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之我见

2019-09-10谢凤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身心发展德育工作初中生

谢凤莲

摘要: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初中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多学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教师均付出了很多努力。文章深入研究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并就德育现状提出建议措施,以期提高初中德育教育有效性,推动素质教育落实与发展。

[关键词] 初中生;德育工作;身心发展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技术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给培养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具有社会力量,所以对中学生加强德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也关乎着祖国与民族的健康发展。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尚不完善,容易被社会上网络上的不良因素所诱惑,在此阶段加强初中生德育工作,则显得势在必行,但是当前初中生德育现状不容乐观,值得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究与分析。

一、初中生德育现状

1.德育过于知识化

德育知识化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能够将具体内容转化为知识性内容,以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够被动学习,难以将德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只能够进行死记硬背。知识具有系统性与客观性,但是教师将德育工作过于知识化,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德育价值,由于课堂教学由若干个教学模块组成,使学生接收到的德育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德育过于政治化

在当前初中阶段的德育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政治课为德育的切入点,认为政治课就是德育课,使得学生学习到的德育内容带有政治色彩。此种教学方式,令学生对德育知识掌握不牢,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初中生德育工作创新方法

1.正确认识德育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工作,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挥德育工作的价值与作用,扭转自身落后的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能够实现角色转换,能够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加强德育引导,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德育学习中有较好的体现,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与发展意识。

2.构建德育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连的教育体系

德育应当是与其他学科共存的,并不是独立的,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德育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知识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德育意识,促进自身全方位发展。例如,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上美术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2.以时事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接触网络的趋势不可逆转,如何帮助学生甄别网络信息,使其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问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德育教材內容是空洞、抽象的,教师应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其成为学生关心的、喜闻乐见的具体事务,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收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信息,并将其作为课题教学的范例,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并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3以心理学指导德育教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心理学与德育教育联系密切,提高教师心理学知识水平,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初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并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压力和心理发育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并表现为“逆反”心理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疏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避免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接触不良的信息而产生相反的效果。

4.创新教学方法

(1)情境模拟方法

情境模擬方法是指由教师创设特定教学情境并设定特定的人物身份,由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是参与者切身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与行为模式,并得到一定的经验教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高度抽象的德育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2)案例移情方法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初中学生受家庭、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想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对德育教育内容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针对该问题,教师应在冲突与矛盾中找到平衡点,在尊重学生价值观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框架下,容许学生发表自身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与能力。

5、教育局应对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有效督查指导

虽然很多初中学校极为注重本校的德育工作,但仍有部分初中学校对德育工作却并不重视。为增强初中学校对本校德育工作的重视,教育局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初中学校的德育工作实施有效的督查和指导。在督查和评比过程中,指出督查对象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采取有力的督查指导措施,督促各初中学校积极做好本校德育工作。 结语

新形势下,初中德育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引导,避免学生思想同质化、模式化。同时,教师应注重德育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主观因素对学生评价的影响,通过建立长期跟踪机制,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来喜.例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 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2):60-61.

[2]宋春光,王建媛.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J ].学周刊,2013(11):67-67.

猜你喜欢

身心发展德育工作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音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锻炼研究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