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僧人在甘肃代表团入藏中起到的作用

2019-09-10班玛才让

银幕内外 2019年7期

班玛才让

摘要:“文章运用大量的藏文资料,以宁玛派活佛三世古浪仓为视角,从他在康区的宗教活动及其影响,以及他作为僧人的特殊身 份和经历等三个方面撰写这位特殊的入藏团员在甘肃代表团入藏这一历史事件中的重大作用。

[关键词]三世古浪仓;甘肃代表团;民国西藏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618115

一、三世古浪仓

古浪仓(1875-1932)全名乌坚久哲曲英多吉,出生于青海 古浪堤地方(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为尖扎南宗寺三世古 浪仓活佛。久哲切洋多杰出生不久,即被原贵德县南宗寺拉章僧

众认定为古浪仓二世纳措让卓的转世。5 岁时正式在大愿法会上 登上了古浪仓三世的法座。依请曲麻日蒙盘仓为经师,开始学习

藏文字母拼音、文法三十颂和正字学等基础知识。后来古浪仓为 了进一步深造,于 18 岁时赴西康尕多寺和佐钦寺学习,并拜许

多有名望的学者为师,历时 8 年学习了大小五明为主的传统文化。 之后到达后藏地区,拜见十世班禅大师,在此期间十世班禅大师

曾和他促膝长谈,赞赏他为:“灵童大智者”,并且为他传授佛 法。从后藏途径羊卓雍错来到拉萨拜见当时的摄政第穆呼图可

图。

三世古浪仓 34 岁即木猴年(1908 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奔赴 内地途径青海时,曾邀他一起前往内地,但是他因为祈愿近期内

潜心修佛未能和十三世达赖喇嘛前往内地。1917 年,古浪仓曾到

山西五台山修造菩提灵塔,传授佛法,深得僧众的尊敬,并且尊 称他为“古浪大佛爷”。随后又赴北京游历,曾与总统黎元洪、

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七世章嘉活佛等会面,1917 年 9 月 13 日,总统封赐“宁海红教总佛长”名号及印信。离京时,颁发了 汉藏满蒙四体合璧的五色彩缎委任状一帧、四体合璧的铜印一

方,宣谕“宏扬佛法,普教众生”;并赠以紫缰黄围车、法冠、 服饰等,于是,古浪仓即成为青海红教的领袖,从此,青海农牧

区的红教寺院均受古浪仓三世的管辖和节制。

民国 8 年(1919 年)10 月,青海马麒敦促甘肃督军张广建上 书北洋政府,建议遣使入藏,进行和平谈判,古浪仓受派赴藏联

络。协助黎丹创办西宁藏文研究社,编纂《藏汉大辞典》,对藏

汉文化交流贡献良多又曾兴办藏族小学,为开启青海现代民族教 育作出贡献。不仅精通佛学及藏族传统文化,海还积极钻研沼气

发电、电镀金银等现代技术,是“青海藏传佛教中最早的开明人

士之一”。于水猴年(1932)八月四日圆寂。 二、三世古浪仓与甘肃代表团入藏 民国初期,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极不正常。中央曾多次

派人入藏联络,均未成功。一战结束后,英方一再催促中方交涉 藏边划界等问题。五四爱国运动后的爱国热潮和舆论压力,迫使 北京政府拒绝英国续议藏约的要求,试图与西藏地方改善关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9 一 1920 年以三世古浪倉为首的藏传 佛教高僧大德和当地官员组成的甘肃代表团入藏联络。甘肃代表 团入藏是民国时期西北边陲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央与西藏地 方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为沟通汉藏关系和维持边藏和平作出了 贡献。

(一)近火先焦的地缘政治 为什么要从甘青地区派员进军入藏;这有两点,一是,1919

年 4 月,北京政府部分人士联名报告,提出民国以来汉藏双方缺

少接触,隔阂日深,欲解决藏事,还是以派员入藏“联络感情”, 乘机与达赖喇嘛直接商洽,最为上策。看来,北京政府此时已有

派员赴藏联络的意向。对于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和甘肃督军张广

建而言,“近火先焦,岂得安然无事”1918 年签订的绒坝岔停战 协定即将到期,川藏边界局势再度紧张,青藏边界能否保持稳

定?面对英人一再催议藏约,中央是否会忽略他们的利益,同意 将玉树地区划归内藏,退兵撤官?这些都成为与自身利益密切相 关的问题。就入藏道路而言,英国以藏约未议结期内,中国不能

由印与藏交通”,故印藏一道受阻于英印政府;川藏道则是两军 对峙。甘青地方决定派员入藏。1919 年春,在民国政府尚未发布

九五歌电通报与英交涉藏案情形前,甘肃方面已有派员入藏的打 算。5 月底 6 月初,甘肃督军张广建召请青海宁玛派活佛古浪仓

和格鲁派活佛拉布坚贡等赴兰州会面,商议入藏事宜。最终选定 赴藏代表,即甘肃督军公署咨议李仲莲、参事朱绣、古浪仓和拉 布坚贡,携带张广建、马麒致达赖喇嘛和班禅等西藏僧俗上层的 信函礼物入藏。张广建随即向总统报告了相关情况。

二是马麒的艳电,马麒自担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兼蒙番宣慰 使,玉树地区遂成为马麒的主要势力范围。而此时中英有关藏事 的交涉,可能迫使马麒撤退玉树之驻兵,取消已设之官员。为保 住自身在玉树地区的统治权力,马麒坚决反对北京当局按照英方 的要求划定藏界。

(二)三世古浪仓在康区的影响与甘肃代表团入藏的缘起 三世古浪仓于 18 岁时赴西康尕多寺和佐钦寺学习。左钦寺

和尕多寺都属于宁玛派六大寺院之一,而三世古浪仓所在的南宗

寺也属于宁玛派寺院。南宗寺和左钦寺以及尕多寺有寺属关系, 左钦寺和尕多寺会定期派高僧大德到南宗寺讲经传法。宁玛派的

势力在康区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三世古浪仓除了在康区有众 多的信徒之外,康区最有影响力的德格土司和嘉绒土司等有名望

的土司都尊崇他为上师。 他在康区的影响力也促使了宁玛派的大活佛成为了甘肃代

表团的成员,西藏教派之间的斗争一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和焦点。假设他在康区没有一定的影响力,单靠在青海地区的影 响力,作为一名普通的宁玛派活佛又怎会被马麒等人选中,担起

格鲁派的宗教领袖间的通告的这一重任呢?甘肃代表团入藏的 关键点也在西藏,因此三世古浪仓在康区的影响和甘肃代表团入

藏缘起有着重要的关联。

(三)三世古浪仓的特殊經历与甘肃代表团入藏的成果 甘肃代表团不同于黄慕松等入藏代表团,他们的代表团没有

中央在经济上的支援,三世古浪仓高深的佛学造诣,还有他众多

信徒的供奉,在旅途中的没有出现物资短缺的现象,反之,代表 团原计划于九月二十二日(11 月 14 日)由结古出发。出发前发

生的,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足以证明他在甘肃代表团中的地位是不

容忽视的。在他的日记中也写到藏历十二月五日,十三世达赖喇 嘛在罗布林卡的寝殿接见了甘肃代表团。代表团向达赖喇嘛赠送

的礼物有:绸缎和氆氇各驮,银瓶、银壶、银碗各对,砖茶箱。 据古浪仓记述,见面时古浪仓被安排在达赖喇嘛的右席,坐垫较

高,两位汉官(李仲莲、朱绣)坐在左席。司伦雪康和众噶伦均 在场陪同,雪康还发表了讲话。甘肃代表团在西藏时,于十四日,

甘肃代表团 4 位代表都参加了在罗布林卡卫队军营举行的“汉藏 讨论会据古浪仓记述,十三世达赖喇嘛微笑着听取古浪仓向与会

者详细说明汉藏事宜,随后达赖喇嘛还发表了讲话,并向他赠送 了题有“汉藏调解人”字样的照片。

关于甘肃代表团受派入藏的历史意义,可概括为增强了汉藏 联系,缓解了藏边危局。其一,通过广泛接触十三世达赖喇嘛、

九世班禅等为代表的西藏僧俗上层,联络感情,疏通关系,解释 嫌疑,有利于舒缓双方间多年积累的隔阂,了解各方的政治态度, 为今后恢复与改善关系,处理西藏问题提供了基础。其二,有利

于缓解川藏对峙的紧张局势,维护边藏和平。1918 年签订的绒坝 岔停战协定一年期限已满,川藏边界局势再度紧张。双方剑拔弩

张,情况紧急。正当战火一触即发之际,甘肃代表团入藏联络, 双方同意维持防守主义,继续停火,为维护藏边和平作出了贡献。

(四)甘肃代表团的特殊性 甘肃代表团不同于民国时期的其他入藏代表团,他没有中央

的明文规定,明确指示,可以说是地方性的自发组织与中央政策

相呼应的一种组织,没有中央的经济支援。相对松散的临时性组 织,比如说,众所周知的肃代表团由四人组成,但当时甘肃代表

团到达西藏,第一次会见十三世达赖喇嘛时只有三人,而拉尖贡 没有和其他三位一起到达拉萨。没有明文规定的领导者,有谁负

责,这也一直是学术界不断讨论的争议性话题,所有成员并非全 是公职人员。全员的特殊身份,有僧俗两界的人,不同民族成分 的人,其中的两位活佛(三世古浪仓、拉尖贡)也是不同教派的 喇嘛。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历史作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入藏代 表团在中央与西藏的关系极度不正常的情形下,成为民国时期首 个公开入藏的代表团,缓和了中央与西藏的矛盾。

三、结语

首先,自清末民初以来,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处理藏事多有

微词,特别是川藏纠纷长期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一直影响着西藏 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经过青海红教领袖三世古浪仓等人入藏

通告,使得西藏中上层人士消除了大多疑虑,纷纷表示要通过这 次交换意见“中藏交情断而复续,甚愿照旧和好”。其次,三世 古浪仓在康区的宗教活动,在内地与黎元洪总统的接触,青年时

期曾拜见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并深受两位格鲁派宗教领 袖的喜爱和赞赏,这一系列特殊的自身经历,为甘肃代表团成功

入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三;三世古浪仓等人的拉萨之行, 是民国建元以来中央政府首次以政府官员的身份遣员入藏。由于

内地局势的动荡和英印当局的无理阻挠,多年以来西藏同内地的 联系处于不畅之中,对于内地的政局变换知之甚少,同样中央对 于西藏地方的情形也不甚明了,双方的了解多是通过往来的商

人、密探等人获得,缺乏直接联系的渠道,以至于西藏地方派遣 罗桑巴桑等人进京时,尚不知沿途驿站已荒废多时。通过三世古

浪仓这一伟大的宗教人物高深的佛学造诣和政治远见,不畏旅途 的艰辛前往西藏。此次古浪仓等人的活动,使北洋政府当局了解

到许多以前鲜为人知的藏中情形,掌握到西藏地方政教上层的态 度,从而为争取十三世达赖喇嘛内向奠定了基础。

尾注:

①旦增编著《历代古浪仓传》(藏文版)[M]甘肃民族出版 社年,第 195 页。

②吴均先生评语,见《海藏纪行》注释第 39 条。朱绣著,

③吴均校注:《西藏六十年大亊记海藏纪行》,第 138 页。

④转引自朱丽雙:《在真实与想象之间:民国政府的西藏特 使们(1912—1949〉〉[D],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

第 78 页。

⑤朱绣著,吴均校注:《西藏六十年大亊记 海藏纪行》第 81 页。

⑥转引自周伟洲主编:《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中国藏学

出版社,2002 年,第 357 页。

⑦旦增编著《历代古浪仓传》(藏文版)[M]甘肃民族出版 社年,第 213 页。

⑧转引自朱丽双:《在寘实与想象之间:民国政府的西藏特

使们(1912—1949)》,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 78 页。

⑨旦增编著《历代古浪仓传》(藏文版)[M]甘肃民族出版

社年,第 224 页。

⑩张广建为派员赴藏事致大总统电. 二史馆藏蒙藏院档案.

参考文献:

[1] 喜绕尼玛《近代藏事研究》[M]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西藏文史资料选辑》[M]( 第十一集),民族出版社, 1989 年.

[3] 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甘肃督军张广建转报马麒反对与英使会商议定西藏划界 电.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5]邱熠华《1919—1920 年甘肃代表团入藏史事探析》[J] 中国藏学,201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