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2019-09-10杨雨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新时期

杨雨

摘 要:新时期要求高校教师争当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将自身职业规划与时代发展、高校发展紧密结合。然而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凸显的残酷现实情况下,需要更强大的教师队伍与更高质的教师资源。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却没有与之匹配发展,青年教师的目前生存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鉴于此,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规划,以期對高校青年教师生涯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是高校的重要生产力,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人才储备和高校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决定大学教育和科研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直接影响高校的前途和命运。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教师自身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青年教师正处干初探路径,学习兴趣浓厚,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探索路径引导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来看,高校新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为一件必要的事情。但是大部分老师都只有初步的设想,这可能是因为高校新教师初入职场,还处于职业摸索阶段,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所以大多数新教师目前的职业规划还是不成熟、不具体的。从职业生涯认知上来看,新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程度较高,职业选择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该职业的专业要求、职业发展动态、未来可能出现的职业困境等,从而为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一)对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认识不足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教师具有较

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需要在长时间的钻研与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力和科研能力。因此,新到岗的高校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光放得更长远些,不仅要立足于当下职业发展阶段,还应该全面统筹未来的职业发展。但现实情况是,新教师之中的大多数,往往制定短期职业目标的人要多于制定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再且,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发展目标、发展需求及发展路径大不相同。高校新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初始阶段,更关注于当前阶段的职业发展,而对未来长远时期的关注甚少。

(二)职业发展所需专业技能较为欠缺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和依据是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来说,就是由职业特性和职业要求决定的个体职业发展的必备知识和技能。高校新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围绕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展开,因此提高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知识、技能是高校新教师的当务之急。只有不断提升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有所产出。然而,往往在这一阶段,青年教师会面临大量课程教学任务,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所需的方法技巧,也会在科研与教学的同时,成为其导致职业困顿的归因。

(三)高校对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还未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聘用期间的考核和年度考核是我国高校的考核制度主要方式。年度考核大多是用来评价教职工德才情况和工作成绩的,其体现的结果都是工资和津贴发放的参考依据;聘用考核工作是对教职员工在聘用期限内的工作完成情况、职责履行情况等作出的综合评定,其结果是解聘、续聘和岗位调整的参考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年度考核大多只是一个形式,只是将教师评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层次,不能有效起到考核的作用,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探析

(一)高校教师提高对于职业规划的认知

教师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识,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新教师进入所在高校不久,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政策制度、可利用的资源等方面不甚了解。他们应该加强对学校的关注,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各种信息,并将搜集到的信息“为我所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个人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同时,高校教师要对个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准确把握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发展方向。新教师要转变观念,不仅要关注职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还要关注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对职业发展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判断和把握。

(二)重视提升高校教师基本技能

从高校定位的角度出发,高校教师的工作职责即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由于教师的社会服务是基于教学和科研才能实现的,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于高校新教师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任务展开的。高校新教师多是刚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学新手,由于高校培养模式的原因,对于教学相关知识、教学方法等知之甚少,也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和经验。通常,新教师在进入工作后就会被学校安排大量的教学任务,备课、讲授、与学生沟通等工作环节容易使他们身心俱疲。接受访谈的新教师普遍表现了他们对于提高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渴求。

(三)高校健全相关激励机制

在工作当中,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对工作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收入也是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是尤其关键的。另外,高校还应当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方式和管理意识,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于学校的教师骨干和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青年教师要予以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而提升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满意度,有效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饶敏,童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培养的路径研究[J].教育与人才,2018(6):70-74.

[2]王晶.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认同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决策探索,2017(9):51-52.

[3]冬鸣,李谨.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职业道德[J].教师发展,2017(23):51-52.

[4]刘华.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机制[J].教育现代化,2017,4(49):195-196.

[5]刘莎.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 ,2016,(06):144-147.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新时期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二胎时代高职院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时代嬗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