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庆县玉米高海拔区域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2019-09-10曾茂芬

种子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品种筛选区域试验玉米

曾茂芬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05-03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玉米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丰收的前提条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情况、种植习惯、栽培管理水平、品种的用途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结合凤庆县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从整耕土地、田间管理等方面对4个玉米品种进行高海拔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凤庆县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良种,为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海拔区域;品种筛选;区域试验

玉米是凤庆县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人们饮食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还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1]。2018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5万hm2、全省排名第15位,但与全省相比,该县平均单产不高,因此,选择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尤为重要。

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北部,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最高海拔3 098.7 m、最低海拔919 m。地形地貌条件复杂,中山、低中山、丘陵、盆地、河谷槽坝相间分布,波状起伏,以山区地型为主,土壤肥力中等。不同海拔区域对玉米品种有着较强的选择性,为筛选出适宜凤庆县种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良种,实施了玉米高海拔区域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试验材料

任何良种都对温、光、水、热、日照长短等自然资源及土肥等环境条件存在一定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针对高海拔地区气候特点和土壤情况,该试验选用优质高产的杂交玉米会单4号、云欣106、大天018、详单9号等4个品种,以会单4号作对照[2],用种量2.5~3 kg/667 m2。为防治病虫害,保证苗齐、苗壮,所选品种都是包衣种,并在播种前晒种1~2 d。

1.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选择在凤庆县凤山镇麦地村大田边组舒映贵承包地,海拔2 066 m,东经99°57′19"、北纬24°37′38",试验面积667 m2。红壤土质,中等肥力,前作种植饲用黑麦草。

1.2   试验设计

统一设计田间种植,设计4个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0 m2,设置3個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小区种植5行,行距0.8 m,密度4 500株/667 m2,每小区留苗135株,四周设保护行,会单4号作对照。

2   方法

2.1   整耕土地

播种前要精细耕地,使土质松软,细碎平整后再开沟或打塘播种。玉米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种类的要求不严格,肥地、瘦地均可种植。播种前根据土壤墒情整耕土地,在前作收割后,用牛工翻犁土块,耕作层深20~25 cm,翻犁时撒施农家肥500 kg/667 m2;腐熟后机械碎土,拉线分墒、平整墒面,细碎土壤、拉线条播。

2.2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凤山镇麦地村大田边组属于高海拔地区,5月15日下过雨后及时播种,5月17日喷封闭除草剂。播种时施三元复合肥40 kg/667 m2、过磷酸钙50 kg/667 m2,混合防虫粉进行撒施。一般紧凑型玉米种植密度4 800~5 500株/667 m2、半紧凑型种植4 200~5 000株/667 m2、披散型种植3 500~4 000株/667 m2;早熟玉米种植5 000~5 500株/667 m2,晚熟玉米种植3 500~4 000株/667 m2。此次参试品种中有3个属于半紧凑型,行距0.8 m,密度4 500株/667 m2,按株距播放种子,每穴播3~4粒,种子颗粒间间隔3~5 cm,然后再用沟底的生土盖种,盖种厚度5~8 cm。

2.3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壮,假茎扁平,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育良好。需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2.3.1   查苗及补苗

玉米出苗后必须及时查苗补苗。补苗方法:一是补播种(浸种催芽后播种);二是移苗补栽(移栽后浇足定根水)。无论是补播种或移苗,都必须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施水肥1~2次。前作物黑麦草收后,于2014年4月20—25日人工挖翻细碎土壤,拉线分厢、平整墒面,5月15日直播。

2018年雨水前期较少,播种后无降雨,于5月19日播种后人工喷灌3 d,确保出苗,5月23日持续降水,土壤湿度好,至5月27日达到全苗。

2.3.2   间苗、定苗

为防止幼苗相互拥挤、争光争肥、浪费养分和水分,玉米长到3~4叶必须及时分次间苗。间苗应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一般4~5叶定苗。

6月7日在玉米有3~4片展开叶时拔除拥挤的弱苗、杂苗;6月21日玉米有5~6片展开叶时,按计划密度(4 600~6 000株/667 m2)留足玉米苗,拔除多余植株及弱苗。

2.4   施肥

2.4.1   第1次中耕及追肥

定苗后根据幼苗的长势情况决定是否追肥中耕(地膜玉米除外),施尿素20 kg/667 m2、钾肥5 kg/667 m2,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

6月21日再施苗肥3 kg/667 m2;在玉米有5~6片展开叶时(出苗后20~25 d),进行第1次中耕以疏松土壤,保障玉米根系生长并追施拔节肥,施尿素10 kg/667 m2。5~6叶期进行间苗定苗、追施苗肥,施尿素10 kg/667 m2;6月15日施苗肥5 kg/667 m2。

2.4.2   第2次追肥及培土

玉米生长到11~14片展开叶(约出苗后40~50 d)追施穗肥,追肥尿素25~30 kg/667 m2或粪水1 500~2 000 kg/667 m2+尿素10~15 kg/667 m2,并进行中耕培土,同时将肥料壅培于玉米根际。

2.4.3   第3次追肥

视土壤肥力和玉米苗生长情况酌情追施,在玉米吐丝期叶色较淡进入孕穗期施尿素30 kg/667 m2。8月2日施孕穗肥,施20 kg/667 m2,土壤瘠薄可以补施粒肥,施尿素3~5 kg/667 m2,撒施于玉米根际。

2.5   病虫害防治

玉米播种后3 d,喷施除草剂,用50%阿特拉津200~300 g兑水40~50 kg均匀喷施于土壤表面。在玉米出苗后至5~6叶期经常进行田间观察,要在地下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苗期的主要虫害有地老虎、黏虫等。

2.6   试验期间的气候情况(主要自然灾害)

降水过多,光照不足,玉米受到高湿度、寡日照的影响,抗性下降。9月17日刮风降雨,区试玉米正处于灌浆期,部分品种受风灾局部倒伏,大天018有2个处理倒伏倒折严重。

2.7   适时收获

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茎叶变黄,果穗苞叶枯白,籽粒变硬(指甲不能掐入),显出该品种籽粒色泽时,玉米即成熟,可选晴天收获晾晒,避免霉烂损失。

3   结果与分析

玉米于2018年10月9日收获。按试验要求进行实收称重,每个参试种选取有代表性果穗10个,称重后进行晒干计产,得出产量结果。按每个试验品种与其相邻的2个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比较的增产百分数排列位次,并结合抗病性、抗倒伏能力、植株生长健壮度、整齐度、植株高度、穗位高度、株型、穗型、籽粒商品性进行综合评定。推出生产潜力大,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3.1   试验结果

观察记载情况见表1~表4。

3.2   结果分析

3.2.1   大天018

生长齐,健壮,半紧凑株型;植株偏高,易倒伏,株高331 cm,穗位高163 cm;抗大、小斑病,感灰斑病及其他病害,正常成熟,全生育期139 d,比对照长5 d。苞叶适中,果穗大,淡黄色,半马齿型,籽粒商品性差。实收产量673.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07.2 kg,增产率44.4%,居第1位。

结果评定:该品种综合表现较好,籽粒商品性好,建议推荐审定。

3.2.2   祥单9号

生长整齐,健壮,半紧凑型;株高275 cm,穗位高94 cm;根系发达,生长势强,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及其他病害。全生育期139 d,比對照长5 d,苞叶适中,活秆成熟。果穗籽粒饱满,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实收产量629.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63.3 kg,增产率34.9%,居第2位。

结果评定:该品种在长势、长相、抗性、丰产性及商品性等方面优于对照,建议推荐审定。

3.2.3   云欣106

生长整齐,长势一般,半紧凑型;中秆,株高276 cm,穗位高123 cm;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抗茎腐病,抗倒伏,感穗腐病。全生育期138 d,比对照长4 d。籽粒黄色,偏硬粒型,商品性较差,产量5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18.3 kg,增产量25.4%,居第3位。

结果评定:该试验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一般,籽粒商品性较差。后期穗腐严重,建议续试或淘汰。

3.2.4   会单4号(CK)

苗期长势好,中后期植株长势较弱,不齐,紧凑型,株高中等,苞叶适中;中后期感大、小斑病,高感灰斑病,未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134 d。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单产466.6 kg/667 m2,居第4位,结果评定:该品种抗性差,不能正常成熟,籽粒商品性差,产量低。

4   结果

大天018产量高,且在整个生育期间表现出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好的特点,可在当地进行示范推广。会单4号抗逆性差,不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1 ] 任建平.提高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J].种业导刊,2009(11):39-40.

[ 2 ] 胡彦奇,张文才,吴黎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4):30-31.

(收稿日期:2019-07-16)

猜你喜欢

品种筛选区域试验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烤烟品种贵烟1号贵烟2号在贵州省天柱县的推广应用示范
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江淮地区适宜机插杂交中籼稻品种及其产量特性研究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