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9-09-10巴毛

新纪实 2019年8期
关键词:反思新课程语文教学

巴毛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场从未有过的改革。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基础性科目,在小学打好语文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本文就对在新时期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情况进行分析,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程;反思;策略

语文是一门语言科目,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丰富多样,综合性很强,所以其又是一门综合性科目。小学语文教学承担起打好学习语文基础的重任,回顾往昔的语文教学,情况并不理想。老师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延用陈旧、枯燥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那么在新的时期,老师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通过认真践行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力争通过教学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就是语言训练,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老师们要改变以往那种认为语言训练就是单纯进行字词练习的理念。不能将语言训练课与课文内容的完整性割裂开来,进而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与根本目的。而是要坚持语言训练为本和语文教学要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是一致的教学理念[1]。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读懂课文进而深刻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自己的语言技能,在新课程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的过程中,就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读的机会,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用不同的读的方式,有全文朗读、有自然段细读、有句子精读、有自由读、有指名個别读、有师引生读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是有目的的,进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机的语文课堂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感的课堂”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的优势场所,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要给学生展现出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在语文课教学中,老师要充分挖掘语文知识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如果老师教学没有情感,那么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要向学生展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情感闪现的时刻。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重“溶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感知到在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就像给教学添加了一剂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此外在教学中老师还要尊重“需要”,注重“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要想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分关键,老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应用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给学生创造一个“语言艺术的课堂”

一忌病语。老师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因为如果老师使用了规范的语言就会造成学生语言混乱,思维混乱,不利于理想学习效果的达成[2]。

二忌冷语。有一些老师面对学生态度冷漠,在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错误,或者是有其他不当言行的时候,老师不能正确引导,而是直接用冷言冷语对待学生,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这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

三忌脏语。一些老师不接受学生有缺点或发生错误,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甚至用语言侮辱学生。长期如此,学生会变得没有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习。

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等等。这样的语言会让学生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从而埋下仇恨的种子,对象学生心理发展不利。

五忌浮语。有些老师喜欢对学生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以为这就是鼓励、表扬学生。其实不然,这种语言太过,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

六忌烦语。一些老师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废话连篇,不切主题,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要点拨合理

(一)适量点拨

在点拨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进而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重点内容,能够大大促进对文章的理解效果。此外,可以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综合阅读分析,这样将重点难点抓住,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真正体会文章的精华,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感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总之,在新的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让语文教学的思路更加明朗,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吴芳琴.小学语文教育的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4(67):42-42.

[2]马晓霞,张玲.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27(3):277-279.

猜你喜欢

反思新课程语文教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