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运用英语

2019-09-10王俊平

新纪实 2019年8期
关键词:导图语言家长

王俊平

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才能让他们掌握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教师在教学中很有必要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情趣。

一、组织英语表演比赛

我们可以定期举行英语表演比赛,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用学习过的内容来表演,也可以要求家长给孩子录制小视频发到班级家长群里,比如孩子在家用英语和家长交流的视频,英文歌曲,或者用英语讲故事等等,让大家评一评前三名,并给与适当的小奖励,孩子们会有成功的喜悦感,更会积极努力的来学习英语,我们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环境渲染,营造英语环境

在教室中,我们可以张贴英语思维导图,比如:食品类、水果类、衣服类、数字类、颜色类等等,让学生分类记忆,定期更换,让孩子动手亲自制作画一画,涂一涂,比起抄写单词,他们更乐于完成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把他们的成果张贴在教室的角角落落,让他们每天读一读,这样能增强记忆,孩子们能每天看到,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们都能记忆。比如人体各部分这一课,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画一画,用英语标出各部分的单词,他们能画出各种漂亮的人物,不仅学习了英语,又锻炼了孩子绘画的能力,岂不一举两得。

三、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游戏,让课堂生动起来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表演,比如衣服这一课,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买卖衣服的游戏,一问一答,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学习人体各部分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指一指自己的各部分,用英语介绍给大家;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孩子多参与多说英语,用英语交流会成为一种习惯,慢慢地他们会爱上英语,无论是课上,课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都鼓励他们用英语去交流和表达,不要计较他们的语法是否正确,发音是否准确,要让他们大胆的说,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毕竟在中国这个汉语的大环境中,孩子们能主动用英语交流实属不易,作为老师,我们要鼓励他们学为所用,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只学习不运用,我们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学生不但要学习,还要会运用,这样,才可以说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来源于生活,更应运用于生活。通过设置情境,结合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中快乐、活泼地学习,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四、利用导入环节,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平台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良好的教学情景场、充分的空间环境可以最大限度给予学生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天地。会话导入就是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自由会话,导入新课。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内容让孩子自己选择,例如:讲述自己的家庭、谈论一张图片、一个公园、介绍新同学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现自己,又能使全班同学受益,促进彼此的互相提高,提高他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能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或者是以师生会话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以提问学习过的句型,让学生抢答,也可以和孩子们聊聊天,问问天气,爱好,喜欢的水果,喜欢的运动等等。

五、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设计一些精彩的有趣的课外作业,比如让孩子设计自己制作贺年卡,自己用英文给家庭成员做一个思维导图,把学过的词汇用各种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食物 颜色 动物 天气  衣服 等等,孩子们更乐于动手画一画,在第二天课堂上,让他们给大家用英语介绍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这样能充分的调动孩子学习英语用英语的积极性,而我们老师就负责给他们机会设计这样一个平台,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运用英语。

六、家校合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任何时候,学校的教育也不是单一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很重要,有的学生家长有能力指导孩子的英语,并能和他们对话,这也是一项亲子活动,我想家长们应该大力支持老师的工作,我们不防把孩子在家和家长用英语生活的画面记录下来,发到乐教乐学的班级空间中记录孩子的成长,也能使其他的家长都得到学习,互相学习,当然,这项活动要因人而异,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家庭,只要是我们这样做了,总会有受益的学生。

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猜你喜欢

导图语言家长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家长错了
第6章 一次函数
家长请吃药Ⅱ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犯错误找家长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