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的“暑假焦虑症”

2019-09-10

关键词:刘女士辅导班补习班

暑假前,孩子们面临着期末考试,而暑假到来后,家长们则在为孩子报辅导班的路上“挤破了头”。一个暑假班,动辄要几千块、几万块学费,即便这样,很多辅导班在开班前也经常是一票难求。

家长对孩子教育补课的大量投入,一方面让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呈现出的焦虑状态。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几位家长。并就这一现象背后出现的原因邀请了专家详细解答。

报班热的背后,是家长对教育的焦慮

其中,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焦虑水平和给孩子报班的数量是呈反比的,报的班越多,焦虑越低。只要花钱把孩子送进补习班,他就觉得孩子离名校又近了一步。哪怕孩子将来考不进名校,“作为家长起码也尽力了”,这句话,怕是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

机器人编程、英语、油画、作文辅导……家住济南历下区的市民刘女士掰着手指给记者细数着其儿子假期的安排计划。“暑期报名了机器人编程培训班,主要想培养孩子思维能力和对编程的认知能力,男孩子嘛,以后往这方面发展挺好的。”当记者问起暑假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时,刘女士笑着说:“七七八八加起来大概要花一万多元,这一个暑假可是花光了我两个多月的工资呢。”

对于家长为了孩子“烧钱”报班过假期的现象,部分家长也有不同的看法。“假期规划和花销都要建立在家庭经济条件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要盲目投入,家长压力大,孩子也不见得会收益多少。”一位在市中区某小学门口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

除了补补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除了花大把“银票”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外,当面对教育焦虑时,家长还能做什么?为此,我们联系了“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山东办公室负责人董吉祥老师 ,针对这一现象,  董老师建议:家长莫让“凡事要趁早”放大教育焦虑。

专家支招:“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

董老师说:“现阶段家长教育焦虑现象大部分源于‘攀比’,你家孩子要趁早,别人家孩子想要更早;你家孩子在起跑线上‘抢跑’‘偷跑’,别人家孩子想要跑得更早、更快。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陷入一种类似‘囚徒困境’的恶性循环。”为此,董老师指出:“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不断地抢跑与竞争,会造成一个个疲于奔命的不快乐孩子。”

在这里,家长要做的,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辅导和引导,但一定要保证孩子处在较为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家长应该明白,自己的陪伴比上课重要,理解比强迫重要,无条件的爱比无条件的花钱重要。如果不注重保护孩子对学习的自发兴趣,只是一味地补补补,最后很可能是钱花了一堆,效果不好,亲子关系也出现了问题,最终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刘女士辅导班补习班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删完转账短信才知上当
充实的双休日
房屋漏水拒交物业费业主卖房搬家保安却不放行
打好基础有必要
补习班,你上吗?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韩辅导班老师优于学校老师
韩补习班传授举报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