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士冯端:科学界的“莎士比亚”让我们相信爱情了

2019-09-10张东亮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情诗翠鸟物理学

张东亮

96岁的冯端,是我困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蜚声海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7年前,中国科学院特意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冯端星”。很难让人相信,这位科学家,却一生钟爱诗词,他不仅能将诗中深刻的科学内涵,巧妙运用到英文版物理学专著中,被西方同行誉为“科学界的莎士比业”,而且为太太写了65年的浪漫情诗。这些珍贵的诗歌,在南京展出后引起轰动,感动千万人。一生与诗相伴,让这段婚姻超越了烟火世俗,充满浪漫。如今,就连很多小女生都说,爷爷奶奶的故事,让我们又相信爱情了。

诗集搭桥,成就美好爱情

1953年秋天,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冯端对俊俏又聪明伶俐的陈廉方一见倾心。他马上向老同学打听这女生的情况,最终相识。聊天后才知道,两人竟是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的校友,却因为不在一个校区无缘相见。

不久,冯端就赠送给女孩两本诗集,一本《青铜骑士》,一本《夜歌和白天的歌》,没想到陈廉方也酷爱诗词,两人从诗歌谈起,很快就拉近了距离。

陈廉方通过和冯端交谈得知,冯端的长兄冯焕,中央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留学美国,曾任通用电气公司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长姐冯慧,成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姐夫是中科院院士、著名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二哥冯康,是中科院院士、我困著名数学家。冯端年纪最小,是南京大学的物理教师。陈廉方惊叹,这样的学府门第,可谓英才济济!

1954年的一天,他们去栖霞山看红叶。当时正值深秋,栖霞山满山的红叶非常美。走到一个荷塘边,陈廉方看到水中枯荷梗上,栖息着一只翠鸟,长而尖的嘴绿中带蓝的羽毛,—下把两人吸引住了。他们悄悄地走近几步,想要再仔细看看,谁知,翠鸟十分警觉,蓝光一闪,展翅飞走了,只留下一抹绚丽的倩影,特别漂亮。冯端兴奋地说,“翠鸟是一种珍稀的飞禽,是我俩爱情的吉祥物!”陈廉方不禁抿嘴而笑。“栖霞红叶艳”“清溪翠鸟鸣”,在随后的岁月中,这只翠鸟在书信和诗句中不断被提及。

太太辞职当家庭主妇,甘做院士背后的“秘书”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这是1955年初,冯端写给在南京三女中当语文老师的陈廉方的一首情诗,细腻的情感和笔触,甚至让未婚妻都很难想象,竟是出自一位“理工男”之手。在生活中不拘小节的冯端,为妻子写诗时却格外讲究。陈廉方说,冯先生虽然是严谨沉着的理科男,但他同时又是一位爱诗写诗的文科男,热情奔放。

他写情诗时会如同写论文一样严谨认真,反复修改,挑最好的一首留下。为了让送给爱人的诗歌最完美,他甚至一遍遍地抄写,直到看起来字迹排版等都满意为止。而陈廉方会把这些满载爱意的情诗小心保存。

上世纪60年代,冯端开始了科研工作。针对当时围防工业的需求,他选择我国产量丰富且发展尖端技术急需的钼、钨、铌等难熔金属为突破口,借鉴世界上问世不久的电子轰击熔炼技术,组织设计并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电子束浮区区熔设备,成功制备出钼、钨单晶体。

1978年陈廉方得了子宫癌,“他总是反复说,你这是早期,一定有办法治疗。背地里,冯先生到处找人打听治疗的办法。我手术成功后,他特别高兴,写了10首诗送给我。”

此后,馮端将金属物理教研组改建为晶体物理教研组,广泛开展功能材料的缺陷与微结构研究,很快跻身国际前沿。其问,由于冯端无暇照顾家庭,再加上孩子们的出生,陈廉方不得不辞职,成了一名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但老公取得的成就却让太太颇感欣慰。1980年,冯端与合作者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尼古拉斯·布隆伯根提出的理论设想,实现了倍频增强效应。这被认为是我围物理工作者在围内作出的首批世界领先水平的一项研究。这年,冯端非常荣幸地当选为中围科学院院士。喜讯传来的那天晚上,陈廉方炒了几个菜,还破天荒地陪丈夫喝了一次小酒。

此后,冯端又积极倡导和推动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率先开展原子团簇物理研究。从金属物理到材料科学,从固体物理到凝聚态物理,冯端凭借鹰一般敏锐的学术眼光,实现学科跨越,成为我围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012年,为了纪念冯端这位科学巨匠的学术成就,中围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冯端星”。鲜为人知的是,陈廉方除挑起照料全家7口人的生活重担外,还帮助冯端完成了许多文字方面的工作,是个非常优秀的“秘书”,而且一当就是几十年。“为他誊稿画图,那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写笔绘。”虽然也很辛苦,太太对此却甘之如饴。

爱情保鲜,为爱人写了65年浪漫情诗

很难让人相信,冯端这位在物理世界驰骋纵横一生的科学家,一生却从未远离自己深爱的诗歌。多年来,每逢重要的节日,这位中科院院士都要写诗庆贺。有一年夏天,太太带两个女儿到北京小住。冯端和二女儿留在南京。白天“小棉袄”到工厂上班,只有他一人在家,不免感到寂寞,因而用文言文翻译了许多西诗,涉及英文、法文、德文的诗歌。

更好玩的是,因为工作需要冯端经常出国访问,为了表达自己对太太的相思之情,写出的诗句就更多了。一次在纽约访问期间,因思乡情浓,他便写下了“异域风雨夜,客枕相思湧。遂令闺中妇,潜入游子梦。”太太看了忍俊不禁,觉得别有一番韵味。

令人叫绝的是,冯端竟然能将诗中深刻的哲理和科学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到了物理学专著之中。比如在《不同结构中波的传播》这篇的开端,就引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曼妙辞句:“像波涛滔滔不息地滚向沙滩,光阴也分秒必争地奔赴终点……”用诗歌诠释深奥的物理现象,恐怕连莎士比亚都不可能想到。这也让西方科学家们啧啧称奇,称他为“科学界的莎士比亚”。

光阴流转,两人相守的日子已经超过两万天,但他们还常从南秀村去南京大学校园散步,行至平仓巷口,还会看一看当年两人初相识的那幢小楼,每每投以深情的一瞥。有时,夫妻俩还特意在校园里晒晒太阳,追忆昔日的浪漫时光。

因为一段美好的婚姻,岁月对于冯端夫妇而言,是真正的静好。一生与诗相伴,让这段婚姻超越了烟火世俗,充满浪漫。晚辈和学生们对两位老人的爱情,无不羡慕异常。

猜你喜欢

情诗翠鸟物理学
笑翠鸟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情人情诗
情人情诗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