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师范大学:用青春告白祖国

2019-09-10陈宁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11期
关键词:首都师范大学标兵合唱团

陈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首都师范大学20个院系1600余名师生参与“跨越世纪”群众游行方阵、广场合唱团、广场合唱指挥团队、中心联欢表演、群众联欢表演、志愿者服务6项活动。校党委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师生,将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最真切的行动来表达,向祖国母亲交上了圆满答卷。

党组织关怀渗透到了每个细节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10月1日上午,由3000名来自首都各大、中、小学校的学生组成的广场合唱团,以一曲悠扬、隽永的无伴奏合唱,拉开了“十一”庆典的序幕。让这支专业演唱者不足7%的团队歌声浑然一体的,是分布在广场不同点位的21名首都师范大学广场合唱团指挥。为了这一刻,他们已训练了半年之久。

校党委在每项活动人员选拔完毕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把所有人员凝聚在一起,以昂扬的士气投入训练,是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起拍不差分毫,收尾不差分秒。”这是指挥训练临时党支部书记、音乐学院教授李刚对指挥们的要求。但是,这21名指挥男女力量有别,专业基础参差不齐——他们有的来自指挥专业,有的则是完全“零基础”,想要达到这一要求,谈何容易!

“每个动作手抬多高,几秒内完成,都要经历无数次打磨,日复一日,非常枯燥。”党员张嘉欣回忆道。“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们都与祖国、与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李刚教授手指身后的训练场上高悬在正中央的党旗、国旗鼓励队员们。

为了动作整齐划一,李刚想了很多办法:男女力量不一,女生们就绑上沙袋进行负重练习;专业水平不同,大家就通过绳子的颤动幅度感受彼此间的动作幅度,进行准确量化。

训练全长593个小时,共计35580分钟,每天挥拍1万余次……李刚做了一个统计,每名队员在这半年中的训练量,相当于一个指挥专业学生12年的专业课程量。“每当训练疲惫时,我就感到党和祖国在看着我训练,困难仿佛变得微不足道。”张嘉欣说道。正是这份执着与努力,10月1日当天,指挥团队呈现出了最好的效果。

“纪念活动的工作繁杂,布置点位、训练、服装、组织协调、餐饮服务保障等多个环节涉及不同学院、甚至不同单位的人员,有的队员出现了低落、敷衍的情绪。”校学生处处长、群众游行临时党支部书记周举坤说。

为此,临时党支部提出,共产党员要争做“爱国励志的标兵”“求真力行的标兵”“凝聚力量的标兵”“优良品质的标兵”“坚强意志的标兵”“争当先锋的标兵”“鼓励带动的标兵”“解决问题的标兵”8个标兵,并要求参加这次活动的全部党员在宣誓的旗帜上签字,每名党员在训练过程中都要佩戴党员徽章。

“准备工作很艰苦也很枯燥,但是党组织的关怀渗透到了组织训练、服务保障的每个环节,发挥着引领和凝聚作用,帮助队员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校团委书记张琪说道,“从集结那天开始,到10月2日凌晨4点最后一名队员到达首都师范大学,大家一一接过书记献上的鲜花、准备的饭菜,同学们说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党员是阅兵活动中的“框架兵”

在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队伍中,所处框架位置的队员被称作“框架兵”“钉子兵”,是维持方队框架稳定的关键。这个位置行进时必须严格确保四周对正、步幅准确无误,它对队员的要求最高,是整只队伍的“压舱石”。在这次阅兵中,这个位置几乎全部由党员承担。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尹刚,就是这样一名“框架兵”。得知学校选拔群众游行方阵后,尹刚立即报了名。然而就在参训的前一月,尹刚母亲被查出了肺癌晚期,情况十分危险。党委书记郑萼找到身为独子的尹刚说:“彩排工作可以先将放一放,全心照顾家里。”但尹刚知道,这次群众游行方阵中很多都是自己学院的学生,他们需要自己在场鼓舞士气。

“我可以两边都兼顾好。”爱国和爱家是血脉相通的,尹刚的回答轻而坚定。每天早晨6点,尹刚赶到医院挂号为母亲做检查,随后准时来到学校训练;午休时,他顾不上吃饭,赶到医院陪伴母亲;下午,他再次返回学校。作为“框架兵”,他给自己加训——每天围着教学楼走够4万步。赛场外,他还承担了摄影、协调组织外出等多项工作。训练中,尹刚从未请过一次假,体重却掉了近20斤。他忘我的付出感染着周围的每一名师生。

“请您检阅,亲爱的祖国;请您检阅,伟大的党。”10月1日12点18分,包括尹刚在内的1021名首都师范大学师生和1000名海淀农工委的同志共同组成的第十四方阵“跨越世纪”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祖国你好”的口号,让世界看见了他们精神昂扬、情绪高涨的风貌。

“在庆祝活动中,每名党员都是‘框架兵’。他们承担的虽是细微工作,却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最终迸发出澎湃的力量。”党委副书记徐志宏说,“这样的‘框架兵’不仅活跃在广场上,在看不见的角落里,也闪耀着他们的身影。”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陈岳就是其中一员——一名“背靠盛况”的志愿者。很多人并不知道,5年前陈岳曾经患过急性白血病,虽已痊愈,但身体仍然虚弱。学校老师担心他,要给他特殊照顾时,陈岳却毅然选择了志愿者服务岗位——他希望把关爱默默留给他人。

志愿服务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利用暑假,陈岳和其他志愿者认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准备:引导、问询等通用培训、医务应急培训以及负责路段的岗位培训。10月1日凌晨2点,陈岳和其他140名志愿者一起,早早在各自岗位等候——他的岗位在朝阳门南小街,离天安门广场相去甚远。

“不能看到现场,你觉得遗憾吗?”记者问道。这名“00后”摇了摇头:“能参与、见证我们国家这么重要的一刻,已经非常幸运了。如果错过了参与这次活动,才是真的遗憾。”

一堂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10月1日晚8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晚会上,伴随着璀璨的烟火,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100名学生用一个半小时的精湛表演,给观礼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夜晚的北京,气温已经下降到6摄氏度。一场表演下来,学生们的演出服却被汗水浸透。“学生们每天从上午9点到晚上7点,在水泥地上不断练习抛接、旋转,像这种高强度的训练,持续了近100天。”张琪说,在训练中,学生黄海两次因病入院。表演结束后,他说道:“老师,我觉得为了这一天,一切都值得。”

通过参加国庆70周年纪念活动,广大师生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了最真切的行动。广场合唱团成员张珂,圆圆的脸颊上稚气未脱,她是训练中的微笑标兵,常在主席台前为大家示范。一次次地认真排演也在震撼着、鼓舞着她,用青春告白祖国的念头愈发强烈,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张珂,决定在本科的最后一年參军入伍。

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张珂9月份报名,9月中旬就意外接到了入伍通知。虽然穿上了渴望已久的军装,却无缘参加因庆活动,张珂既兴奋又遗憾。入伍前,张珂在最后一次合唱团彩排结束后,摩挲着自己的演出服和乐谱,反复叮嘱伙伴:“一定要在庆祝活动后,把它们寄给我留作纪念。”

无独有偶。这次庆祝活动,让很多学生做出了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决定。党员张志远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名退伍大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阅兵结束后,家庭本不富裕的张志远,婉拒了保研到名校的机会,选择再次延期毕业,毅然报名去云南偏远山区支教。“我是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淬炼自己,用青春护卫这盛世中华。”

好儿女,参军去;

好儿女,支教去;

好儿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责任编辑:闫正宇)

猜你喜欢

首都师范大学标兵合唱团
A Foregrounding Analysis of E. E. Cumming’s “Buffalo Bill’s”
我爱“双黄蛋标兵”
青蛙合唱团
A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DreamandAmericanDream—aCaseStudyoftheGreatGatsbyandAmericanDreamsinChina
An Investigation on Chinese Integral Thinking
选树干事创业党员标兵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真真假假
好戏正上演
为学为师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