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提升改进措施探讨

2019-09-10邓祥明

西部交通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勘察设计改进措施高速公路

邓祥明

摘要:文章在分析十年来影响广西勘察设计质量因素的基础上,从业主单位管理的角度,结合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管理经验,提出八项提升、改进勘察设计的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j.cnki.wccst.2019.09.009

文章编号:1673-4874(2019)09-0028-04

0引言

2008-2018年,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在上级单位的授权下负责监督管理广西70%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十年来共建成、续建、筹建、改造高速公路项目39个,建设一级公路项目1个,建设总里程4041km,概算总投资3210亿元,为广西交通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中,先后有14个勘察设计单位加入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当中,勘察设计费高达21亿元。各高速公路参建单位在勘察设计工作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标准化不足、精细化不足、创新意识不足、协同管理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勘察设计水平提升和品质工程打造。如何改进勘察设计管理、提升勘察设计水平已经成为影响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因素。作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管理者,笔者结合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管理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提升、改进措施,以期对提升广西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水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影响广西勘察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1.1 不重视细化设计目标

多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业主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后,勘察设计单位自身的创作性设计目标不够明确,仅仅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未能对业主的总体设计目标进行创作性的细化、落实。

1.2 不重视设计标准化

最突出的问题是标准化、模块化设计不足,如广西靖西至龙邦、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出现桥梁桩基、墩柱的直径不一等问题,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困扰。其次,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标准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在外业钻探、钻孔岩芯摆放、内业资料标准化等方面距离标准化设计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1.3不重视地勘工作

部分项目隧道、桥梁、高边坡等重要工点的地质勘察深度仍然不足,投标时地勘费用占比较少,直接导致勘察设计单位地勘投入不足,地质勘探手段单一、钻孔数量较少,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与实际地质状况差别较大,变更较多,甚至一些大型的溶洞未在勘察中发现,需停工改变施工方案,影响工期和投资.比如,经多年的要求,高边坡方面仍未能做到一坡一图,特殊地段桩基方面仍未能做到一桩一孔,造成较大变更等。

1.4不重视项目调查

对土石比例、取弃土场、征拆、水系、路系等设计专项的现场调查不够充分,也未对设计方案进行认真审核,导致设计中出现错漏等问题,甚至出现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情况,使得后期施工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需要不断调整设计方案,从而增加工程投资。

1.5不重视精细化设计

突出表现在对房建、绿化、排水等附属设计精细化程度不足,如站区总平设计规划不够合理,工作、生活、后勤等功能区划分不合理,存在相互干扰;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造成路面多处污水;房建设计不重视美观性,管线外漏、梁柱随处可见的现象比比皆是;边坡防护设计深度不足或与实际不符,建设期就产生多次塌方,需要多次修改设计方案;边坡坡面排水设计不良,普遍缺少急流槽等排水设施,造成后期需要增加大量排水系统等.以上的种种细节问题均是由于勘察设计单位不重视精细化设计所致,使得设计成果总体水平不高。见表1。

1.6不重视更新设计理念

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对创作性设计不够重视,缺乏宽容性设计以及环境保护、灾害防御、经济性等系统设计。同时,设计过程缺乏创造,没有创新,所设计出来的成果,大部分都与原来的设计图纸相似,设计出来的工程基本都是相同的模式。同时,设计阶段不考虑科技创新,勘察技术陈旧,对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的准确度不高.

1.7 不重视沟通衔接,协同管理亟待加强

首先,总体设计单位不能切实履行职责,与其他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配合和指导均不够理想,各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内容与设计界面的划分不明确,各设计专业间缺乏相互协调、配合,如桥和隧、桥和路、隧与路,半边路与半边桥,填挖交界,房建与主线、机电等处的连接、交安、排水等方面的设计沟通不足,导致服务区房建、服务区边坡防护、隧道配电房、加油站、外供电、景观绿化、标志标识等出现设计遗漏或设计缺陷,这种问题在广西通车项目和在建项目均普遍存在。

2 提升、改进勘察设计的措施和建议

2.1 细化设计目标,灵活设计、精心创作

首先,业主单位要做到“先有策划,后有实施;先有方案,后有操作”,坚持以需求和目标引导设计,在工可阶段就开始筹划工程定位,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系统考虑工程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如广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在建设伊始就确定“醉美高速”建设目标,将相关要求融入设计文件并积极实施,被评为“世界最美高速公路”,并先后获得广西“真武阁奖”,同时获得2018-2019年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见图1。

同时,勘察设计单位需要明确创作性设计目标,在业主单位明确建设目标后要对总体设计目标进行细化、落实,确定设计主题,体现细节艺术,将具体的措施和实际要求落实到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当中,既要赋予公路个性,确定设计主题,精心创作,又要将勘察设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起来,确保工程建设目标能够实现。

2.2 创新设计理念,实现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

勘察设计单位需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树立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坚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树立设计创作的理念。尤其是目前生态保护和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要求越来越严,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成为影响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对项目选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工可、设计单位需要不断强化生态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调查清楚沿线的基本农田、矿区、林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选线尽可能避绕,减少项目用地、压矿、环境影响等风险,尤其是要将项目占用基本農田的数量降至最低,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 开展标准化设计,提升设计标准化水平

(1)作为管理者,要在落实公司内部理念和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设计要求,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修改、完善,指导项目开展标准化设计,目前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制定的《标准化设计要求》已经成功指导十几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开展标准化设计工作。

(2)要全面提高模块化设计水平,深入推广标准化设计,从上到下积极推广采用标准化结构形式,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统一梁板、墩柱等构件的结构形式,并集中预制、工厂化生产,以利于施工的组织实施和质量控制。例如广西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丁(箱)梁、路缘石、集水沟、装配式涵洞通道设计及机电人手孔预制安装设计、检查步梯预制安装设计、拱形骨架预制、桥梁锥坡六角形空心预制、排水沟预制等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预制、工厂化生产,工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3)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桥梁上下部结构、房建工程、边坡防护、场站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图,并在整个项目,乃至一个公司所有项目中推广利用,促进设计施工标准化,以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和效率。

2.4 强化方案审查,重视多方案比选

设计方案不仅影响项目的技术合理性,而且是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各项目业主首先要督促勘察设计单位做好方案审查和方案比选,强化勘察设计单位对图纸的“双符合”自审工作,确保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合,尤其是对于重点路段,要做好多方案比选。同时,强化业主单位内部审查,制定内审流程,推行“自审、内审、外审、专审”四级审查模式。在加强方案比选深度的同时,重点加强对路线总体方案、软土地基处理、路基填料、桥梁结构形式和跨径、路面结构类型和厚度的审查,以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投资。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审计审查咨询单位的作用,设计咨询单位抽取确定后,尽快明确设计审查的内容,对设计咨询审查的工作重点、技术要点、工作部署等提出具体要求。重点要强化对关键性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施工性评审,并积极组织召开专家会,汲取专家意见,优化施工图文件。

2.5 强化地质勘查,确保地勘精细化

外业勘察资料尤其是地质勘察资料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直接影响工程方案的确定。业主单位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地勘管理:(1)在招标时,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地勘费用的控制价相应提高,激励勘察设计单位加大地勘投入。(2)在勘察设计过程中要督促勘察设计单位创新勘察设计方法,提高地质勘察水平,积极推广使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数字摄影测量、GPS-RTK测量技术等勘察新技术,有效提升勘察质量。(3)业主单位需要制定具体的地质勘察检查与验收实施细则,明确地质勘察检查的内容、抽检频率与具体事项,并联合设计咨询单位,严格依据现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制定的《勘察工作大纲》的要求,对各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工作实施全过程的跟踪检查。(4)细化勘察跟踪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要求审查单位委派地质专家驻点,全过程参与地质勘察跟踪检查,跟踪检查人员从各个标段进驻现场开始一直贯穿至详勘定测工作结束。跟踪检查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钻探、物探等勘探过程和成果的检查,还涉及到定测、方案优化、结构物设置合理性调查、重要地物干扰现场调查等相关内容,真正实现过程跟踪的无缝化管理。广西梧州至柳州奥数公路、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采用这一措施,对提升勘察质量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外,勘察设计单位也需要加大地勘投入,在地形复杂地段创新勘察技术,保证钻孔的数量和质量均满足规范和业主要求,并在桥、隧、边坡勘察时未进行钻探或地质情况变化时,及时、主动复核现场进行动态设计,确保勘察质量。

2.6 强化全过程管理,明确各级检查工作重点

在勘察设计阶段,业主单位需强化勘察及复核工作,认真核查勘察设计单位的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路系水系的调查结果,避免工程处理缺漏导致后期实施新增单价难以统一等问题。在建设阶段,要督促勘察设计单位保证后期服务技术管理人员配置,保证驻场的后续人员数量、进场时间、驻场人员的资历、有经验人员占比等要满足招标文件及各项工作要求。建议采用不定期沟通交流、专项检查等方式强化全过程设计管理,重点对现场是否按图施工、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间的差异情况、设计变更的原因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设计质量。同时,还要严把各类施工方案设计审查关,尤其是设计阶段较复杂较困难的重难点路线、路基、桥梁、隧道等分项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采取专人跟踪、团队把关、专题评审、专家会审、现场踏勘等方式,推行多级审查,及时指出设计错漏及不合理之处,制定相应的优化意见和建议,使设计方案更合理,确保工程的设计质量。另外,需创新管理模式,如要求咨询审查单位派出资深技术人员全程现场跟踪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最大限度避免勘察设计“两张皮”现象。最后,建议积极推行限额设计,使得各设计专业在保证建设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限额,严格控制设计投资规模。

2.7 重视科技创新策划,提升勘察设计技术水平

勘察设计阶段要统筹考虑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与勘察设计的联动,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前研究解决广西山区险峻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条件、艰苦建设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技术难题,在路线、路基、路面、特殊桥梁、特殊隧道等各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并将专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纳入施工图设计中,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同时,根据项目建设运营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和专题研究,切实破解项目实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注重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项目建设和养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安全,顺利推进项目建设,例如,广西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柳州(鹿寨)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筹备阶段就开始统筹考虑科技创新,先后开展27个子项目研究,并将提炼出的19个改扩建专题研究内容科学纳入勘察设计招标文件中,确保绿色公路各项措施持续推进。

另外,要重视“四新技术”在勘察设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面融合,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服务区、收费站的应用,普及智能导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交通信息统计与发布等惠民设施,实现科技化、智能化,并大力推广BIM技术,在大型桥梁、房建、绿化等设计广泛推广使用,提升勘察设计的效率和水平。

2.8 重视总体设计,发挥总体单位统领作用

业主单位首先需要强化总体设计单位的责任管理。总体设计是勘察设计的总纲,既要体现公路使用功能、质量、安全、环保、节约的基本要求,又要处理好主体工程与附属工程、各专业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配合。业主要督促总体单位做好对总体勘察设计大纲和事先指导书的审查确认,并督促各参与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同时,总体设计单位需要切实发挥统筹作用,统一设计标准,跟踪设计进度,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各专业间的设计衔接,做好各工程专业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杜绝总体设计只是“简单汇总”的倾向。

3 结语

根据最新规划,广西将在原规划的基础上新增建设规模8000km,到2030年,广西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5200km,这也意味着,广西高速公路将会迎来新的建设高潮,对广西高速公路建设者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思考和分享,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在加强精细设计、加强协调配合、鼓励设计创新方面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能够切实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广西特色的精品工程,為打造“品质工程”,实现“交通强国”作出广西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勘察设计改进措施高速公路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不用路灯照明
勘察设计企业保密工作精细化管理措施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与展望
轱辘心儿,高速公路上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