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9-09-10孙深勇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时代思考

孙深勇

摘 要:军民融合一直是我国的工作重点,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军民融合已经形成全方位、高水平的战略格局。但军民融合的程度、范围不够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基于政产学研的角度,针对军民融合的现状,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军民融合新策略,以此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军民融合 发展 思考

一、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1.1我国军民融合现状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针对加强军民融合问题发布过一系列策略方针,强调要做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及以军养民,但实施成果却不尽如人意,成果并不明显,因此,为促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实现军民广泛深度的融合政治策略,我国又接着颁布了如《国务院加强科技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二五”科技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一系列意见文件,开启了我国军民融合的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2国外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以美国为例子,美国对军民融合的态度为“军民一体化”,在军民融合中强调军用与民用的同步发展,希望通过促进军用与民用技术的共同发展,实现军用与民用技术的互相竞争,以达到军用与民用的共同进步。

针对俄罗斯而言,俄罗斯在军民融合时倾向“先军后民”的国家战略,这从俄罗斯的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不平衡发展中得以体现,俄罗斯官方对军用技术的侧重发展造成了俄罗斯军用产能的资源超出正常需求,因此俄罗斯的军民融合策略体现出与国家经济发展不符的状况,不利于军民融合的稳定性。

二、军民融合存在问题

2.1政策制定模糊

因为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军民融合战略存在一定地域性差异,因此军民融合政策的制定应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这就造成了军民融合策略在制定上难以被有效统一,造成军民融合政策具体细节的模糊性,不利于政府针对军民融合出现的详细问题进行政策指导,阻碍了军民融合方针的规范开展。相关细节的不明确性也导致了政府无法提供完善的军民融合产业支持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不能及时回答项目参与方对政策的疑问与军工项目参与资格的快速审批,增加了民间企业、投资参与军工项目的复杂度,不利于民间力量进入军工制造的过程。

2.2企业准入门槛高

民间企业参与军工项目的高门槛主要体现在军工项目手续审批的复杂。由于军民融合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时间不长,相应的政府配套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而军工项目审批的资格条件繁杂众多,所以许多企业真正拿到资格许可证时往往已经过了很长的周期,不利于企业资本的流动,影响了企业参与军工项目建设的热情。并且军工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周期也较一般制造更长,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本,最重要的是政府对于参与军工制造的企业没有经济上的优惠措施,现金流量的充足也是中小型进入军工制造高门槛的原因之一。

2.3科研机构参与度不足

科研机构给军民融合策略的实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核心,因此因充分重视各科研机构在军民融合政策落实中发挥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在军民两用技术的落实上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科研机构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保护,但在军用转民用技术的研究中,出于对项目质量和完成效率的保障,军用转民用研究项目中,所有的研究资料都由參与的各方科研机构共享,研究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造成科研机构参与度不足。并且军民两用研究成果尚未被明确纳入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这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参与军工项目的研究热情,不利于军工项目的人才吸引和技术创新,阻碍了军民融合发展的进程。

三、军民融合对策分析

3.1改善融合方式

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军民融合发现策略,结合中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一体化发展方式。我国应积极探讨军民融和一体化的实现方式,加强民用与军用技术的同步发展,实现民用与军用技术的高效转化。政府在改善军民融合方式时,还应以本国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否则便会像俄罗斯一样,产生军用与民用融合发展与经济现状不符合的情况,造成社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影响本国的经济效益。

3.2扩宽资金注入渠道

资金链问题是影响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军工制造的高投入,制造长周期对资金的稳定性有很高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扩宽资金注入渠道,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资金渠道的拓宽可以通过积极吸收各类来自商业银行与风投机构等民间资本,也可以通过批准各类大型的金融互联网企业进入,降低资金获取的风险因素。各地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支持,给予当地的军工制造企业一定借贷优惠,通过降低军工企业的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的生产负担,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的协同发展,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军民融合新局面。

3.3降低企业进入门槛

军工审批手续复杂,等待周期长也是阻碍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军工手续审批复杂的难题,就要求政府部门放宽军工的准入门槛,通过降低军工手续审批的难度鼓励更多有条件的民用企业加入军工生产的进程中来。合理对相应机构开放审批权限,一体化审批流程,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地获得军工资格允许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军民融合已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存在着政策制定细节模糊、企业准入门槛高和科研机构参与度不足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全方位形成。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善融合方式、扩宽资金注入渠道以及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等手段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新时代背景下的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王秀翠.政产学研视角下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9(11):55+68.

[2]吴维海.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A]. 陕西金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部委系统智库机构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C].陕西金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国家部委系统智库机构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新时代学刊》编辑部,2018:7.

[3]方书甲.新时代背景下军民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9):48-50.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新时代思考
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
特朗普的“军民融合”政策能兑现吗?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