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电商环境下民宿的未来发展

2019-09-10骆广祥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旅行的选择,民宿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因我国民宿发展体系还未成熟再加上电子商务的影响,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移动电商环境下民宿的发展作一浅析。

关键词:移动电商 民宿行业 环境和设施 潜在顾客

一、民宿行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流动人口的明显增加,我国的民宿行业发展快速,势头迅猛。2017年民宿市场营业收入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70.6%。民宿占住宿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2.7%上升到2017年的9.1%。我国民宿的经营者多数为80后女性白领,兼职房东占比较高,在自己的兴趣支持下,经营着小规模的民宿房源。民宿消费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覆盖范围广。从性别上看,民宿消费者以女性居多;从年龄上来看,80、90后人群为主要消费人群。据统计,2017年民宿用户出行天数基本在1-2天,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房源多样化,但以经济性的为主,约占房源的82.3%。民宿之间的价格差异较大。一二线城市的民宿等级基本要高于其他城市民宿等级。民宿价格在几十元-200元之间的房源占比超过半数,但上海等特大城市民宿房源价格在500元-800元之间最多,城市民宿的住宿率高于乡村民宿住宿率。2018年城市民宿住宿率在50%左右,乡村民宿住宿率在25%左右。

二、民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政策不够完善,民宿房源良莠不齐

尽管各地地方都在不断地推出民宿新政策,但我国民宿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法律法规。民宿行业的规定散落于各种办法规章文件中,层次较低,没有完整的体系。地方监管差异较大,造成民宿经营者的合规风险大,无法完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民宿发展需要开拓新政策加以支持,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 运营平台单一,民宿的品牌化不强,产品曝光度不够

目前只有6%左右的民宿经营者比较注重品牌发展。大多数民宿主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仅通过单一的平台进行经营,导致自己经营的民宿曝光度不够,在节假日以外的时间段,民宿入住率不高,经营业绩惨淡,从而影响民宿正常经营和品质提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状态。缺少创新内容,品牌形象很难深入人心。一般个人经营的民宿都由民宿主投放到各个民宿预定APP上,所展示出来民宿产品内容都千篇一律,民宿形象很难一下子抓住消费者的目光,导致民宿品牌形象无法深入人心。APP软件的互动内容有限,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无法了解更多信息。

(三)产业链体系不完善,民宿经营者单打独斗

目前民宿的发展还是经营者个人单打独斗为主,一般民宿都由房主自己包揽了规划、设计、安全、发布等,产业链上下的缺失,造成民宿产品成本精力耗费极高,品质保障性、安全性、稳定性都存在风险,民宿少而散的行业特征阻碍了行业的协同发展。

三、移动电商环境下民宿的发展对策

(一) 加强政策管理,促进民宿规范化

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了鼓励规范民宿发展的各类政策。全国已有267个关于民宿的文件发布,23个省市出台民宿扶持政策。但从长期来看,国家对于民宿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统一监管,形成从上到下的分层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健全民宿指导政策,扶持促进民宿业健康安全的发展,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權益。因此,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国家立法部门应该加速做好民行业的立法工作。这样,才能使民宿行业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得到法律的保障。

(二)多平台运营,提高曝光度

移动电商高速稳定的发展态势,使民宿经营者可以选择多个适合自己产品电商平台宣传民宿的具体装修配置、周边环境、交通等,让消费者们全面了解到民宿的基本信息。

民宿经营者要利用好“民宿+”模式寻找民宿特色周边产品,积极参加一些活动,实现优惠活动,促进多元化销售。也可线上线下的专门民宿预定平台来招揽顾客。例如去哪儿网等垂直平台,这些平台都提供搜索引擎方式,消费者们可以根据风格、价格、设备等进行筛选搜索,更加精准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民宿。民宿经营者们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房源,展示民宿亮点特色,同时抓住线下活动的机会,给出最个性化的服务体验,吸引消费者流量。

(三)自媒体营销,打造品牌形象

当下,依托于移动电商的发展,自媒体也正在快速发展,任何新的自媒体的出现,都会引起经营者的注意。民宿经营者可以给自己的民宿产品策划一个短视频投放到抖音等平台进行内容曝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再或者利用一些已有粉丝基础的视频主等进行带有内容故事的视频拍摄,体验化描述,带动民宿的曝光吸引消费者。其中,利用“转发+奖品”的形式宣传民宿产品,发掘潜在用户,民宿主人和消费者们的互动是打造民宿品牌形象的关键。

(四)策划联盟营销,吸引客流量

在移动电商时代,民宿经营者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民宿经营者个体与个体之间可以可以利用“民宿联盟”关系通过抱团取暖、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等方式达到取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民宿经营者不仅要争取有较多的“回头客”和营业收入,还要热心帮助自己的“同盟”提高服务收入,比如同时段各民宿房源有空有满,就应相互推荐客源。民宿联盟应定期进行联盟聚会,讨论行业问题,交流服务经验,避免恶性竞争。

四、结论

民宿行业要取得健康发展,一要国家加强行业法制建设,得到法律保障。二要靠经营者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要利用民宿联盟的力量进行抱团取暖和互利互助,并做好自身的行业管理。把这些方面都做到做好了,就会推动我国整个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并迈向新的和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赵婉琳.民宿服务场景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范梦丹;游客住宿体验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骆广祥(1966 -),男,讲师,浙江金华人,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