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蛰伏,一步一个脚印

2019-09-10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9期
关键词:试卷结构知识点

高中三年是我的漫长蛰伏期,蜕变发生在高考那一刻。

进班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前不后,五六十个人我排25名,一个同学不会觉得厉害、老师不会注意的排名,第一次排座位还被安排到旁边挨着墙的位置。一切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毕竟自己不是优等生。

高中的课程进度要比初中快得多,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吃力,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所以每次上这两门课我都会非常紧张,总是绷紧神经聚精会神地听讲,但还是一知半解,还不如人家随便听听的效率高。

因为自己基础特别差,很多定义都理解不了,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找老师问,直到老师不耐烦地说:“所有的东西都在书本上,这么基本的东西不要一遍又一遍地问了。”那一刻我承认了自己天资愚钝,理解东西似乎真的比别人慢很多。遇到不会的题,看到旁边的同学几步就写出了正确答案,自己却连公式都不知道该用哪一个。

在这件事上,我自卑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躲在墙壁和课桌组成的角落里,一个人听课看书找办法,有时候不会的题连同学都不敢问,觉得自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的很差劲。

后来,我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说服自己:没关系,不要和他们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进步,只要我这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好,上一次不会的东西这一次弄懂就够了。从那以后,我只关心自己哪个知识点不懂,哪道题不会,在一张张试卷上寻找自己薄弱的地方,然后翻书翻练习册找方法和答案,不懂的知识点多抄写几遍,不会的题多做几遍。用了很笨的办法,但这个方式很适合我,我也很喜欢。

我在一次次考試和一张张试卷中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后保持用长处补足短板。高三的时候化学选修课,全校同学几乎都选择了有机化学部分,但我坚持选择了结构,尽管这意味着我要在一个月内独自学完一本书。

慢慢地,我从最初的第25名前进到第12名。物理还是一塌糊涂,物理老师拿着我的试卷在课堂上展示,说那是她见过的最失败的答卷。数学倒是有一些进步,但还不足以名列前茅。化学老师跟我确认了好几遍我是不是真的要在高考的时候选做结构的题,我一遍一遍地坚持说是的,然后开始学习结构那本书。

高考前,我终于挤进了班级前5名,看着试卷上慢慢减少的减分符号,我心里安稳了很多。很多人都说我是突然出现的黑马,连老师也开始说我学习很踏实,但那时这些话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知道自己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说实话,我非常期待高考,虽然比不上勾践的卧薪尝胆,但三年来的日夜努力让我想要一个清晰的结果。

高考那两天,我的内心极其平静,和平时做试卷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离开考场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最美妙的一刻。

高考结束半个月后,我们回学校看成绩,在进班前,同学们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我说:“我们班的状元来了。”我笑了笑,并不觉得这个结果有多么意外,但多少还是有点惊喜的。

我用三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地让自己成长着,用一道道错题和无数次改正换得了一个自己渴望的结果,也是最好的结果。

猜你喜欢

试卷结构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知识点自测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