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信哲:他足够支撑起“传奇”二字的重量

2019-09-10郭延冰

时代邮刊·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滚石歌坛传奇

郭延冰

在当下的华语乐坛中,张信哲已能足够支撑起“传奇”二字的重量——自1989年发行第一张专辑《说谎》全今,张信哲凭借纯净清亮的声线,已经陪伴歌迷走过了将近30年的时间。人们提起他的经典歌曲,总是如数家珍:《爱如潮水》《过火》《信仰》……但事实上,张信哲并没有活在过往的那些辉煌之中。他虽不经常出现在喧嚣的娱乐节目中,也甚少踏入过舆论中心,但却依然保持着两到三年发行一张新专辑的平稳步调,其中就包括与新生代音乐人周兴哲的合作——《拥恒》。

不过,“传奇”的造就,也总是以时间的流逝为基底。有人说,在张信哲的面孔上,看不到时光留下的痕迹,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有很多痕迹啊。”

专辑《拥恒》

在某种程度而言,专辑《拥恒》是可以替他“说话”的作晶。这些歌曲,乍一看很“张信哲”,但仔细听起米,却又没有那么“张信哲”——因为它们的主题仍聚焦于“爱”,那是他最擅长的题材,但他对“爱”又有了不同的看法。

“我唱了这么久的情歌,一直在谈论各种状况的感情。这张专辑诠释了情歌的概念跟定义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我一直在唱所谓的爱情,那爱情和永恒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因为大家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几乎都会有一个憧憬,就是希望它是一个能够持续永远的感情。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会觉得其实在感情里面,永恒这件事会有多面性,它未必真的就是一段持续到天长地久的爱情。其实在爱情的每个阶段,或者说在爱情的每一个层面,它都可能留下不同的所谓‘永恒’,所以这张专辑里面的歌曲,其实都是在谈不同的面向的爱情,跟永恒之间的关系。”他说,在每首歌里,都暗藏着自己的爱情观。

少年时代

在专辑中,张信哲与张艾嘉合作了一首《永恒的印記》,可谓“镇专之宝”。毕竟,从滚石时代相识至今,两人终于在音乐上有了第一次合作。

张艾嘉、潘越云、李宗盛……30年前,在初入歌坛的张信哲看来,这些都是响当当的“大前辈”。而当时,他只是一个因为参加校园比赛,而误打误撞闯入歌坛的新人而已。

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张信哲,从小就在教会唱诗班听大家练合唱曲,久而久之,他也展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分。大学时期,他考进基督书院英文系,学校允许学生举办各种活动,因为在音乐方面有所擅长,张信哲不但负责学生的音乐组,还带合唱团,举行音乐比赛。大二那年,他在比赛中演唱了一曲《Understanding Heart》,并获得了第一名。当时担任评审的,正是制作人丁晓雯和郑华娟,两人在比赛结束后,就把张信哲的歌曲小样带回了滚石。

命运的电话总是不约而至,而张信哲正是那个成功接通的幸运儿。不过,他一开始也并不相信这是真的,“一定是米骗钱的。对,我那个时候就觉得绝对不可能!”他说,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星梦,只是单纯地喜欢音乐。后来,直到他走到滚石楼下,与喜欢的音乐人陈淑桦擦肩而过时,才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通过面试后,张信哲签约了滚石唱片的子公司巨石音乐,正式踏入歌坛。如今回忆起那段日子,他感慨到,自己对于音乐能够有持续的热情,对于这个工作愿意这么投入,很大程度上,是拜当时身边那些充满傻气和干劲的滚石人所赐。

歌坛新人

大三那年的3月,在张信哲22岁生日的前夕,他推出了首张个人专辑《说谎》。“其实我的第一张专辑,公司是很不看好的,”张信哲说,“所以大家也都没有我会红或者歌会红的心理准备。”

当自己的歌开始在大街小巷传唱,张信哲和公司的所有人都惊讶极了。但,当时的他,却面临着年底要去服兵役的现实。为了趁热打铁,公司开始疯狂为这位歌坛新贵安排工作,“所以那一年,我整个人都在一种疯狂的状态里面,3月出的第一张专辑,三个月后出了第二张专辑,五个月后出第三张专辑,之后我就去当兵了。”

就这样,在一年三张专辑的压力下,张信哲迅速成长起来,无论是心态,还是唱功唱腔,“我前三张专辑的制作人,全部都是当时最好的。譬如从一开始的林隆璇、齐秦、李宗盛,到小虫、黄韵玲……大概一年的时间,我必须要接受这么多不同的制作人的训练和要求,然后唱出他们要的东西。但,这些训练让我进步很大。”

张信哲一直认为,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当艺人,就算到今天也是如此——炒作、绯闻、买榜,这些娱乐圈的“套路”几乎不曾与他的名字一同出现。

所以,对于彼时那个瞬间成了少女偶像的张信哲而言,兵役的来临无疑是一种短暂的解脱,“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调节。第一是可以休息,第二就是可以让我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对,因为不管再成熟的人,在面对名声和利益的时侯,都需要时间调适,因为会有很多的心理挣扎。幸运的是,我在还没有达到一个疯狂的程度时,就去当兵了。整个状况可以冷下来。”

自立门户

也许是因为轻柔的音色和满身书生气,一直以来,张信哲给人的感觉,都是不疾不徐、得体地做着每一件事。“叛逆”二字,似乎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他却笑着说,自己有过许多叛逆的举动,“在青少年时期,什么逃课啊,我也都会做,只是我一直都是一个思考型的人,其实我有很多的叛逆行为,都是思想上的。比如你告诉我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但我就偏不要。我不一定会去做一些激烈的事情,来表达我的叛逆。”而自立门户,开设工作室,就是张信哲认为自己“思想叛逆”的结晶。

在服完兵役回到唱片公司后,张信哲遇到了《有一点动心》《爱如潮水》等大热曲目,他的歌唱事业开始全面爆发,成了名副其实的“情歌王子”。但是,渐渐地,他却感受到了自己和作品的脱节,“在那个时期,当一个歌手挺可怜的。除了挣到一些版税和名气之外,你会发现,原来你的作晶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这些歌的权利在唱片公司的手上,他们可以做任何使用。但在我的概念里,唱歌不止是纯赚钱,所以我才决定要开工作室,去真正地保有这些作品在我生命里的意义。”

1995年,在与巨石音乐约满后,张信哲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潮水音乐,直到今天。“其实那时我还很年轻,大家会觉得小孩子懂什么,但我偏不要照着你们的规则来。”工作室成立后,张信哲开始尝试着以老板的身份去与人洽谈“自己公司歌手的发展”,而这位歌手,就是他本人。他坦言,这一路以来,自己在商业上也犯过不少愚蠢的错误,“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没有去试,就永远没有面对这些事情的能力,你也永远学不会。所以,我就是这样子,一步一步慢慢走过来的。”

猜你喜欢

滚石歌坛传奇
乐满世界
逍遥传奇
像一块滚石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
可口可乐传奇
坏到彻底的——永远的“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