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2019-09-10唐艳梅

新纪实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唐艳梅

【摘 要】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完美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情感、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的具体职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小学时代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政治思想、人生观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美育,对于丰富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奠定学生终生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美育作为一种情感动力系统,能把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因此,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当然,美育既不是凭空进行的,也不是仅靠说教所能奏效的。除了各艺术部门教育外,它多半是渗透在各科教学中进行的,其中主要是语文学科。语文教学在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是时代使命的重托,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本人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象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过音律与节奏创作了音乐艺术。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巧妙地运用音乐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產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节奏,又叫节拍,它是由音节的组合,诗句的停顿决定的。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的熏陶。2.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象力。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二、从作品形象中进行美学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不少作品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美的人物形象。如回忆录《金色的鱼钩》,我们可以看到忠诚革命事业,关怀革命同志,勇于献身的炊事班长的英雄形象;在《桥》中,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位老共产党员那种不徇私情,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总之,这些形象,学生通过阅读,打动他们的思想,使之在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得到美育,使人乐善为好。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反面形象的作用,因为真、善、美总是同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小学语文中不少作品有不少反面形象。如《渔夫的故事》中魔鬼的凶恶愚蠢、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他爱财胜过爱自己的生命;《金钱的魔力》中服装店老板的唯利是图。这些反面现象,通过典型化,将生活的“丑”很“美”地表现出来。学生在欣赏这些形象时,也得到一种审美的满足。

三、锻炼品格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为提高人文素养打下基础的,也就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呢?1.要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所谓“势”,即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能力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在教童话《幸福是什么》时,我先让学生上台谈谈感觉最幸福的事。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长在甜水里。所讲离不开吃、喝、玩、乐及亲人的疼爱。此时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结合课文领会“劳动最幸福”的主旨,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文章中鲜明的英雄形象,如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它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灵,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史小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4(24):68.

[2]丁勇,马敏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课外语文:下,2015(5):171-171.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