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9-09-10董琨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摘 要:应试教育背景下,儿童的书包折射出社会教育的问题所在,儿童的学业压力繁重,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过少,儿童体质下降,肥胖儿童,儿童心理疾病的出现,都将影响儿童的社会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体育运动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体育运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7475(2019)08-007-01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如竞争压力、升学压力的增大,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网络的普及,等等。这些变化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各种不良影响。而体育运动本身特有的教育性、协同性、竞赛性、交往性等特点,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自控能力,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体育运动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理

人体学上,肌肉信息和大脑是紧密相连的,二者可以实现双向输导,能将神经兴奋通过大脑传输给肌肉,而肌肉同样能够将神经兴奋传递给大脑。[1]参加体育运动肌肉运动的兴奋可以给予大脑适当的刺激,保持大脑的兴奋性,使情绪高涨。儿童处于发育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低沉的状态,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2体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2]。

2.1运动能够帮助儿童在体育锻炼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同时能通过向他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还能帮助儿童建立正确归因,理解成功与失败,不易产生骄傲自满。

2.2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儿童的交际能力,在运动中儿童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人,这样能让儿童学会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在交流玩耍中体会快乐,这样的儿童更易形成乐观的心理。同时有些运动需要同伴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2.3在运动中发展积极的情绪,现在的儿童书包越来越沉,他们的学业压力很重,过重的学习负担常常让儿童感到身心疲惫,让儿童参与运动,可以很好地转移注意力,压力和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参与运动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很好地帮助其控制自己的情绪。

2.4体育对自尊和自信心影响,自尊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自尊主要是指个体对自我进行的整体性评价。儿童拥有一项擅长的运动技能能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受到他们的尊重,这都有益于儿童健康的心理。

2.5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黄金阶段,儿童的身高是一个较明显的外观表现,若儿童错过这个关键期,使其身高滞后于其他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但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通过运动给予骨骼适当的刺激加上充足营养,有助于儿童骨骼的生长。减少儿童因为身高问题产生的自卑心理。当然在这里也不排除有的儿童的骨龄较晚。

3运动对儿童社会发展的影响

3.1积极参加运动,能培养儿童的体育意识,强健身体,一个拥有健康身体充沛精力的人,才能更好地去掌控自己的人生,坦然面对生活的磨砺。这对于儿童的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此外从小就参与体育运动,帮助儿童培养正确体育观,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其终身受益。

3.2体育可以说是件磨炼意志的事,毛泽东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著名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讲到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 ”。[3]通过运动能磨炼儿童的意志力,运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要求儿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儿童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格,对在社会发展中的困难能迎难而上。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3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在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有多个开端,或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儿童“德育”的帮助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4]。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过程,帮助儿童提高体育素养,让儿童通过一些体育运动来遵守体育运动中的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和对手,在集体运动中增强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乐于助人的优良道德品质,这些对于儿童的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儿童成为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人,更好地去遵守社会准则,更容易被社会所接纳,对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

3.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从高至低为爱、归属感、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只有当人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向高层次需要发展。在儿童参与体育过程中,成功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具有同父母交流的相似性,以及儿童在参与运动中赢得比赛带来自信和被尊重的感受。运动中产生的影响恰好满足了儿童的安全、归属、爱以及尊重等方面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对儿童由自然人到社会人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社会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实现基础需要的儿童才能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4结语

中学生作为处于青春期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水平尤为重要,通过有效手段进行干预,可以帮助驱散学生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減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体育锻炼对儿童的心智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发展中逐渐完善人格,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去融入这个社会,体育运动带给儿童的发展效益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参考文献:

[1]徐彩勤.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对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9):111+104.

[2]王晓峰.毛泽东体育思想与精神的当代价值——从《体育之研究》谈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6):19-22.

[3]姜川.青少年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指导作用[J].才智,2017(21):70.

[4]周裕梅.论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J].才智,2014(11):174.

[5]兰玉萍.运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9(01):45-48.

作者简介:

董琨(1994.09—),男,汉,山东淄博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