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差异乐享分层作业

2019-09-10郑惠梅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

郑惠梅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探讨了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的策略,使处于不同层次和基础能力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中学段;语文;分层优化

课后作业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作业的设计也需要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特点,这是教育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所谓分层优化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层次,给学生布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以及不同数量等的语文课后作业,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自由发挥,各取所需。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布置作业的环节,不能追求统一或为了批改作业而简单布置相同的作业,而应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分层作业。分层设计语文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魅力,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小学中学段语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可以提升小学中学段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的意义

1.帮助后进生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識较为薄弱,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累积,才能增加语文知识储备,跟上其他学生的学习步伐。例如,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一首诗时,针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选择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对整首诗进行朗读,尝试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古诗的大概含义。学完之后,可以布置学生抄写古诗、译一译整首诗的意思、背诵古诗全文等。通过这种课后作业的累积,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及增强其学习信心。尽管相比于优等生,后进生在作业条目上看似比较多,但因其大部分属于基础知识方面,作业的难度较低,因而完成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这类积累性的作业能够帮助后进生奠定自身的知识基础,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锻炼优等生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优等生的基础知识较为扎实,教学完成后教师不需要布置与后进生相同的作业,可以通过一些难度稍大的练习题来提高优等生的创新能力,布置一些开放性的思维题目,使优等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在课堂上优等生就能达成对这首诗的大意理解、体会诗人的感情、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全文等教学目标。因此针对这部分学生,课后可以布置思维能力更强一些的作业,如用现代文扩写《饮湖上初晴后雨》,即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时所看到的西湖的晴天和阴雨天的景象,用现代文写下来,还可以让学生扩写一些情节。这项作业既考查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小学中学段学生分层的策略

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这需要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分层前,可以利用调查问卷、学生自测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预估,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如表1所示,最高分为40分,得分在32分及以上的,属于A层次的学生;得分在25~31分之间的,属于B层次的学生;得分低于25分的,属于C层次的学生。

需要说明的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时,一定要做到:(1)明确分层的目的。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对于任何事物,合适才是最好的,作业也一样。通过客观的自我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能力的长处和短板,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教师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让学生做适合自己的作业,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2)学生做自测量表时,教师要逐条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否则很难达成分层的目标。量表中的最后一条,是不需要打分的,目的在于当分值评定层次的结果与学生自估相差较大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细致分析,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

三、小学中学段语文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策略

1.基于学生兴趣来优化作业分层布置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讲,之所以不喜欢做作业一般都是对作业内容或是形式不感兴趣。对此,为了引导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教师应重视学生对作业兴趣的全面激发。但是,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喜欢的作业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对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不同兴趣爱好来进行作业内容设计,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促进作业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触摸春天》这种与季节相关的文章时,希望学生尽可能多地积累一些与季节相关的好词好句,积累自己喜欢且应用起来比较灵活的修辞方法。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从一些固定的书籍中摘抄,而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了具有一定层次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画一幅与四季相关的风景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画介绍给大家;或要求学生进行班级季节板报的制作,注重图画、文字的有机结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与季节相关的游戏,写游戏日记等,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作业形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升作业的完成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认知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定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2.基于作业量来优化作业分层布置

小学中高学段语文单元分层作业的关键在于“作业量分层”,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困难,在合理范围内减少这部分学生的作业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考虑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问题,在适当范围内增加这部分学生的作业量。例如,课本的各个单元中都有一些比较基础的练习,所有学生必须完成这部分练习,从而巩固和加强基础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这部分练习不进行强制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学习感到吃力的学生可以不完成这部分作业。这样,在小学中高学段语文的教学中,单元分层作业的设计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要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得越来越自信。

3.基于作业难度来优化作业分层布置

小学中学段语文单元分层作业的重点在于“作业难度分层”,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仅要求学生实现“基礎目标”即可;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实现“发展目标”,努力完成“创造目标”;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创造目标”。例如,每单元都包含若干篇课文,而这些课文中必定会有一些出彩的地方,此时基础目标就是“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及精彩段落”;发展目标就是“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及精彩段落,并仿写佳句和深入分析精彩段落”;创造目标就是“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及精彩段落,并在佳句仿写和深入分析精彩段落之后进行段落仿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作业即可。这样,在小学中学段语文的教学中,单元分层作业的设计给不同学生带来不同的选择,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学习潜能,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

4.基于作业完成时间来优化作业分层布置

小学中学段语文单元分层作业的优势在于“作业完成时间分层”,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基础,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分层要求,在确保学有余力学生能够“吃得饱”的同时,也要兼顾到学习困难学生“吃得下”的问题。例如,每个单元都有部分篇目需要进行背诵,甚至有部分段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背诵,教师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就完成背诵,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可以稍微宽限一到两天的时间,确保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作业。这样,在小学中学段语文的教学中,单元分层作业将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让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找到其中的重点内容,针对学生的特点及实际需求去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冗杂的作业中得到解放,实现作业设计的创新发展,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有更大的积极性,思维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于淼.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70.

程丽萍.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81-184.

刘淑英.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7):35-36.

李春莉.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10):57-58.

王霞霞.小学语文习作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71.

猜你喜欢

语文
生活中的语文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