理的效力,对借贷平台的约束力不强,对具体的金融风险也未划定具体责任主体[2]。

(三)网络安全因素

P2P借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得以发展,发达的网络技术不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同样也存在安全隐患。借贷双方的资质审核都需要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若出现网络平台服务器被攻击问题,极可能导致平台上客户信息的泄露,导致大量安全信息外流,对于客户个人的隐私安全、财产安全都会构成直接影响。目前P2P借贷主要业务渠道来自于手机、电脑等终端,若客户端出现设备安全问题或账户安全问题都可能影响其在借贷平台上的金融安全。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也是P2P借贷模式中长期存在的风险隐患,唯有不断对平台软件进行升级,提高客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防范此类风险。

(四)金融信息因素

P2P平台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一方面是由于较高的利息收益,另一方面就是平台对筹资人的信息进行公示,使投资者能看到资金的具体去向,提高投资者对平台的信任度。实际上,平台无法对筹资者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审核,其中的基本信息、收入状况、资金用途等项目全部来自于筹资者,至于信息的真实性很难考证。由于金融信息的不可靠,导致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加大,而平台通常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信息公示,表面上看似乎信息齐全,实际上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由于金融信息与实际信息存在不符,导致投资者对平台的信任风险加剧。并且,部分投资者本身缺乏理财知识,对于还款方式呈现的不同收益情况并不了解,导致与他人一同投入的相同本金获得较差的收益。投资者对金融信息的错误理解也提高了P2P借贷的风险,长期发展将会影响P2P借贷平台乃至行业的信誉度[3]。

(五)审核因素

目前的借贷平台通常是结合大数据对贷款业务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评判业务的风险等级。尽管采用的算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由于大数据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并不完善,导致预测分析的结果也缺乏可靠性。比如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数据都掌握在我国相关银行系统和法务系统,普通的网络借贷平台无法获取到公民的全部个人信用数据,导致数据采集存在明显的不完善。此外,预测算法也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难以对借贷人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了审贷环节的风险性。

三、对P2P借贷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P2P借贷具有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既属于网絡安全监管范畴也具有明确的金融性质,因此对该领域的监管出现主体不明确的问题。为了减少长期脱离监管可能产生的非法融资行为、诈骗行为,我国相关机构要主动承担监管责任,整治网络借贷领域的乱象,打造纯净的互联网金融环境。要在监管过程中明确网络借贷平台的责任,促使其加强对借贷双方的资质审核。我国也必须尽快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对网络借贷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类风险进行责任划分,促使行业规划化发展,维护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基本权益。

(二)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借贷平台应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建设,为借贷双方客户打造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借贷业务发展的基础,各借贷平台都应重视对网络安全的建设,要完善防火墙,应用必要的防毒软件和数字签名技术,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提高平台的网络安全水平。同时,也要提醒客户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要在客户设置密码时提高安全等级,在醒目的界面提醒客户保护账户安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符合网络借贷业务的长久发展需求,要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构建安全的网络交易平台。

(三)完善信息审核流程

网贷平台的信息审核对于借贷双方的公平交易十分重要,是构建良好金融环境的基础,完善信息审核流程也符合网络借贷业务的良性发展需求,只有打造诚实守信的交易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使平台获得长久生命力。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的个人身份信息审核技术,并加强与银行等拥有个人信用数据的机构沟通,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个人信用评分体系,使公众重视信用的价值,构建诚信、平等的网络金融环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P2P借贷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事物。要促进P2P借贷的良性发展就必须认知到发展中的风险,要针对以上提出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P2P借贷的出现正符合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广大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应顺应其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引导和监管,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星,管河山,王谦,etal.P2P网络借贷借款人违约风险及影响因素探究[J].时代金融,2018,No.703(21):211-213.

[2]谭中明,姜苏航,谭璇.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风险的生成、影响和评测[J].农村金融研究,2018(8):28-33.

[3]吴成浩,张池慧.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87(01):81-86.

猜你喜欢

金融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中国金融出版社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