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课堂教学“活”起来

2019-09-10莫明忠

新纪实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设计课堂教学

莫明忠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要提高学生素质,必须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学生学为指导学生学;变单一的教学结构为多样化教学结构。

【关键词】教师;学生;兴趣;主体;课堂;设计;小结;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使命。而要提高学生素质,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我们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学生学为指导学生学;变单一的教学结构为多样化教学结构。只有这样,中学历史教学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一)设计启发性问题,上好导语

上好一堂历史课,导语设计十分重要。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如果有个好的开头,成功地导入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先声夺人的力量,将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课本插图,增强直观性

形象生动的插图,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也容易接受。诚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有遗址、遗物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引人入胜的史实大为失色。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四)史论结合,感受成功之愉悦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内容。当学生能自觉地、经常地和有针对性地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感受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之愉悦。从而体验到历史课的真正魅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内在兴趣。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在这个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能起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而经过思考获得的知识要牢固得多,还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启发的方法很多,如设疑法、类推法、比较法等。老师要根据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利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知识。

三、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历史基础知识而空谈能力的培养,各种能力必须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而记忆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历史是一门需要相当记忆力的学科,光靠死记硬背,无疑是一件难事,而且越记越腻味,甚至会带来厌学情绪。那么,采取什么正确的方法来提高记忆效率呢?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培养学生去寻找一些记忆技巧。如讲美国独立戰争的时间,利用谐音记忆法,从一起起舞开始到一起爬山结束(即从1775年-1783年);讲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金的建立时间是1115年,利用趣味数字记忆法等。

四、课堂设计要多样化

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要有好的构思和设计,就像造大厦要先设计模型和蓝图一样。但课堂教学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形式雷同的教案书写。真正设计一堂好课,照搬书上的程序和套路依样画葫芦是不行的。老师必须肯花精力去进行有效、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如讲唐诗时,利用图表进行教学,先设计一个表。 然后根据内容,哪些详讲,哪些少讲甚至略讲,让学生自己去读,学生边听、边读、边完成这个表,这样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我们还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调整变通,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五、善于小结和课后反思

课文讲完后,利用几分钟进行小结。结合板书以简洁的语言回述全文的要点和重点:比如上红军长征这课时必须强调遵义会议。通过小结新授课的知识,既梳理了课文的整体结构,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新授知识的印象。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让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及时的课后反思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哪些问题,以便能及时补缺补漏。

总之,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需要的努力还很多,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加强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效锋主编.新课程高效率教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马丽娟主编.有效教学和谐课堂[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猜你喜欢

历史设计课堂教学
BUBA台灯设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种设计叫而专
新历史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