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2019-09-10汪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活实际情境创新

汪超

【摘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带到课堂,同时也将课堂中的数学应用于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此而已吧。

【关键词】:数学  生活实际  情境  创新

新课程的教学观中提到:“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这就是将书本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书本化,二者融会贯通,使得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真正的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自身,应用于生活吧。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同时也应不断的探索进取。

小学数学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将数学的教学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鲜明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非常熟悉,拥有更多的实践操作的机会,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自然而然的就会提起兴趣,学生能从生活周围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入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它主要是以学生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良好数学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和全面型人才多做贡献。就我的工作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课堂之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策略,因为它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好的解决数学高度的抽象性这一难题,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变得更有参与感,也更有趣,从而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例如在讲授余数时,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有8个梨子,他要分给三个人怎么分、要分给四个人怎么分、分给五个人怎么分,此时学生运用除法可能并不能完全整除,因此正好可以带入本堂课的主旨,让学生在讲授之前就对余数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上课的效率,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充分理解掌握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

二、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让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数学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科学,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生活,都和数学息息相关。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形成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思想,真正体会到学习“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逐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让学生回家调查家里一周的消费情况,并将所消费的一点一滴如实的记录下来,从而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式理解“节约是美德”的真正含义。

生活教育亦即创新教育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西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设计中有一个很好的环节——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设置让我在教学中充满了更多的灵感,问题解决中的例题都是来源于生活,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就例题将同学们带进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去,这样一来,所讲习题并不是死板的,也不是严肃的,而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的,所以,枯燥的数学顿时变得富有生机。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他们对于数学这一学科的热爱,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很多时候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极为轻松,自在,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同学们还“反客为主”,一个平时比较大胆的男孩子,举起了他的小手,向我提议说:“让他们自己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自己出题,看谁解决得又快又好。”我想也没想就同意了,后来我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深有感触的写道:“只有将课堂还给孩子们,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的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也符合《现代教育新视点》中关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的宗旨。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从另一个方面说乃是摆脱甚至摒弃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从而“张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个性。”

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两个小组中给派一名同学,让两位同学用整齐的步伐分别从操场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其他同学的任务是计时,测量,计算等工作,两名同学相向而行。在行走过程中测出每分钟所走的距离,到两位同学相遇时止。让同学们计算出整个操场的距离。

这样一来,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求出整个操场的距离用时很短,因为他们参与了,所以有更多的体会,他们瞬间明白操场的距离就是甲同学所走的距离,加上乙同学所走的距离,就是操场的距离,经过我稍微一引导,同学们立刻明白,我们还可以先计算出两位同学一分钟所走的距离,然后乘以他们所走的时间数就是整个操场的距离。

应该说这堂课是一個大胆的尝试,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出教室”,融入生活是现代教育的必要课题。

正如《现代教育新视点》中所说“只有通过实践,创新的思想才能转化为现实。”“营造宽松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也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才能对数学这一枯燥的学科感到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无味。

猜你喜欢

生活实际情境创新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