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营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2019-09-10易红梅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民营企业

易红梅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经济体的不断涌现,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积极思变,充分利用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积极开拓业务、创新管理,以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为了支撑企业的快速、高质发展,财务管理必须积极提升管理思路、改变财务运营管理模式,在管理工作当中将财务与业务相互融合,充分发挥财务对业务发展的指导和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民营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企业的业财融合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民营企业 业务融合 问题与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早期发展受益于规模小、管理灵活的体制优势,业务发展较快,但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却未能适应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企业重视聚焦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只关注财务核算结果,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企业的业务流、财务流和管理流各自独立,相互割离的局面导致企业未来可能会面临重大经营风险,甚至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民营企业应当重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财务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业务一体化将强有力地支撑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业财融合的内涵及意义

(一)业财融合的内涵

业财融合指将企业经营中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管理流程三者有机的融合,将某项事件作为驱动因素,建立覆盖业务事件全周期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有机地将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业财融合主要包括人事财务融合、经营财务融合、预算财务融合、合同财务融合、采购财务融合、资产财务融合。

(二)业财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数据质量,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业财有效融合使业务与财务数据紧密衔接,数据自动推送,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统一规则自动生成财务凭证,通过财务凭证可以调取业务数据,业务数据也可以联查财务凭证,报表数据也可以联查数据来源,实现业务数据、财务凭证与管理报表数据的同步、同源和统一,保证报表数据的及时、完整和准确,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满足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的要求。

(2)业财融合有利于提升财务部门水平。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管控部门,首要职责是监督和控制经营生产和防范经营风险。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熟悉业务流程,建立的内控体系才更具有实操性,真正发挥控制和监督的作用。财务部门只有熟悉业务才能从企业大量的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内容,发挥对业务部门的工作和整个企业的运营服务、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业务融合的过程,能够充分发挥财务对业务的支撑、指导作用,重新塑造财务在企业中的形象。

(3)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业财融合的过程是企业全局性、系统性的提升管理的过程,可以使企业在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多个层面得到改善,更快、更好地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二、业财融合的问题

(一)人员思想意识不强

业财融合需要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共同参与,但管理层和基层人员对业务财务一体化的认识不一,尤其是企业基层人员缺乏积极性和执行力。企业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知识缺乏了解,业务部门片面地认为业财融合是财务部门部门的事务,业财融合的本质是财务将在业务上设置更多的来自财务的要求,也仅仅是管理层为了加强对业务的监督。

(二)业务和财务两者的协同不足

实现业财融合最重要的因素是业务和财务要相互联动、共同协作以形成强有力的管理合力。但是多数企业业务和财务的缺乏协同合作,主要体现在:(1)业务和财务相互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在企业生产运营当中,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前端创造价值,财务部门负责在后端管理企业实现的一切价值,两个部门的职责和绩效标准不同,从工作内容和要求上都不需要相互深入。(2)业务与财务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作为职能部门,业务与财务各自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业务人员缺乏财务知识,财务人员不懂业务的情况使双方均不能迅速地捕捉对彼此有用的信息,无法准确地解读重要的信息,这严重降低了沟通的质量和效率。(3)开展业务缺少财务目标导向。企业在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目标上,业务和财务的着力点常出现分歧,业务部门基于营收等业绩压力,往往过于追求短期利益,偏重于盈利指标。财务部门基于稳健的原则,则更注重总资产规模、净资产规模在内的一系列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指标,财务部门没有让业务为财务指标补短板的意识。

(三)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

实践中,一方面企业业务人员严重缺乏财务知识,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本身不了解管理会计和业务知识,大部分民营、中小型企业缺少对业务和财务都有较深理解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对业务财务一体化综合统筹和有效沟通协调。

三、业财融合实施建议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并建立业财融合理念

企业管理者要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并积极主动在企業内部营造一个良好业财融合的环境基础。管理层要大力打造有利的企业文化氛围、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合理配合人员、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

(二)财务人员改变工作思维积极主动求变

业务融合是以财务为龙头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企业的财务将被重新定位和赋予管理的新职能。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转变思想,主动考虑自己该如何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财务人员思考问题的角度要从单纯的财务核算思维向经营管理思维转变,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融入更多的经营思路,对经营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反映、评价、监督的综合。财务人员更要主动深入业务一线,积极与业务人员沟通,逐步将财务知识和管理方法渗入到业务当中,使财务预算、财务核算和财务决算与经营生产自然、紧密地结合,实现财务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事前预测、事中的分析、指导和事后反映、评价和再指导职能,指导各项经营生产活动,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三)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业财融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生产、采购和销售等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充分考虑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情况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具有效益性、主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各部门与财务充分协调配合。全面预算管理融入企业内部所有组织单元,覆盖企业产品或项目全过程周期,是实现业财融合的主要方法。全面预算量化指标的细分有利于企业进行绩效检查、评估、激励。财务分析通过对预算指标的逐级分解,反映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行企业多维度的财务分析。

(四)加强人才团队的建设

企业需要具备战略管理、业务、财务知识和管理理论多方面知识财务高级管理人才组织和实施业务财务一体化。一方面,企业要主动引进和留住财务管理人才,一方面也要鼓励和支持团队原有财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增强服务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工作要求。

总结

结语:业财融合既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内生需求,也是外部监管机构在当前环境下提出的外在要求。民营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作用和意义,借助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正确地对业财融合中的问题,认真处理和分析问题并妥善解决问题,促进管理能力地迅速提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丽英,《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一体化”,2015.33

[2]杨文,《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8

[3]刘德娟,《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7.5

[4]朱兆玉,《民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7.2

[5]梁政,《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体系优化问题探析》[J].企业导报2016.14

[6]陈占凤,《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8.1

[7]杨文秀,《加快山西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3

[8]周传玲,《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6.11

[9]秦华,《对民营企业的“财务一体化”管理思考》[J].管理观察,2015.15

[10]汤家棋,《民营企业“财务一体化”管理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015.14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民营企业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