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学作品中女性人物自我意识的研究

2019-09-10王巧惠

银幕内外 2019年7期
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女性意识

王巧惠

摘要:《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南曲剧本,主要描写了官家小姐杜丽娘与柳梦梅“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爱情故事,故 事中的杜丽娘是一位为爱成痴,主体意识较强的女性,为进一步探究剧本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文献分析等方法 以女主人公杜丽娘为例,从自然天性的张扬、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意识的历史局限性三方面探讨主人公的自我意识觉醒

关键词:牡丹亭;女性意识;汤显祖;自然天性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0728113

一、自然天性的张扬

杜丽娘是一个官家的小姐,长期呆在闺房之中绣花,一言一

行都要求按照大家闺秀的标准,三年来从没有去过自家的后花 园,每日针线女红,父母让杜丽娘读书也只是为了杜丽娘将来嫁

给一个书生,能够与书生有共同语言,如“他日嫁一书生,不枉 了谈吐相称”。即便在这样压抑封建的环境下长大,杜丽娘并没

有丧失了天性,仍然像许多其他女儿一样爱美、爱自然。杜丽娘 不满教书先生对《关雎》的解读,自觉告诉她这是一首恋歌。杜 丽娘的丫鬟春香也和杜丽娘一样对封建礼教有着天然的抵触,在

知道要陪杜丽娘读书之后就产生了长期读《昔时贤文》,会把人 禁杀,还不如教鹦鹉换茶。除此之外,在听到先生教训小姐在读

书的时候需要早起的时候,于是便顶撞说,今晚上不睡了,等到 三更天的时候就让先生上书。后来更是劝诫杜丽娘去后花园走

走,杜丽娘表面上虽然责骂春香,但实际上是默许了春香的行为, 相伴到花园游玩。面对花园的姹紫嫣红杜丽娘表现出对美、自然 的向往,整个少女画面的青春美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二、自我意识的觉醒

杜丽娘在看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时候,发出感慨“圣人

之情,尽见于此矣。今古同怀,岂不然乎?”由此可见杜丽娘对 情充满了向往,但他的这种向往却不能够实现,被扼杀在了摇篮

中,于是心中充满了苦闷。紧接着在侍女春香的鼓励下她走出闺 阁,到自己的后花园去看看,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同时也从心

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青春就像春天一样的美好,充满了活力和生 机。要知道杜丽娘生活在明朝后期,这个时候人们的思想被压抑,

情感以及个性一直都被否认,尤其是女性,情欲束缚的更加的严 重。很多像杜丽娘一样的女子都被束缚在闺阁,无法看到外面的

世界,正如书中杜丽娘所感叹的那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 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之下,杜丽娘无能为力,

让过去的青春都失去了自身的色彩。好在杜丽娘的青春意识觉醒 了,对青春重新审视了以防,意识到自己青春的美好,不应该辜

负和春光一样美好的青春。 虽然生命中的本能情欲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滿足,但汤显

祖让杜丽娘在梦境中摆脱礼教的束缚,释放对情欲的渴望和冲

动,接受了柳梦梅的爱情。梦醒后,杜丽娘第二次游园,目的是 寻梦,勇敢迈出了主动追求幸福的一步。但她很快发现这仅仅是

一个梦,现实中无法寻求,便心生怅然。当自己生命中“生”的 欲望不能被合理满足、“生”的自由意志不能得以实现的时候,

“死·33·的想法占据了上风,杜丽娘选择在消沉中耗尽生命。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如果生不能如己所愿,她希望至少可以安排自己的死亡:“这梅

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若死后,得葬于此,幸矣。”她开始思考 “生”的意义,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问春香:“你说为人在世,

怎生叫做吃饭?”并为自己画下画像,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倩影流 传于后。这些都体现了杜丽娘想要自由地追求爱情、选择婚姻,

自己支配自己人生的自我意识。杜丽娘身为鬼魂之后便不再受礼 教的约束,这一时期的她也最为勇敢。在阎王面前不卑不亢,为

自己申辩;魂游遇见柳梦梅,与之相恋,自荐枕席:“妾千金之 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 身为鬼魂的杜丽娘彻底实现了爱情的自由,与柳梦梅私下约定终 身,要求柳梦梅找石道姑商议开棺帮自己还魂。回生后,由石道 姑做媒与柳梦梅“拜告天地结为夫妻”。《圆驾》一出中,杜丽 娘更是勇敢地在皇帝面前与父亲据理力争,父亲拒不认她,她也 毫不退缩地表达了坚定追求爱情的决心。“叫俺回杜家,赸了柳 衙,便作你杜鹃花也叫不转子规红泪洒。”杜丽娘对爱情的执着 是一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 间至情,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书中其他 的女性形象,如杜夫人和石道姑,虽然她们在一定程度上顺从于 封建礼教的规范,但在杜丽娘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她们选择帮助、 支持杜丽娘。石道姑参与了开棺,帮助杜丽娘还魂,又为柳、杜 二人做媒,照顾还魂后的杜丽娘起居。在杜太守不认女儿时,杜 夫人坚决支持女儿,为女儿辩白。在“情”与“理”的冲突中, 她们选择支持追求婚姻自由的杜丽娘,支持人美好的自然情欲。 这是杜夫人、石道姑这一文学人物形象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

三、自我意识的局限性

尽管汤显祖大肆宣扬了杜丽娘的感性情欲,但实际上他也深 深受到朱理学的影响,因此导致他笔下的杜丽娘仍然或多或少的

出现了自我意识的局限性。杜丽娘在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环境中 长大,因此养成了老城注重的性格,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按照大家

闺秀的行为规范,并且将那些贤达女作为榜样。自我意识的局限 性体现较为明显的就是在。在《冥誓》一出中,杜丽娘说“俺则

怕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受了盟香说。”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份不给 外界认可于是就与柳梦梅相互誓言。当杜丽娘还魂之后更是严格

按照封建礼数,不敢僭越规矩。除了杜丽娘杜夫人在整个的故事 中也一直是封建大家长的姿态,时时刻刻用封建礼教约束杜丽

娘。在知道春香怂恿小姐去花园之后更是认为少年的女子是不能 够去花园这种艳妆的世界的。在杜丽娘身亡之后,杜夫人不仅为

女儿的身亡伤心,也为膝下没有儿子伤心,甚至主动提出了要为 相公寻找妾室传后。在封建男权至上的社会,女子是没有任何地 位的,只是男子的附属 ,女性在这种礼教的约束下过着传宗接

代的生活,就像故事当中的杜夫人最终丧失了自我。

参考文献 [1]任怡姗.浅析《牡丹亭》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J].开封

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2):32-33.

[2]余何.《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中女性自我意识 的成长[J].四川戏剧,2018(02):109-113.

[3]张萍.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的女性意识探析——以汤显 祖《牡丹亭》为例[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01):73-76.

猜你喜欢

汤显祖牡丹亭女性意识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
待从头,盛情说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