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统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

2019-09-10李亚龙

锦绣·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方法

李亚龙

摘 要:工业统计是生产经营状态的直观表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统计具有综合性、数据性特点,是生产经营、成果展示、数字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销售、生产、供给中。而想要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还需要从统计工作入手。针对工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进而强化企业经营、政府调控,以为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工业统计;工业经济;方法

工业统计指的是利用统计学理论,对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用数据来表现的活动,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率,帮助工业企业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要想与市场的发展节奏保持一致,就需要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调整各种计划和决策,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目前工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统计制度比较混乱。当前很多工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意识到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统计人员的相应权利与职责进行科学划分,这直接导致工业统计制度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使得其在很多工作上都要看管理人员的脸色开展工作,而将各种工业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丢弃到一旁。当前在工业企业,管理者经常会对企业的各类数据不加深入分析,从而使得很多的统计活动没有进行及时的数据审核,导致出现很多的数据根本无法进行查询。

2、工业统计指标不合理。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台帐,原始记录也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带有随意性,只求大数对上就行。所有的统计工作都有其衡量的指标,不同行业的标准亦不同,而且在工业统计中指标的设计工作也是非常复杂的,这些本身就已经使统计的工作量加重。虽然工业统计制度到目前为止经历了几次改制,但是在减轻基层人员工作量方面始终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而报表的形式和种类从始至终基本没有什么改变,统计指标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一些企业由于上年上报的数据是预计数据,在填报当年数据时,未能及时予以更正,导致当年计算的增加值等统计指标数据不实的现象出现。

3、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不科学。在国家还没有进行改革开放时,我国都是运用总产值的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主要分析了总产值这个指标的各方面情况,找到了总产值存在的问题,即在计算过程中有大量的重复统计情况,所以就把总产值改成了工业增加值。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实行新指标的统计方法之后,却没有一种合适的方法来体现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收入法以及生产法的计算方法在理论上看其结果应该是相同的,但是受到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最后的结果并不一样,有时差距还非常的大。基于此种情况,对“收入法”以及“生产法”也进行了重新规划,但还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指引方向,我們依旧采用原先的方法来计算,也就是“收入法”占四分之一,“生产法”占四分之三,重新规划后会对数据的精准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数据会存在偏差。

二、工业统计改革措施

1、制定合理的统计指标。政府单位需要设置工业统计部门,专门负责工业企业经营信息的统计工作。统计机构中统计部门不对企业安排统计报表、调查表,将现有的分散统计制度调整为集中统计,以有效的解决现阶段指标中存在多项安排、统计信息分散、重复设计等情况。通过集中统计形式,制定合理的统计指标,也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工作压力,同时节省统计成本,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2、依照法律展开统计工作。相关主管部门与统计机构完善统计数据质量治理制度,将职能和职责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加大辖区范围与本部门统计减产力度,尤其在管理、评价上坚决抵制弄虚作假现象。有关统计单位要依照秉公办事、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的原则,严厉处置瞒报、虚报、拒报者,一经发现严格处置,保障数据统计的准确性。针对一些态度较差、不配合的统计部门需要与税务、法制等相关单位进行依法调查,防止出现瞒报迟报的现象。

3、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社会经济的进步,带动了统计工作的发展。如今,统计工作逐渐变得多样化,还需要加强有关工作人员培训。尤其对县级统计人员、工业企业统计部门人员的培训,同时提高企业与乡镇一级统计机构的统计水平。第一,在统计人员正式上岗前,需要对其进行统计培训;第二,国家一年至少一次对县级统计人员、工业企业统计人员进行全范围培训。主要对统计实务、统计法、计算机技能等进行培训,以提升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跟上现代化发展,更好的进行统计工作。

4、提高基层数据统计员的工作能力。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统计工作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如果不努力学习,不努力提高自身的本领,这样就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一个一级的统计机构,要致力于提高县级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能力,同时县级要加大对企业以及乡镇的统计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育力度。第一,要在工作之前加强对统计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第二要每年举行一次对县级统计员及工业企业统计员的全面综合培训,主要是培养他们的统计能力、了解统计法律法规以及电脑的实际操作方法。最后,想要发展健全工业统计制度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去思考、去完善。改革工业统计制度,会涉及相当多的有关人员以及方方面面的事物,在改革工业统计方法的时候,所要面临的问题也比较繁杂,因此,为了使得工业统计方法的改革能够顺利完成,需要每一级的政府、部门和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共同努力,齐头并进,彼此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快、精、准”的完成工业统计方法的改革大任。

总之,尽管工业统计中问题的存在将影响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尽管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相信只要各部门、政府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工业统计问题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进而推动工业统计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范永奎.浅谈如何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

[2]倪 晶,江波.工业统计制度统计创新能力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15).

[3]程绍波.工业统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7(1).

[4]吴邓文.新形势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基本途径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

猜你喜欢

方法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认识方法用好方法
掌握方法,直面高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