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思考

2019-09-10薛小霜

教育界·A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薛小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层面的创新压力不断增大,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可供选用的高效创新教学法相对较少。微课教学法在近几年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其可以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层面的创新选择。但微课程设计本身并不简单,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通过分析部分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应用状况可以发现,其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程设计事宜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设计相应的微课程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

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上,对教师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虽然微课教学法已较为成熟,但很多教师不仅缺乏微课教学法的应用经验,而且微课程设计能力不高,这就导致相应的微课程设计变得十分困难,从而使微课在教学层面的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学中的微课程设计较为茫然,微课程设计层面存在的不足更是对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应用产生了制约性影响。鉴于此,探寻出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策略十分必要。

一、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概述

面向初中信息技術的微课程设计理念越发成熟,互联网也有很多较为成熟的微课程设计方案。但由于不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网络上部分微课程设计方案的普遍适用性相对较低。因此,微课程设计是微课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得以应用的前提。微课程设计较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设计更为特殊和复杂,其不仅要对整体教学予以较好的兼顾,也要为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提供充足的保障。要想在教学中发挥出微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需要更为系统地对微课程进行设计。

二、初中信息技术相关微课程设计难点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相关微课程设计并不简单,系列难点性因素无法较好破解时,微课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也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一方面,微课程设计层面往往缺乏具体目标,教师在微课程设计上的随意性较为明显,这一状态下,微课程很难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另一方面,教师在微课程设计中过于注重整体上的紧凑,一些教学互动与反思性内容占比较少,这也导致微课程在设计上显得千篇一律,因此,要想对微课程设计,特别是教学层面的应用状况进行有效评价也较为困难。这些难点性因素无法得到较好破解时,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就很难取得突破,所设计出来的微课程方案也很难得到有效应用。

三、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策略

1.明确微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

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需要有具体目标进行指引,单纯将驱动教学创新性提升作为微课程设计目标的做法并不可取,也不利于微课程的具体设计。因此,结合重难点知识掌握、知识应用能力提升等目标进行微课程设计的做法十分可取。例如,在编排文稿的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可以应用微软办公软件进行文稿编辑,并掌握一些文稿编辑技巧。因此,微课程设计时可以将相应教学重点作为基本目标,将字体、字号、行间距设置,以及图片与其他元素插入等技巧的应用讲解作为微课程内容。这一状态下,所设计出的微课程可以为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提供更多支持,且微课教学法的应用也能更好地服务于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

2.合理控制微课程时间长度

面向初中信息技术的微课程设计中,微课程时间长度需要得到更好的控制,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微课程时间长度占比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微课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此,合理控制微课程时间长度变得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微课程的时间以5~8分钟为最佳,微课程时间长度的确定则要参考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复杂程度。例如,搜集多媒体素材相关知识相对简单,与之相关的微课程时间不宜过长。但制作演示文稿相关知识较为复杂,诸如超链接插入等知识也十分重要。这一情形下,教师可以适当增长微课程时间,丰富微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总量。通过合理控制微课程时间,教师在微课教学法应用上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学生群体也可以较好地把握学习重点。

3.微课程中嵌入互动与反思点

在微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当嵌入一些互动与反思点,这不仅可以增加微课程的层次性,也能将微课程作为教学互动的有效媒介,微课教学法应用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层面的思考。例如,在建立统计图表的微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在介绍常见统计图表样式后,嵌入“不同统计图表的优势是什么”等互动性较强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一同进行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优势、劣势及常用环境分析。微课程设计层面要避免微课教学法的应用沦为知识的机械性讲解,因此,微课程设计时需要嵌入一些更为有效的,与教学内容关联度较高的互动与反思点,使教学互动的过程成为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思考的过程。

4.构建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评价体系

微课程的设计需要服务于微课教学法的应用,微课程设计与微课教学法应用间更是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构建微课程设计与应用评价体系十分必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微课程设计状况,特别是通过教学反馈来发现微课程设计层面存在的不足。例如,在微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跟进式地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相关习题或任务的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习题解决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从而发现教学层面,特别是微课程设计层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后续的微课程设计层面进行跟进式调整。通过这一途径,微课程设计与状况能够得到有效评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层面的微课教学法也可以发挥出更多实际价值。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需要加深对微课教学法的了解,并更为科学与系统地进行微课程设计。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程设计本身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微课教学法应用经验缺失的情况下,微课程设计层面难免会出现一些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状况与需求进行分析,审视与回顾微课程设计状况,发现不足,弥补不足,积累更多的微课程设计经验,借助更科学、可行的微课程,驱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凸显出微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王鹏.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录屏式微课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8(03):88-89..

靳俊.试论微课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7(09):37-38.

王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程[J].吉林教育,2017(22):68.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